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铁路局,临修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数量分析和车站调车作业遣成车轮踏面擦伤故障的调查统计,论述了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是产生车轮踏面擦伤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了踏面擦伤故障对铁路货车安全运行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和消除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驼峰头部调车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头部的解体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现在编组站尾部使用的调车设备仍为铁鞋,不但造成头尾解编能力的不平衡,而且由于采用人工进行放鞋和撤鞋,潜在着不安全隐患,因为漏放和漏撤,调车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铁路驼峰自动化技术和设备逐渐完善,给铁路调车作业带来巨大进步,在对我国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十几个自动化驼峰进行系统运营综合测试基础上,分析驼峰自动化的运营效果以及通过测试反映的问题,探讨了自动化驼峰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防溜铁鞋是防止铁路停留车辆发生移动和溜逸的重要工具,由于铁路线路分布范围广,停留车辆多,社会治安环境复杂,防溜铁鞋的管理成为困扰铁路作业人员的难题。如何利用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解决铁路防溜铁鞋管理问题是铁路系统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文章介绍了铁路防溜铁鞋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建立的智能铁鞋管理系统。该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可视化的防溜铁鞋动态监控视图,实现车站管理人员对防溜铁鞋工作状态的实时监督和对铁鞋的实时管理,改变了目前人工现场管理困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驼峰编组场对溜放车辆的调速制式,从采用铁鞋、手闸和减速器等点式调速,到减速顶连续式调速,随着调速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驼峰编组站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驼峰调车作业的安全情况大为改观,为编组站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溜放车辆调速问题的分析,看到某些调速设备和调速制式的一些不足,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  相似文献   

6.
脱鞋器-减速顶结合的点连式调速系统已在一些中小驼峰编组站上应用。这种调速方式是人工下铁鞋,劳动强度大、安全差,而且效率低、能力提高,技术指标难以保证,因此,“甩掉铁鞋”势在必行。作论述了中小驼峰的一些特点,并建议用减速器-可控减速顶点连式方案,取消人工下铁鞋。同时对几个不同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7.
铁鞋是广泛地应用于铁路车站防溜和制动的安全装置,其标准对执行的可操作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对防溜铁鞋标准的讨论开始,调查现场铁鞋运用的实际,分析了车轮、铁鞋相互间静态力的作用,着重以提高静态防溜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利性为目标,对既有标准提出不再区分轮径、提高鞋底高度、减轻铁鞋重量等改进建议,可优化铁鞋外形设计,对铁鞋制动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我国铁路车站调车调速系统的调速设备,调速技术成就,展望21世纪我国铁路车站调车调速系统发展趋向,并对建立和完善调速系统的设备养护维修机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各驼峰编组站上使用的新型调速设备比过去的铁鞋要安全多了,但也出现过一般事故和事故隐患,为了保证驼峰编组站的调车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车站各级管理者和现场维修人员应其同努力,把调速设备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这样才能保证调车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驼峰编组场对溜放车辆的调速制式,从采用铁鞋、手闸和减速器等点式调速,到减速顶连续式调速,随着调速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驼峰编组站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驼峰调车作业的安全情况大为改观,为编组站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溜放车辆调速问题的分析,看到某些调速设备和调速制式的一些不足,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实现高速和重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调度集中系统(CTC)更好地适用于普速铁路,克服目前调车进路需要人工按钮办理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新增CTC系统与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以获取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结合车站机车摘挂作业流程,快速编制机车摘挂计划,并实现调车进路触发;减少车站调车进路误办概率,实现调车进路办理条件检查和安全卡控;CTC站场图界面增加调机(本务机)号显示及自动实时跟踪等功能,提升CTC系统在普速铁路运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铁路调车作业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铁路调车作业安全因素、特性与调车事故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调车事故致因,提出了显性和隐性致因的调车事故致因关系模型。调车事故的产生有显性致因和隐性致因?2?种致因,强调了管理组织作为潜在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性.提出强化管理组织机构作用提高调车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现有编组站46个,驼峰约210座,过去设备比较落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改造,现代化的程序有较大提高,有38.8%的驼峰已由减速器、调速顶、牵引小车组成的战式、战连式、全减速顶、微机可控顶、反坡等调速系统来代替人工下铁鞋。调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自动化的控制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劳动生产率、计算机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解决我国编组站峰尾编组能力不足,提高编组站综合通过能力,跟随调车设备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应把峰尾调车控制自动化列为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第三大主体加以研究和建设。文中介绍了已经成熟或正在研制的新型峰尾调车设备及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轨道交通》2008,(4):46-47
概述 安全和效率是铁路运输的两大主题,铁路运输的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反映了铁路的综合水平,也是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车站内调车信号状态,不能通过轨道电路发码.调车信号的开放与关闭无法传递给机车。机车在调车作业时处于失控状态,主要是依靠调车员确认地面信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现代铁路通信网的现状和发展,现代铁路通信网的传输手段,交换方式和交换设备;针对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中国铁路自动化驼峰调速技术发展的艰难道路;阐述了中国TDJ减速顶调速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历程;论述了中国TDJ减速顶的诞生与TDJ减速顶调速技术发展30年创立的业绩;提出了为实施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开拓创新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租赁与铁路融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兆成 《中国铁路》2003,(10):11-14
介绍现代租赁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分析国外铁路技术装备租赁现状以及我国飞机租赁和铁路机车车辆租赁概况;阐述现代租赁在我国铁路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我国铁路如何利用现代租赁,开创铁路融资新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在铁路行车事故中,调车事故约占70%,因此铁道部决心防止调车作业事故。近年内广泛采用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大规模普及自动化驼峰,使调车事故发生频率得到有效遏制。但比较起站内调车而言,越出站界调车和跟踪出站调车这两种须占用区间的调车作业,值得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现对此两种调车作业的性质、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规定作一些分析探讨,以期对现场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办理铁路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途经到达和出发作业的铁路客运车站,其配属的调车机车负责担当车底取送、客技站车辆进行技术作业时的调车作业;由于受车底存放站点、客技站站场及技术设备等制约,影响了调车机车运用效率,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保证车站安全正点接发旅客列车作业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调车机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