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闻孙,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知名的船舶设计专家,现任大连造船新厂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师。在40余年的船舶设计工作中,他参与了多种船型的研究和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沈闻孙自行开发设计的5种船型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打入国际市场,先后为国家创汇约12多亿美元。辉煌的履历,并没有改变沈闻孙淡雅而从容的气质,就在大连造船新厂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他以平和的口吻向记者阐述了当今中国造船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的差距,尤其对于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对于我国船型发展的现状则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2.
配套业:造船大国的必备军--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闻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飞 《中国船检》2004,(5):44-47
沈闻孙,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知名的船舶设计专家。现任大连造船新厂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师。在40余年的船舶设计工作中。他参与了多种船型的研究和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沈闻孙自行开发设计的5种船型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打入国际市场。先后为国家创汇约12多亿美元。辉煌的履历。并没有改变沈闻孙淡雅而从容的气质,就在大连造船新厂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他以平和的口吻向记者阐述了当今中国造船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的差距。尤其对于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对于我国船型发展的现状则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3.
(1)引言:普通造船中应用最广之电焊,为金属弧焊(Metal Arc Weluing);以下所称者,即指是项焊接。电焊之应用于修船工作,尚远在第一次大战时。战后经多方面之试验,逐渐推广应用于建造新船;1920年以后,各验船机构开始准用电焊以接合船舶结构:同时,军舰方面,因列强所订条约,对于吨位限制綦严,故亦尽量应有电焊,冀减低船身重量而增加砲火之威力。于是电焊之应用于造船,遂一日千里;造船厂中之设备与夫造船之法则与程序,亦因之而  相似文献   

4.
我国将走进数字造船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26-29
“我国造船业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数字化造船,别无其他选择。”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专家工作室副主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应长春研究员,在上海锦江饭店同记者交谈时掷地有声,侃侃而谈。在他的描述下,记者对数字造船这一概念逐渐清晰,深感如此尖端的造船模式离中国并不遥远,以沪东中华集团为发端的一批企业已开始向数字造船时代挺进。  相似文献   

5.
杨俊生(1890~1982年),是我国造船工业著名的实业家,大中华造船厂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该厂厂长.他忠诚爱国,一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造船事业呕心沥血.他设计建造了大批内河及沿海船舶,教书育人培养了许多造船人才,为我国发展造船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本文简要回顾了杨俊生的崇高理想和主要业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造船模式已制约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先进的造船设施只有在先进的造船模式下才能形成先进的造船生产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我国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开展转模增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学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经验、筹建造船基地、实施企业再造、造船信息化等方面,对如何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目标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造船成组技术》是美国“国家造船研究计划”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汇集了数国造船经验,系统论述了当代世界造船技术的许多方面。这套书对改革传统的船舶建造体制和生产方法,全面提高造船生产效益,发展造船工业具有指导作用。为此,其第一辑的8个分册已编译成中文,即将由中国海事出版社出版,船舶工艺研究所在造船系统内发行。这里刊出该部分的内容梗概,以满足我国造船界读者先睹之快。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亲临大会,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船舶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提出进一步推动造船行业发展,使之成为出口型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这给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将打进国际市场做为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俊生(1890~1982年),是我国造船工业著名的实业家,大中华造船厂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该厂厂长。他忠诚爱国,一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造船事业呕心沥血。他设计建造了大批内河及沿海船舶,教书育人培养了许多造船人才,为我国发展造船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本文简要回顾了杨俊生的崇高理想和主要业绩。  相似文献   

10.
造船生产设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按工艺阶段、施工区域、施工单元绘制记入工艺技术要求、生产管理数据的工作图表和提供信息的设计过程。它使设计、工艺、管理融为一体,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组织造船的问题,以造好船为目标,因此,一些国外现代化造船厂视之为生存攸关的重要工作环节。造船生产设计,日本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进入完善期;美国在开始建造三叉戟核潜艇时就已应用;欧洲正在应用和发展之中;我国经探索研  相似文献   

11.
张长涛 《船艇》2005,(7):12-15
2003年以来,在世界造船需求持续旺盛,船价水平不断升高的良好环境下,日本中型造船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其中尤以今治造船集团最为令人瞩目。了解今治造船集团的发展,关注其未来的发展动向,对于我国造船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对策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阪造船所的造船生产设计,及其与我国现行船舶设计的实质区别,概要阐述造船生产设计与造船生产管理的关系、造船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为开展造船生产设计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11,(2):91-92
沈闻孙(1930-),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专家,50多年来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沈闻孙先生长期从事船舶设计工作,曾参与我国第一艘出口船2.7万吨级散货船、11.8万吨级穿梭油船等6种船型的设计与建造。90年代起在大连造船新厂负责设计工作。他为工厂开发设计9.8万吨级成品油轮,双壳体船型.为国内首创,共建造3艘;1991年主持设计15万吨级散货轮;共建造7艘,使我国造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主持设计5.2万吨级多用途集装箱货轮,共建造9艘,在造船技术上又迈上了新的水平;1994年又负责设计15万吨级油轮,共建造3艘;1995年设计了11万吨级成品油轮,打入希腊、丹麦市场。以上5种船型,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高,都是无人机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船舶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中国船舶业,2017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一边是全球市场继续低迷徘徊,虽然偶有波澜;一边是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造船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迅速增强,智能制造深入行业并初见成效……这一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超越韩国,造船三大指标再次位居世界第一;这一年,我国签署了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备忘录协议,成功签约了世界载箱量  相似文献   

15.
SB3DS系统是自主研发的船舶制造三维设计软件。该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建立在我国造船工业实际需求基础上,其应用方便灵活、扩展性强、售后服务反应快,性能价格比高,得到了国内造船企业的青睐,近几年来推广应用情况良好,为我国造船行业信息化作出了贡献。对于目前我国建立现代  相似文献   

16.
快速造船战略的构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快速造船是增强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战略举措。快速造船以流程再造、过程标准化、并行工程、信息数字化和各专业的高效制造技术构建单向物流的相关工作之快速集成。  相似文献   

17.
船型船价及市场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位于伦敦的SIMPSON SPENCE&YOUNG(SSY)航运研究机构,致力于航运咨询工作,来自香港公司的总经理MARTIN P ROWE博士最近在南京发表演讲,分析了世界海运与造船的趋势.他的报告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整个世界新造船的整体趋势及船价走势;推动近年来航运和造船两个市场非常活跃的原因;干散货轮和油轮细分市场;中国船舶工业将来的机遇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育 《中国水运》2009,(5):14-15
数字化造船也称为虚拟船厂,是CIMS在造船领域的应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我国一些骨干船企陆续引进国外优秀的集成造船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自己的造船信息平台。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已经大大提升了我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造船的部分目标,从传统造船模式走向现在造船模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的已经显示了它在造船实践中的优势。并分析了要进一步提高数字化造船水平,要解决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组技术的造船生产技术准备再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建造工程管理比较复杂,且周期长;因此,船厂必须向前期细化管理争取效益。作为造船管理PDCA过程控制策划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其充分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造船管理的效果。该文基于成组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的背景下,探索造船生产技术准备再造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重用的、可扩充的、具有一定柔性和敏捷性的造船生产技术准备模型,便于行业引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上海造船学院1956年10月出版由杨槱、李永庆尔先生编译的《船舶概论》一书第二章"造船和造船科学的发展"中,谈到一些关于我国古代造船的历史(原书第6节至7节)。为了使从事或将来准备从事造船工业工作的同志们了解一些关于我国造船的历史,是很有好处的。因此这一段文章,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