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聋潭隧道的光面爆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渝怀线聋潭隧道为例 ,阐述了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以及爆破参数的确定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
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是一项国内外首创的隧道掘进新技术,将聚能爆破与水压爆破有机结合,兼具两项爆破技术的优点。通过介绍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结合在蒙华铁路崤山隧道开挖掘进中的实际应用和对比试验分析,突显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的优越性,在具有"三提高、一保护"优点的同时,还可大大减少钻孔数量,降低劳动强度,为聚能水压光面爆破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爆破振动对围岩的扰动问题,以新疆东天山特长隧道左洞为工程背景,通过试验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爆破施工中的爆破振动控制方案.首先对隧道左洞大断面爆破开挖施工中软弱围岩段进行爆破振动实时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软弱围岩段的爆破振动规律.随后通过优化炮孔装药量和起爆顺序,制定预裂+光面综合爆破的大断面爆破开挖...  相似文献   

4.
结合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分析了冻土隧道光面爆破的特点,介绍了冻土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取、炮眼布置、装药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针对隧道爆破超欠挖控制极其困难的技术问题,以武隆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工程雪峰山隧道爆破施工为依托,运用爆破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传统Ⅳ级围岩爆破方案及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及分析,分析了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不利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围岩实时感知、爆破参数随围岩变化快速实时确定方法以及炮孔智能化布置方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智能化确定的爆破方案,获得了非常好的爆破效果,爆破后半边残孔率接近90%,去除预留变形和钢架安装变形误差后的平均线性超挖低于18 cm,可很好地满足雪峰山隧道施工质量要求,也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渝怀铁路大中堡隧道的光面爆破设计和施工经验,大中堡隧道Ⅳ级钙质胶结砂岩采用全断面光爆开挖,V级泥质胶结砂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拱部光面爆破.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爆参数,爆破开挖均获得了圆顺平整的开挖轮廓,达到了光面爆破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三棵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岩石隧道掘进中普通爆破技术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开挖成型质量.介绍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方案、特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明显缩短了作业时间,在每一个施工循环中清理危石或补炮缩短20 min,初期支护缩短20 min,装渣及出渣缩短20 min;减少超挖量15%,节省了火工品和因非光面爆破所造成的围岩破碎所需锚杆、钢筋网等初期支护的工程量,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凉风凹1#隧道进口段光面爆破的特点及爆破方案的确定,进而阐述爆破参数的选择、施工方法及工艺对控制隧道超欠挖起的作用,该工程开挖段光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结合雷公山隧道掘进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该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针对复杂的围岩类别,通过选用不同的光面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有效地控制了隧道超、欠挖,最大限度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相似文献   

10.
昆明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中的新武家庄隧道为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爆破施工效果差.针对软弱围岩,采用分部开挖和光面爆破结合技术,进行了爆破参数、炮眼布置、装药结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安全经济,对同类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大楼群中进行竖井石方爆破,如何控制震动危害,是石方爆破开挖的关键。针对爆破震动产生的原因,在设计及施工中按分层分步法采用微震动控制和光面爆破技术,跟踪监测,将爆破震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实现了安全爆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某运营隧道排水侧沟降落改造爆破开挖技术,探讨了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如何决速高效地确保爆破开挖成功,为今后的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12):104-107,137
从基坑支撑拆除方案选择出发,对比分析了爆破拆除方法的优势以及适应性。详细阐述了爆破拆除整套方法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爆破参数选择、布孔设计、起爆网络布置、爆破振动粉尘控制、飞石防护等技术措施,以及爆破作业管理、火药品管理、应急及警戒预案等组织管理措施。工程案例实施结果表明:采取爆破拆除支撑,达到了预期效果,缩短了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满足了后续主体施工工期的需要,未对周边建筑物造成损害,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技术参数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钻爆施工的爆破振动问题最为敏感,工程实践中需要既能实现快速掘进又能降低敏感区段爆破振动的爆破技术。研究结论:结合开元寺隧道和杭州引水隧洞钻爆掘进中的爆破振动测试和分析,发现这两个埋深25 m左右的隧道掘进中,掏槽爆破产生的地表振动最为强烈。试验证明采用多级复式楔形掏槽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同时利用高精度延时雷管或数码电子雷管调整掏槽爆破起爆时差,可以实现振动波错峰减振,并能改善掏槽效果,提高炮孔利用率。爆破试验过程中配合爆破振动监测,不断调整和优化掏槽爆破方案,最终顺利通过隧道浅埋振动敏感区,而且平均单炮进尺在3 m左右,地表爆破振动控制在1.5~2.5 cm/s。达到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钻爆施工。  相似文献   

15.
在临近建筑的区域进行深孔爆破,其振动和飞石控制是爆破成败的关键。结合工程实践,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疆塔里木盆地天山南部边缘山区西气东输迪那2气田产能建设道路工程,介绍泥岩地质路基的具体爆破施工情况,总结了多边界地形条件下预留光爆层峒室爆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隧道掘进钻爆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全国隧道(洞)掘进钻爆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也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综合评述我国这40年来钻爆技术的发展,认为有三次重大质的飞跃。介绍这三次重大质的飞跃产生的背景以及所带来的极其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青岛地铁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青岛地铁3号线试验段工程为背景,通过对隧道掘进向地表振动速度检测试验,得到浅埋隧道开挖爆破不同作用类型炮孔引起的地表振动特性及其衰减规律,并在不降低循环进尺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降振措施。研究结论:开挖掌子面上不同的炮孔爆破类型其衰减规律有所不同,随着爆破起爆段别的增加,衰减公式中的K值逐渐递减,α基本保持不变;根据K、α值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采取了增加中心孔优化掏槽方案、调整起爆顺序、减轻爆破夹制作用的措施,爆破振动降低到1.5 cm/s以下。  相似文献   

19.
爆破模拟地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埋置钢筋混凝土管约束爆破的竖向震动,采用延时爆破方式进行模拟天然地震的试验研究。讨论延时爆破峰值叠加问题,并对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给出能够预测适合本场地和本爆破方式条件下爆破震动的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爆破地震波波形与天然地震波形较为一致,可较好地进行天然地震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爆破时周边眼属于两端封闭结构,从经典的薄壁内压圆筒理论着手,推导应变能方程与聚能状态下能量分配关系,根据破坏准则对该法周边眼参数进行设计,提出一种隧道聚能光面爆破周边眼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张家界吴家边隧道为例,利用此新方法计算其周边眼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的光爆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聚能装置上聚能缝宽度增大时,往聚能切缝缝两侧汇聚的能量越多,周边眼炮孔间距越大,相同药量作用下破岩效果更佳;聚能影响因素λ增大时,即聚能装置刚度越强,可使周边眼间距显著增大。若取相同周边眼间距,在有聚能装置存在的情况下可减少炸药用量来达到相同光爆效果;围岩等级越高,岩石抗拉强度越强时,周边眼间距明显减小,随聚能影响因素增大,周边眼间距略有增加。在使用该方法计算周边眼间距时,爆破后产生的残余炮孔占95%左右,光面爆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