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研究藏东南地区粗颗粒土的渗透性能,采用室内大三轴试验(?300 mm×600 mm)对土样的渗透性能进行研究。试验中对土样进行了级配和应力水平等条件限制,得到不同级配和应力水平下的渗透系数,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得到了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在上述基础上将种种因素进行拟合得到了研究区域土样的渗透系数与其应力水平的关系式,并用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与其试验数据对比,拟合公式在小围压条件下的拟合效果好,说明采用文中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样渗透特性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也为研究区域土体渗透系数的估算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景宏君  梁建红  李跃才  景卫清 《公路工程》2009,34(6):130-134,143
基于非饱和土渗透系数与其强度相关的特性,将黄土视为非饱和土,分析研究不同压密状况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在试样土体初始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水气运动联合测试仪进行渗透试验,测定5种不同干密度试样土体的渗透系数。试验研究证明,试样土体干密度不同,其渗气系数变化趋势相同;干密度的变化对土体渗气、渗水系数的影响较大,土体渗气系数和渗水系数均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土体干密度减小,渗水系数随渗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法排水固结时间较长、真空度沿深度衰减使得深部软土加固效果欠佳等问题,介绍了劈裂真空预压法技术;依托江苏省阜建(阜宁—建湖)高速公路软基处理项目进行了劈裂真空法试验段工程,监测了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不同深度处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和地下水位等,并通过加固前后现场地基土原位测试分析了软基处理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劈裂喷气时膜下真空度急速衰减,停止喷气后真空度可在2h内逐渐恢复到80kPa,且不同深度处喷气对真空度的衰减与恢复速率影响不大;劈裂真空法可以增强真空荷载向土体深部的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深部软土的加固效果,还可以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基于对壁后注浆过程的分析,设计由试验模型箱、注浆系统、浆液配制系统、测试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试验前首先对水泥浆液的特性进行测试,然后通过该模型试验系统分别对3种不同级配的砂样地层(对应不同分维数)进行牛顿流体、宾汉姆流体、幂律流体的壁后注浆室内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注浆过程中浆液流速、土体密度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浆液的充填率λ,超挖系数和浆液压缩系数λ1+λ2,浆液损耗系数λ3,浆液在土体中的渗透系数及压密系数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过程中,水灰比大小对浆液的流速、渗透扩散时间影响较大,砂样分维数对地层可注入时间的影响较为明显;浆液的充填率λ与水灰比大小有关,浆液损耗系数λ3 与水灰比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砂样的超挖系数和浆液压缩系数λ1+λ2 的数值变化不大;浆液在砂样中的渗透系数及压密系数m与砂样的分维数呈负相关关系;3种不同的流体注浆结束后,管片周围土体的密度与土体所处的深度成反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密度的变化率减小且纵向上的离散性降低;周围土体的含水率与土体所处的深度成正比,随着深度的变化,含水率的变化率亦减小且在纵向分布上趋于某一确定值。  相似文献   

5.
真空预压法加固性状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砂井附近不同深度真空度及砂井中间远离砂井的地下水位随抽真空历时变化的综合分析,探讨真空预压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通过对抽真空系统射流水箱中水流变化情况的观察及分析,对砂井中真空度的传递规律及有效加固深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登 《公路》2011,(11)
开展了Trapdoor试验来模拟砂土层中盾构隧道的开挖,研究了Trapdoor上部竖向土压力的转移机理,总结了国内外土拱区侧压力系数K的取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给出其建议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上覆土体通过拱效应把作用在衬砌管片上的部分竖向土压力传递到两边不动土体,从而导致竖向土压力明显减小,而水平向土压力有所增加;当土拱效应充分发挥时,按侧压力系数K=1计算得到的Trapdoor上部竖向土压力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不同颗粒成分土体强度的变化在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十分重要。文中通过对不同颗粒成分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渗透试验、土水特性试验、直剪试验,得到其抗剪强度随颗粒成分的变化规律;通过Geostudio中的SEEP与SLOP模块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颗粒成分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颗粒成分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在雨水冲刷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中粗颗粒含量越少,保水性能越好,渗透系数越小,抗剪强度越高,花岗岩残积土路堤边坡稳定系数越大,稳定性越好;若发生失稳,也主要表现为浅层坡面失稳。  相似文献   

