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所谓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生物入侵就是指外来物种的传入并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集装箱化率迅速提高,使我国的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1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遇到的问题1.1集装箱检验检疫通关速度慢目前,我国口岸通关时间为2.2d,而香港只有2.5h,相差21倍还多。1.2集装箱已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高危载体集装箱检验检疫中,外来物种入侵危害问题已占  相似文献   

3.
压载水处理技术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排放压载水造成的外来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IMO和有关国际组织及机构目前已在致力于压载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处理设施的研制,并制定压载水各种处理方式的统一标准。然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压载水导则并不能真正解决压载  相似文献   

4.
压载水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会携带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各种生物的卵从一个海域到另外一个海域,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该海域的生态环境。每年通过船舶运输方式,约有上百亿吨的压载水在世界范围运转,大量海洋物种由此肆意传播,压载水的排放所导致海洋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引起各国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可能携带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压载水的取样检验,探究在福建各地区港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船舶压载水对生态影响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压载水中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全球性的海洋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对海域原有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为保护本国水域环境,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船舶压载水管理措施,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压载水排放标准。本文通过简介几种处理的方法来预防船舶压载水给我国带来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相似文献   

6.
王琪 《中国水运》2005,(4):50-51
因船舶排放压载水造成的外米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据悉,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大约有100亿t,压载水中携带的生物有3000~4000种,目前巳确认约有500种外来物种是由船舶压载水传播的。近年来我国沿海频频发作的赤潮及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破坏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7.
船舶压载水转移外来物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船舶空载时为满足稳性要求须装入压载水,同时,许多细菌和运植物也被吸入并被转移到下一个挂靠的港口。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会迅速地人而对当地的生态,经济和公众的健康构成威胁,本文讨论了外来物种通过船舶压载水转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和病原体跨境传播,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制定了《国际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和控制公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压载水的管理和控制,压载水沉积物排放、处理、处置和管理体系目前处于空缺状态。文中通过调研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我国及全球范围内主要港口沉积物处理接收和处置现状,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人员、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损害进行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来磨料进入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皮带机的驱动滚筒与减速箱低速轴连接端的轴承座内,导致多种事故的发生。通过诸如改变轴承座端盖密封结构,加装轴套和叶片,改用新润滑脂,基本解决了斗轮机悬臂皮带机驱动轴承由于外来磨料侵入导致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足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制定国际统一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船舶牛物污损危害性的介绍,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并与压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r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压载水公约生效面临的难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船舶压载水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2月在英国伦敦召开外交大会,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然而,距今压载水公约通过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截至2014年6月16日,该公约共有41个缔约国已满足生效条件之一,但这41个国家占世界商船总吨位数的32.01%与公约生效条件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2.
吉云秀  公维民 《中国航海》2003,(4):23-25,37
就生物工程在船舶防污染的几个热点问题(油污染、大气污染、有害防污漆的污染、压载水外来物种的污染)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指出尽管目前生物工程在船舶防污染方面应用还不多,但随着现代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环境生物工作者对船舶污染的密切关注以及与船舶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船舶污染的生物防治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3.
陈跃泓 《航海》2014,(4):68-71
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规定,从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到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船舶管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操作和管理好压载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崔鑫 《珠江水运》2023,(15):22-24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潮间带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并以南澳岛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南澳岛潮间带水质以及沉积物环境状况较好,沉积物环境状况基本为优,水质也基本处于优~良的水平,但是水生生物状况堪忧,特别是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评价结果基本处于良~一般,说明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水生生物优势种的密度较高,揭示外来物种入侵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大约有45000艘国际航行船舶在航行中装载有压载水。估计每年大约有30亿至100亿吨压载水在全球转[(\322\306\241\243)0(\275\374\304\352\300\264\243\254)]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侵害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问题,已经在国际上日益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研究表明,许多种类的细菌、植物和动物会随着船舶压载水的排放从一个国家的海域排放到另一个国家的海域,而且在后者的海域里存活和繁殖。一些物种会对当地的海洋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比较典型的外来物种侵害的例子有:欧洲的斑马贝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16.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6(1)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或新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的和有害的变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要求国际海事组织考虑制定有关压载水排放的适当规则。2002年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峰会要求采取所有级别的行动,加快制定处理压载水中入侵外来物种的措施。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无节制排放已经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损害或伤害。为处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是近些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IMO的高度关注,该问题在2008年召开的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第12次会议上成为正式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船舶生物污损的危害,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与压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针对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加入WTO对修船行业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影响因素 ,找出外来劳动力素质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 ,提出对外来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17,(2):192-197
通过调研、统计和分析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构建评价模型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渤海湾共发现5种外来浮游植物,除了威氏圆筛藻外,其他4种均为世界广布性赤潮种类。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的入侵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渤海湾的5种外来浮游植物种的生态风险值位于中等风险到高风险区间,其中,多甲藻、球形棕囊藻和威氏圆筛藻的生态风险属于高风险,需要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20.
船舶装载和排放压载水过程中会带来外来生物和固体沉淀物,其存在对船舶所到国家的水体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也给船舶稳定和载货量等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探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过滤器装置,有利于减少外来生物和水中杂质进入压载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