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航海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春秋战国之时,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和海上战争已不罕见,频繁的航海活动逐渐催生出诸如灯火、旗帜、锣鼓、号角、烽燧等原始海上通信手段。至唐宋,据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徐兢奉旨率船队出使高丽,"八舟鸣金鼓,张旗帜,以次解发""入夜举火,则八舟皆应"。夜间每有使船经过,沿途岛屿则"于山巅明火于烽燧,诸山次递相  相似文献   

2.
孙之祜 《中国海事》2006,(10):62-65
一、民间传说民间传说往往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国水上救生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妈祖的传说。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宋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屿的一位姓林的女子,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22世孙女。妈祖生前扶危助困、济  相似文献   

3.
正妈祖文化不像其他传统文化,有自己比较固定而流传有序的典籍,不过由于妈祖信仰的强大生命力,妈祖文化不仅流传上千年,而且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妈祖文化的研究始于宋代,至今千余年。宋代学者对妈祖的文字叙述较多,如莆籍状元黄公度在《题顺济庙》一诗(1151年)中写道:"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作  相似文献   

4.
<正>两宋时期,随着明州区域经济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明州港成为与东亚地区的高丽、日本诸国贸易的主要港口,同时,由于南海航线的拓展,明州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大大加强。这一时期,明州不仅取代了杭州在两浙诸港口中的龙头地位,而且成为与广州、泉州齐名的东南三大贸易港。一、明州与高丽的贸易两宋时期,宋与高丽的贸易方式为:一是建立在传统朝贡基础上的"贡"、"赐"贸易,即官方贸易;二是民间贸易。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12月,宋与高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由于高丽接受宋廷册封,行宋年号,承认宋的宗主国地位,故双方的官方贸易活动又在传统的"贡"、"赐"名义下进行。北宋建立后,宋丽之间的陆路交通被辽国阻  相似文献   

5.
刘明桂 《中国水运》2004,2(4):114-115
妈祖信仰流传千年,"妈祖文化"是连接两岸亲情的纽带,台湾有1 400多万妈祖信徒热切希望前往福建湄洲岛妈祖发祥地朝拜,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民间朝拜不能直航.近年来两岸关系逐步缓和,每年绕道往湄洲朝拜的台湾信徒不少于10万人.为此,我国政府积极准备,寻找解决台湾妈祖信徒朝拜的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港口》2017,(Z1):67-72
妈祖是我国东南沿海民众信奉影响最大的民间神袛,被誉为海上保护神,至今仍香火鼎盛、长盛不衰。目前,在民间遗留下来大量的历代妈祖雕像是研究历史上妈祖信仰传播的重要实圽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如何对这些民间神像进行科学鉴定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妈祖文化始于福建,兴于东亚,并随着华人的脚步遍布四海。妈祖文化是实施"一带一路"构想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文化交流纽带。当今,我们如何在更高站位上认识妈祖文化?如何让妈祖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起到"从民俗信仰到民心相通"的作用?如何把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置于中国发展大局中?本期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妈祖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航线的变化、航海技术的综合运用、航海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论述了北宋与高丽两国的航海交往情况。同时说明11世纪 ̄12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航海交往发展到了全盛阶段。  相似文献   

9.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变元朝穷兵黩武的军事侵略政策,颁布政令,以朝鲜等周边十几个国家为不征之国,主张和平外交,从而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高丽王朝的政治家郑梦周,从最初担任高丽使团书状官,到先后多次任正使,十几年来多次通过海路出使明朝并拜见朱元璋,妥善办理高丽王朝子弟进入明朝太学学习、免除五年岁贡、申请领取明朝官服式样使高丽王朝换服易裳等重大事务,显示出其出色的外交能力和外交业绩。  相似文献   

10.
吴振凤 《中国海事》2009,(12):72-72
莆田海事局一直以来重视海事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妈祖文化与海事文化有机融合的研究工作,历时近三年编著了约48万字的研究型专著《海异神韵—妈祖文化与海事文化有机融合研究》一书,日前成功出版发行。该书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事例和图片,融合了各个时期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1.
单向交通是一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经济而有效的交通组织方法。针对昆明市一二一大街与学府路片区在实施单向交通后的交通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该路段存在的交通问题,对现行单向交通方案提出了综合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于金良 《中国船检》2007,(11):94-96
对于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人们大多从艺术角度进行评价。但笔者以为,《清明上河图》的主题是“上河”,该画作既反映宋代漕运制船的历史,也是研究、考稽、复原北汴河船只的重要参考文物。  相似文献   

13.
郑和七下西洋,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最高峰,这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历史常识,然而关于"郑和下东洋"之事却鲜为人知。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界对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主张,郑和奉使外番不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2016,(Z1):25-32
登州港(蓬莱水城)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是《新唐书》记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的千年古港,为唐朝与朝鲜、日本遣唐使往来的出入港口。2005年登州港发现2艘高丽古船,历经中韩船史专家多年的共同研究表明,蓬莱4号古船为朝鲜半岛的传统平底船,蓬莱3号古船的船型为""型结构,蓬莱3号古船的船壳连接为高丽造船技术,船体结构采用舱壁、肋骨、桅座、补强材等中国造船技术,是中韩造船技术交流的珍贵文物实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重要海洋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正>风高浪急的台湾海峡,激荡千古,酝酿出独特的海洋文化。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驻泊地,是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地处妈祖故里的福建海事人,深入践行"三化"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福建海事局调研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三化"建设的种子深深植入内心,与悠久深厚的妈祖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孕育出一朵当代"妈祖"的精神之花。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悠久的海外交通历史,古人亦很早注意记载有关海外交通的情况,如《汉书·地理志》就记载了汉武帝时期,从广东徐闻、合浦(现属广西)至印度航线的开辟情况。然而史学家的记载多出自间接获得的资料,作为亲身经历的海外交通旅游笔记,却迟至三国时才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17.
宋代航海技术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宋人在隋、唐航海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航海活动,把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鼎盛时期。本文试图从科技史角度,着重对宋代的气象航海、地文航海、天文航海和航海操纵技术等主要环节作一初步的综合性论述,说明中国古代的航海史,到宋代已经从“原始航海”时期进入“定量航海”时期,比西方领先了2~3世纪。同时对若干学术界有争议的课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希望能为研究宋代航海技术这一课题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18.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动描绘了金华水运的繁荣,历史上金华水运非常发达,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境内还有20余条客运航线和80余条货运航线。后因富春江大坝建成后,致水运萎缩。近年来,金华交通全面实施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积极推进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航运开发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了衢江(金华段)、兰江航道和金华江下游共50km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实现了"通江达海"。本文回顾了金华内河水运历史,展望了金华航运的未来,分析了金华市内河航运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航运复兴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水运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佘廉 《珠江水运》2004,(5):19-21
水运交通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公害,已经到了灾害的程度,如仅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进行防范已经不够,需要从交通灾害的角度进行综合的防范.本文在提出水运交通灾害的概念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人、船、环境和管理四要素的水运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改变了以前的跟随控制模式,并利用预警管理的思想,构筑了水运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模式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宋代时期,出现了几项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纸张。随着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这些发明先后传入了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并经过埃及,传入欧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宋代,我国航海事业日益发展。中国的船只,航行到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港口,与所在国家进行贸易。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和赵海汝适《诸蕃志》两书记载,宋代海上交通,东起朝鲜、日本,西至地中海东岸和非洲东部。沿线的东南亚、南亚、埃及和东非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