8.
万军  于丽 《路基工程》2009,(3):116-117
通过以灰水为渗透液进行溶滤试验,测试和分析了土样的渗透系数、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渗透破坏试验测试了不同密实程度土样经灰水浸泡后的临界坡降;运用土力学原理,分析了土样含水量、渗透性和水压力变化引起地面塌陷的机理。结果表明:溶滤后土体的含水量明显增大,且其渗透系数随溶滤次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溶滤次数超过4次后,渗透系数的增大变缓;当土样含水量相同时,临界坡降随着土样密度增大而明显增大;灰水将从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土体的重度等方面引起地表塌陷,此外,土体中动水压和渗流引起土中的空洞也诱发了地表塌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降雨条件下路基边坡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依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降雨条件下路基边坡渗流场以及含水率分布、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当雨强大于土体饱和渗透系数时,入渗深度随时间逐步向下推移,并且推移深度较大;当雨强小于土体入渗能力时,入渗速度较慢,入渗深度小于饱和入渗。裂隙的存在对降雨入渗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分布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深井中设计了真空泵,有效地把渗透系数小于0.1 m/d的土层的高地下水位降低至地表15 m以下。真空深井降水设计计算可按深井降水计算,只有井距调整为最初计算值的60%,井深比最初计算值增大2~3 m,其余参数相同;真空降水井真空度宜为0.04~0.06 MPa;可通过调整花管长度、增大井管的密封程度、实施不同的开挖工序来保证井管及井管周围土体的真空度。  相似文献   

11.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是疏浚淤泥最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由于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导致土体固结不足,同时电渗阶段土体开裂严重导致界面电阻较大、能耗过高,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以克服原方法存在的缺陷;同时研究在不同真空分级级数下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采用自制玻璃模型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疏浚淤泥加固过程中的土体出流量、电流强度、土体表面沉降以及试验后土体含水量、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土体pH值和阳极腐蚀量等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级真空预压、电渗、强夯联合作用中,采用分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有效缓解了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使得土体出流强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土体表面沉降发展更显著;在电渗阶段与强夯结合有效提高了土体致密性,弥补了土体裂缝,增强了电路电流,提高了电渗排水效率;采用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较传统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而言阳极腐蚀量更小,能耗更低;真空分级级数越多,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越好;在试验中采用分3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处理疏浚淤泥,处理后的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达到105 kPa,含水量降至37.6%,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真空预压联合不同工艺加固吹填土的实际效果,依托具体吹填工程,开展了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分别联合水袋堆载、电渗及增压式真空预压3种工艺的加固吹填土现场试验,并对比分析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联合3种工艺的加固效果都要好于单纯真空预压工艺;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工艺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相对最高、土体含水率相对最低;增压式真空预压工艺加固后的土体表层沉降总量、平均比贯入阻力和平均抗剪强度都相对最大,且施工单价成本相对最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工艺的加固效果与其他2种工艺相比,优势不突出。  相似文献   

1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路基的试验成果,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为软土基础的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试验段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真空与联合堆载加固软基技术中的技术难点,即加固区的密封和真空度通过排水板向土中深部的有效传递。同时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施工环节要注意的问题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以期对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道路工程真空预压环境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南京浦口区西江路工程真空预压处理软基实例,针对其在道路两侧真空预压影响区产生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环境效应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影响区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南京长江河漫滩地区道路工程使用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基时,若周围不采取防护措施,最大影响范围约为28 m;最大沉降发生在加固边界处,随着与加固边界距离的增加沉降衰减较快;侧向位移随着真空预压加固边界距离的增大和土层埋深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抽真空前期以上部土体变形为主,后期以深部土体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16.
对真空助力器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真空源抽真空能力的测试方法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温州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废弃泥浆,预添加不同种类与掺量的无机化学药剂,使泥浆与药剂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进行了20组废浆的真空预压模型试验,试验中对废浆排水量、含水率、液塑限、颗粒组成、十字板剪切强度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无机药剂对工程废弃泥浆药剂真空预压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药剂预调理可以将泥浆中细小颗粒聚集成粒径较大的颗粒体,具有改善泥浆渗透性和加快排水速率的作用,达到相同排水量时所需时间比不加药剂要减少近1/2;药剂真空预压处理可以将泥浆含水率由180%降低至50%~60%,且加入药剂能提高成泥浆土的液塑限,大幅度提高土体强度,处理后其十字板剪切强度可达30~50 kPa;由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图像分析可知,与添加单一药剂相比,预添加混合药剂的泥浆真空排水后土颗粒团聚现象显著,排列更加紧密,孔隙更小,整体性更好,十字板剪切强度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药剂对废浆特性影响的特点,从理论上对药剂真空预压机理进行了解释,认为药剂真空预压处理废浆中包含"黏塑性流体颗粒聚并"和"黏塑性流体固化"2种作用机理;可见采用适当掺入比例的多种无机药剂组合对废弃泥浆进行药剂真空预压处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真空预压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使用Marc的单元"生死"功能来模拟土体开挖和加压施工。利用真空预压法原理,通过一实例的有限元法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在深基坑开挖支护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余江 《路基工程》2011,(5):166-168,171
分析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增压式真空预压应用于广珠铁路珠海西站软基处理。为验证增压式真空预压的适宜性,在现场设置四个不同设计方案的试验断面,分别进行了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提高了预压期的沉降量,缩短了固结时间。  相似文献   

20.
对电动汽车真空助力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踏板行程与真空度消耗关系、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真空泵响应是否满足助力器等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制动主缸液压压力满足制动强度需求。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