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主要从安全角度简要介绍70 MPa车载氢系统的组成、设计、零部件选型,并依据相关标准对氢系统结构强度进行仿真和测试.  相似文献   

2.
氢气具有易泄漏、点火能小、易发生燃爆风险等特点,极易引发氢安全事故。为探索防范与控制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泄漏最佳途径,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运营水平,文章运用故障树分析模型,对车载氢系统泄漏的各种可能路径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存在22种导致车载氢系统泄漏的可能路径,氢泄漏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但氢泄漏后产生氢气着火爆炸的风险处于可接受区间。在氢气燃爆后果严重性难以避免的情况下,降低车载氢系统泄漏的可能性,强化预防与控制氢泄漏的安全应对措施,从而控制氢安全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3.
车载氢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主要由储氢容器、压力调节器、单向阀、氢气加注口和压力释放阀等组成.当车辆运行颠簸或者发生碰撞时,车载氢系统的安装强度直接关系到整车氢安全,在国家标准中,分别对车载氢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提出要求.针对80套国产车载氢系统进行安装强度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Z方向相对位移最小,Y方向相对位移次之稍大,X方向相对位移最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车用的高压气态供氢系统,研究了方案的相关安全性。系统采用35MPa的高压储氢罐,多功能瓶阀集成在高压气瓶内部,供氢管路采用316不锈钢管路。系统的储氢量可以提供300km的行驶距离。讨论了车载供氢系统的氢安全策略和实现方案,以及车载供氢系统在整车的布置方案和燃料电池车的氢管路系统。  相似文献   

5.
从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角度对氢气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车载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为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照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车载储氢瓶中氢气充入质量与氢气状态参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充氢温度对充气结束后气瓶内填充质量与最终温度的影响和环境温度对充气结束后车载储氢瓶内最终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可填充气体质量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减少率越大,最终温度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大;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最终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低。同时该预测模型可以针对车载气瓶内不同的初始条件去预测气源氢气所需的最低预冷温度,为目前加氢站的气源氢气温度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减少加氢站氢气冷却所需能耗。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储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于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基于现有的储氢技术,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轻质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罐。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上汽红岩首台氢燃料电池车车载氢系统已在金凤试验场开始路试,力争在2020年底,将红岩首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作为重庆两江新区氢燃料电池洒水车投入示范运营。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车,氢燃料电池重卡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环境  相似文献   

9.
根据氢燃料电池整车设计参数和性能要求,文章对车辆的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车载储氢等系统进行参数设计、匹配选型,基于AVL Cruise对车辆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匹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氢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并提供了氢燃料电池车动力...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的结构及其氢管理系统的功用,重点依据热力学理论,阐述了燃料电池轿车车载氢瓶在加氢和供氢过程中氢气的温度、压力和SOC的变化情况,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完成建模,通过仿真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上述参数变化的大致规律,从而实现对加氢和供氢过程的模拟,同时为氢安全的设计和验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汽车往大数据方面发展,汽车用车载终端是基础硬件。国家相关部门在自身的角度上发布了一些标准,这些标准互相有存在某些共通点。本文对车载终端的主要标准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出了同时满足各种标准的方法,为各厂家设计车载终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我军新型车载计算机的考核试验方法,阐述了军用车载计算机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为我军新研车载电子设备的考核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日前推出了第一款符合汽车电子设备委员会(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AES)标准Q100的视频解码器——SAF7115,这款视频采集设备适用于高性能的车载信息通信系统平台,包括车载视频接收、车载娱乐以及车载导航。  相似文献   

14.
氢燃料的使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电池车之氢燃料的安全问题涉及两个关键方面:车载携带和加氢站,即“车”和“站”的两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向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以太网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领域,并且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车载以太网,介绍了车载以太网技术与发展情况,车载以太网的相关标准制定情况,并且研究了目前车载以太网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车载移动电视的相关技术及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和车载移动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接收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从车载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上来看,车载网络的应用需求会进一步细分,基于性能和成本的网络标准细化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沙泉 《汽车与配件》2011,(34):14-14
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官方网站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车载终端(第二批)进行公示,G—BOS智慧运营系统榜上有名。公示明确G—BOS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标准,顺利通过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19.
汽车开放架构标准AUTOSAR为不同的汽车解决方案提供了统一的平台,降低了汽车制造商整合的成本。AUTOSAR平台中的网络管理标准,为汽车车载总线网络管理管理协议的开发提供了标准与规范。本文设计了一套符合AUTOSAR网络管理标准的基于CAN总线网络管理协议。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车载网络中,实现了各节点同步休眠与状态检测。经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协议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可以保证车载总线可靠、安全地通信。相较于OSEK网络管理机制AUTOSAR网络管理控制算法简单,软硬件开销小,同时实时性较高,可以满足CAN总线以及FlexRay总线在内的多种车载总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五、GB18352标准关于OBD的要求1.车载诊断OBD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概要国三标准第一次提出了车载诊断OBD系统的相关要求,在2009年1 2月发布的《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技术规范》(HJ500-2009)标准,对车载诊断系统技术要求做了补充,对OBD系统在型式认证、生产一致性检查、在用汽车检验、OBD故障诊断仪等方面提出了管理技术要求。在车载诊断O B D系统的要求上,国五同国三/国四相比,加严了OBD阈值要求,要求催化转化器能同时诊断NMHC与NOx排放的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