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进展,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诠释内涵;借鉴欧美内河船舶发展经验,归纳内河船型标准化的发展规律;总结工作长期性特征,船型尺度发展及其与通航矛盾的关系。重新审视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关于船舶船龄、最低配员、安全技术、绿色排放、舒适美观、先进智能等方面的建议,并助力深化相关标准研究和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降低内河船舶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正>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八类船舶有望获补贴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对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期间提前拆解的内河老旧运输船舶进行补助。根据《办法》,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范围为《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京杭运河航运发展情况,船型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分析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10,(2):93-93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表示,要大力推进内河航运科学快速发展。初步设想是,在今后5~10年中,逐步建设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基本达到国家规划的等级标准;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船舶大型化、运输专业化;加快公用港区建设,逐步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专业高效的港11体系;加强航道养护装备和应急保通能力、管理信息化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切实履行好船检部门的审图职责,有效推进广西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文章结合广西船检部门审查新建船舶图纸工作实践,分析了广西船舶设计部门送审的营运船舶燃料消耗指数设计阶段初步验证计算书和CO2排放指数设计阶段初步验证计算书在指标体系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设计部门在指标体系认识上的误区,并提出了指导船舶设计和指标体系审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船舶主机"大机小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从内河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出发,提出了解决主机"大机小证"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东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内河船舶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了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及生态环境安全,加强内河船舶污染控制工作成为海事船检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把关船舶污染水域源头,从现行法制手段、国家监督管理机制、船舶防污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提高当前内河船舶防污染工作,重视内河船舶防污染治理,提升内河船舶防污染水平。本文针对京杭运河徐州段船舶防污现状,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交通运输部海事科技项目《内河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的研究成果。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河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限额的制定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限额设定内容、设定方式和设定依据,明确其设定思路并分析其优缺点,进一步确定我国内河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限额的法律依据,比较责任限额的科学设置方法。在"限额设置区间、区间递进方式、限额变动、起始吨位、使用货币、责任限额的确定方式、对责任限制的免除条件、法律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性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0.
船检机构作为船舶质量把关机构,需加强对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检验,保证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或系统的配备满足法规、规范的标准,减少船舶对内河水域造成的污染,有效控制内河水域污染源,为打造绿色内河水运环境发挥作用。文中以"十二五"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改造为背景,通过对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及排放控制等简要介绍,重点研究了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检验要点,为船舶装设符合法规要求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提出了推进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提高过闸船舶装载率等主要措施以及新建三峡三线船闸、完善翻坝基础设施等工程手段,以期提高三峡枢纽综合通过能力,促进三峡枢纽航运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水运     
《运输经理世界》2010,(18):21-22
广西开展内河挖砂、运砂船舶安全管理专项整治 9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内河挖砂、运砂船舶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将广西内河挖砂、运砂船舶纳入规范管理,建立并完善内河挖砂、运砂船舶长效管理机制。据悉,从2012年1月1日起未持有《船舶国籍证书》的挖砂船和未持有《船舶国籍证书》、《船舶营业运输证》的运砂船舶将一律停止作业和营运;无《船舶国籍证书》、《船舶营业运输证》的砂船将禁止通过船闸;  相似文献   

13.
"滇游1号"电力推进客渡船是应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内河小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成果制造的示范船。该船环保性能优越,能够有效遏制航运船舶对空气及水体的污染,有利于保护高原湖库区水域环境,可满足西部地区对环保型绿色航运船舶的迫切需求,对实现水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10,(2):I0005-I0005
2010年1月22日,在昆明滇池码头隆重举行了“滇游1号”电力推进客渡船的开航仪式。“滇游1号”电力推进客渡船是应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内河小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成果——内河小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的示范船。由上海海事大学和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三年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2月4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JS)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沿海及内河船舶实时动态权威数据正式对社会开放。社会公众可免费通过平台了解航行于我国沿海和内河水域船舶的实时动态数据。初步估算,社会公众可通过平台掌握日均3.5万艘船舶的动态数据,了解船舶交通流密度,并可按需以单船或组合方式查询船舶相关信息,包括船舶实际位置、航速等。同时,平台还集成了船舶劳氏数据信息、港口基本信息,潮汐预测信息、气象信息等综合数据,为用户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减少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从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入手,分析其类型、来源、排放量、影响因素、排放规律与时空分布特征等,以及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控制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包括燃料选择与升级、发动机优化与维护、废气后处理技术等,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部1月31日发布的《关于调整超设计规范船型船舶靠泊管理的通知》称,自发布日起,超过现行规范设计船型的大型干散货、油品船舶,不再采取“一船一议”方式靠泊管理,而必须严格执行“论证一审查一核准”程序。据悉,现行规范设计船型最大吨位为35万吨级。由此,巴西淡水河谷40万吨级矿石运输船的散货船、油轮都将进入“严格管理之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宁德市赛岐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阅和分析福建省宁德市船舶检验所在册船舶档案资料,走访辖区航运公司了解所属船舶安全管理情况,实地检查宁德辖区内河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分别从船舶总吨位、船舶总功率、船舶总长度、船舶违章查处及其它船舶特征,对赛岐大桥水域内河船舶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杭州三堡船闸两条航线通航和停航两个状态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采用横纵向比较的方法,研究船舶航行扰动对内河航道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河船舶航行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较小,对水体中悬浮物指标影响较大,对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重点是杜绝或者减少船舶的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财政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港口近岸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方法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河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限额的制定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限额设定内容、设定方式和设定依据,明确其设定思路并分析其优缺点,进一步确定我国内河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限额的的法律依据,比较责任限额的科学设置方法。在“限额设置区间、区间递进方式、限额变动、起始吨位、使用货币、责任限额的确定方式、对责任限制的免除条件、法律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提出详细的可操作性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