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轨道车辆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周期长、设计效果无法实时动态显示、设计产品不可跨平台联动等问题,提出基于Unity3D虚拟引擎的轨道车辆虚拟设计系统。基于该虚拟设计系统开发实现轨道车辆从总体设计、关键部件结构设计、虚拟拆装到虚拟运行试验的虚拟设计全过程。利用扇形碰撞检核和基于爬山法的AABB包围检测法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人机交互操作;应用模型实例化技术降低系统模型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应用Ansys动态链接实现Unity3D与Ansys跨平台联动。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轨道车辆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式的设计过程,且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写入RFID技术和移动Ad Hoc网络的交通信息系统,利用可写入RFID技术对车辆和道路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并通过移动Ad Hoc网络与交通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交通控制中心发送控制信息经移动Ad Hoc网络对交通控制设备和车辆进行实时管理,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3.
1车辆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概述 为了实现公交车各类电控设备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以迅速方便地获取车辆实时运行状态,出现了利用总线控制的车载网络系统(CAN-BUS).  相似文献   

4.
基于车载GPS技术的交通浮动车检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车载GPS技术的车辆监控系统往许多城市和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对这些年辆GPS原始定位信息进行后续加工处理,不仅将完善基于车载GPS技术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同时也能够实时采集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并面向公众提供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咨询服务。本将介绍基于车载GPS技术的交通浮动车检测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与道路交通信息检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道路交叉口车辆由于定位信号缺失或者延迟引起的车辆定位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路协同的协同地图匹配算法(cooperative map-matching,CMM). 首先利用扩展Kalman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融合GPS与车载航位推算系统(vehicular dead reckoning,DR)信息作为协同地图匹配的预先定位;然后基于短程通讯技术实现车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利用道路约束实现车辆进一步定位.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搭建了模拟真实场景的仿真环境进行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KF融合GPS/DR数据的交叉口车辆定位平均偏差为9.09 m,相比GPS 的14.31 m,定位偏差减小30.87%;采用CMM算法的交叉口车辆,当参与CMM车辆数为7时,平均位置偏差为4.5 m,参与CMM车辆数为10辆时,平均位置偏差为2.75 m,相比EKF定位偏差减小69.74%.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条形码技术的车辆自动识加系统,该系统对车辆编号进行容错设计,并采用激光扫描器对车辆编号进行中距离动态扫描,从而使计算机获得准确可靠的车辆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卫星信号盲区GPS定位间断或失效以及航位推算(DR)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GPS/DR/MM车辆组合导航定位系统。通过Kalman滤波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最优估计,并应用地图匹配(MM)技术,以得到最佳定位信息。系统的各模块任务使用t~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统一调度。经测试,该系统能实现车辆的可靠、准确定位,并且能精确地在上位机的导航地图上实时显示出车辆当前的位置和其他状态信息。该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拥挤问题日趋显著,受车型检测技术限制,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大多采用人工或半人工收费方式,成为高峰时段拥挤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车型检测技术,设计一套基于AMR磁传感器的低成本车型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控制器、磁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及电源构成,能够采集车辆经过位置的地球磁场在空间中的变化信息,并根据不同车辆引起的磁场变化特征,实现对车辆类型的检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危险品货物运输监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RFID、GPS、GPRS和GIS的危险品货物全程监控模型以及基于RFID和IC卡的"人、车、货"匹配模型,有效的实现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全程监控。在此基础上设计车载终端体系结构并开发了显示界面,实现车辆状态信息、货物状态信息的显示和路线三维模拟。最后基于ArcgisEngine开发监控系统的显示界面,实现车辆实时显示、轨迹回放和位置查询等,并用模拟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设计了基于GPS/GIS/GSM平台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管理系统框架,综合运用了GPS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对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GSM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车载装置和监控中心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探讨了基于WebGIS的交通信息发布和查询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在三层Browser/Server结构的MAPGIS Internet Map Server (MAPGIS-IMS)平台上开发了武汉市出租车监控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移动Ad Hoc网络具体应用之一的车载Ad Hoc网络具有许多自身特征,如车辆节点处于十字路口时存在许多等待绿灯的静止节点以及通行速度相对缓慢的通行节点。在考虑了上述特征之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载Ad Hoc网络的新的位置服务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将位置服务与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如无状态路由协议GPSR进行融合。在城市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与GLS和HLS相比,ILSV获得相当高的查询成功率并具有较优的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路线源污染物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的三座公路隧道内,通过大量采样和分析过往隧道机动车排气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和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上模拟测试中国代表性机动力单车污染物排放特性相结合,研究确定出中国机动车在公路行驶状况下CO,NOx和HC的排放因子。根据实测数据用线性优化的方法求得了分类机动力(轻型车,中型车,重型车和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提出了公路线源机动车CO,NOx和HC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各参数的取值。