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氦氧化物(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电控单元发出反馈信号,再由电控单元控制喷油器增减喷油量,从而将混合气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除了研究、引进诸如二次空气喷射燃烧、催化剂及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尾气再处理技术以外。还进一步发展了提高空燃比控制精度的新技术。于是又出现了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剂。三元催化是利用铂等稀有金属作为催化剂,把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还原成无害气体。但是三元催化剂只有在接近理论空燃比的极窄小范围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故需用氧传感器检测废气中的氧浓度。通过发动机电脑来精确调节主燃比,控制喷油量。  相似文献   

3.
1氧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_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递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某1.5T SUV车不同排放测试循环(WLTC与CLTC)和催化剂不同状态(新鲜和老化)对NH3排放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发动机原始NH3排放量很低,而经过第一块三元催化剂后,NH3排放量大幅增加。催化剂老化后OSC降低,内部空燃比波动幅度大,经过老化催化剂的NH3排放相对新鲜催化剂的NH3排放有所增加。催化剂状态、排放测试循环和发动机空燃比等对NH3排放有明显影响,这些对于催化剂设计和标定优化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技术》2006,(10):124-124
17电喷系统与催化剂匹配时应注意哪些因素?答:电喷系统是机内净化和控制油耗核心技术,它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精确控制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同时调整点火正时,以达到优化发动机燃烧、  相似文献   

7.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均匀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研究了制备方法对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储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小,储氧能力较强,所制得的三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该方法所制备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耐高温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催化净化系统是摩托车尾气排放控制的最有效方法。在催化剂涂层中,一般添加稀土La、Ce和Ba、Zr等基本金属做为稳定剂和助催化剂,以改善涂层的热稳定性和增加储氧功能。所用贵金属活性组分多为Pt、Rh。为了保证摩托车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必须进行发动机化油器的技术匹配,以改善空燃比,降低原始排放;在应用催化转化器时,须考虑催化剂的工作特性和有必要配装  相似文献   

9.
闭环控制系统空燃比波动对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外资料的考察分析,论述了空经波动对车用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催化剂与电喷发动机的匹配中,必须考虑催化剂的动态特性。对催化剂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并针对不同幅值和频率的空燃比波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动态的性能好于静态;随空燃比叔动幅值的增大,催化剂选择窗口变宽。  相似文献   

10.
图4表示的是全范围平板型空燃比传感器在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浓混合气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浓混合气工况时,由于缺氧造成可燃混合气不能完全燃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未燃烧气体(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实际空燃比数值越小、可燃混合气越浓,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越多。在此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混合气浓的工况下,发动机电脑在两个空燃比传感器铂电极间施加电压,空燃比传感器空气腔内的氧气在空气腔侧铂电极得到电子后被电离变成氧离子,氧离子从空气腔侧铂电极流到尾气侧铂电极。在尾气侧铂电极,它同穿过空燃比传感器扩散阻…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4108LPG发动机有害气体排放量,采用了CIC公司提供的当量空燃比闭环控制系统、三效催化转换器净化排气。在进行排放试验后,提出了合理调整点火提前角、空燃比,提高三效催化转换器总的净化效果的新设想。通过大量的调整试验,最终使得各工况空燃比比较理想,有害气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二次喷油及可变进气技术,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了燃烧过程,扩大了发动机稀燃极限。降低了NOx排放量。综合运用三效催化器和空燃比优化控制技术不仅使HC和CO排放接近零,也使NOx排放进一步降低。采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的稀燃汽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在用车排放的特点,分析化油器车排放较高的原因,介绍电控补气装置和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并使用AVL4000型五组份分析仪对电控补气装置和三元催化器改善在用车排放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改善在用化油器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Pt/Rh/CeO2/γAl2O3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动态特性降低排放,开发了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将求解的Ce表面相对O2覆盖率(ROC)作为推理传感器,为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准备.结果表明,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精度满足要求,模型求解的氧存储能力(OSC)可用于OBD在线诊断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否老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一搭载1.4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且满足国Ⅴ排放法规的汽车上,开展了基于后氧传感器信号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诊断方法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效催化转化器储氧能力的下降,后氧传感器信号的振动频率及幅值增大;三效催化转化器储氧能力损失平均值及标准偏差随着高通滤波截止频率的减小而增大,最优截止频率为0.2;通过合理优化各诊断参数,该诊断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出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失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HC形成模型和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汽油机起动过程HC排放进行研究.建立了燃油分布模型,研究了缸内油膜的湿壁效应、狭隙效应、吸附和解吸以及不完全燃烧对HC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起动过程HC排放形成模型.考虑了氧气的存储和释放对有效空燃比的影响,以温度和有效空燃比为输入量,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效催...  相似文献   

17.
在1台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上,通过向柴油中掺混0%,10%,20%正丁醇(质量分数),研究了在不同进气氧浓度条件下,掺混燃料含氧量对柴油机燃烧特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氧体积分数处于20%~21%之间时,燃用3种燃料的滞燃期均不随氧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燃料中含氧量增加,这导致了滞燃期的增加,且随着进气氧浓度的降低,滞燃期受燃料性质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燃料中含氧量增加,炭烟(Soot)排放逐渐减小;掺混燃料的含氧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指示热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进气氧体积分数小于15%时,燃料含氧量对指示热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空燃比控制是催化转化器性能评试验的关键,本文利用电控匹配技术,研制了车用催化转化器性能试验台架空燃比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催化转化器性能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控制策略的确定、控制将置软硬件的研制、系统软件设计、试验应用等几方面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研制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王延昭  李孟良  徐达 《天津汽车》2006,(1):16-17,22
简要介绍了催化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论述了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失活机理,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状况下工作造成的热失效和燃料中的S、Pb、Mn及润滑油中的Zn和P等造成的催化器的化学中毒,详细介绍了热中毒和化学中毒对催化器性能的影响。最后文章介绍了几种现场评价催化器失效的简单方法和对催化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理化分析方法,对催化器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CA1125J军用运输车主副油箱切换时燃油供给系统常有进气现象发生,综合运用电子控制技术,研发主副油箱切换防进气装置,利用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等技术解决进气问题,提高燃油供给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