用某高速公路两侧实测的NOx浓度,气象条件和交通量对建立的公路线源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公式验证分析,表明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从蜂窝无线接入技术、非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异构智融车载网络接入技术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载网络的研究现状;针对非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和蜂窝无线接入技术的问题,阐述了协同利用轨道交通周边异构无线资源进行网络融合、协同通信的优越性;从网络模型、网络架构两方面论述了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的融合方案;结合智能轨道交通业务需求,从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两方面对现有的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梳理;从人工智能、安全性和云边结合三方面提出未来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异构智融车载网络可靠性分为网络架构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在网络架构可靠性方面,主要研究了通过冗余网络架构、车云传输架构、软件定义网络构架和智慧协同网络架构4种方式提升可靠性,在数据传输可靠性方面,主要研究了通过多路径传输、网络编码和切换算法降低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异构智融车载网络资源利用率分为无线接入的资源利用率和链路调度的资源利用率,其中在无线接入资源利用率方面,主要通过信道状态预测、频谱划分、频移补偿3种方式增加网络吞吐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链路调度的资源利用率方面,主要通过调度算法、接收缓存算法和拥塞控制算法来减少异构链路对数据传输的影响,降低数据重传次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n sand and sand dunes scale can be useful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andstorm for early sandstorm forecast. The current sandstorm observation methods are mainly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satellites remote sensing,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cquire sand scale information. A wireless sensing network is implemen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desert, which includes ad hoc network, sens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The wireless network is a three-layer architecture and daisy chain topology network, which consists of control station, master robots and slave robots. Every three robots including one master robot and its two slave robots forms an ad hoc network. Master robots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radio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will be sent to remote information center. Data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different kinds of sensors and desert robots is developed. A desert robot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s unmanned probing movable nodes and sensors’ carrier. A new optical fiber sensor is exploited to measure vibration of sand in particular. The whole system, which is delivered to the testing field in hinterland of desert (25 km far from base station), has been proved efficient for data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市场上对兼容多频段无线监控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节能型双频段无线监控系统,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新型结构的带通滤波器和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实现方式进行了论述分析,给出了在工程中实用的设计方法,其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可有效的应用于无线视频监控中.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车辆定位方法和智能卡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车辆定位在公路运输管理和智能 卡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车辆定位应用于货物运输中可以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增加车辆 的安全性.管理中心和移动车辆可利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管理中心在掌握车 辆位置与状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车辆调度和物流管理.基于智能卡内的CPU,针对高速公路的 收费管理制定专门的卡内操作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的“一卡通”.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车辆尾气排放对出行者造成的影响,为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的规划思路,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以出行者为研究对象,集成高斯扩散模型,建立了考虑尾气污染暴露的系统网络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和MINOS对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以牺牲系统小部分行驶时间为代价(+10.45%),有效地降低路网中的尾气污染暴露(-41.13%).通过分析比较,系统行驶时间与系统尾气污染暴露之间存在Pareto优化,即决策者可根据规划目的权衡缓解交通拥堵与减少尾气暴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铁路32 m双线箱梁养护过程中传统温度监控系统的传感器布线繁琐、线缆影响其他设备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混凝土箱梁温度监测系统方案。该系统以主从式模式工作,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箱梁温度的无线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安全可靠,电池使用寿命长,保证了箱梁养护过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战时车勤人员不良心理特征的表现,分析了战时车勤人员不良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强战时车勤人员心理素质的管控措施,以实现战时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n sand and sand dunes scale can be useful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andstorm for early sandstorm forecast. The current sandstorm observation methods are mainly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satellites remote sensing,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cquire sand scale information. A wireless sensing network is implemen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desert, which includes ad hoc network,sens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The wireless network is a three-layer architecture and daisy chain topology network, which consists of control station, master robots and slave robots.Every three robots including one master robot and its two slave robots forms an ad hoc network. Master robots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radio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will be sent to remote information center. Data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different kinds of sensors and desert robots is developed. A desert robot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s unmanned probing movable nodes and sensors' carrier. A new optical fiber sensor is exploited to measure vibration of sand in particular. The whole system, which is delivered to the testing field in hinterland of desert(25 km far from base station), has been proved efficient for data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