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全苜蓿形立交桥 特点:四个方向直行车辆无任何冲突,右转车辆通过专用匝道直接转向,左转车辆过桥隧右转上专用环道转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完全分离行驶.如:北京建国门立交桥、天津市宜兴埠立交桥、济南市八一立交桥、长春市西解放路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2.
蝶形立交桥 特点:主要方向直行车辆无任何影响,次要方向中一个方向的直行须经匝道,右转车辆由匝道直接转向,左转车辆过桥隧上环形匝道或由专用匝道转向.因形似蝴蝶,故称为"蝶形立交桥".如太原市滨河西路立交桥、沈阳市沈海立交桥、天津市中环线中山门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3.
叶形立交桥 特点:相交道路呈T形时,采用此种立交方式.T形中的贯通道路无任何冲突,左转车辆由两个内环专用匝道转向,右转车辆由两个外环专用匝道转向,或由专用右转匝道直接转向.如北京市木樨地立交桥、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立交桥、青岛市八号码头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4.
迂回型立交桥 特点:四个方向直行车辆无任何影响,一条道路的两个方向的左转经右转匝道上环形匝道转向;另一条道路的两个方向的左转过桥隧上环形匝道,再经过右转匝道转向;四个方向的右转均经专用匝道转向.如武汉市内环线立交桥、高速公路出入口常用调头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5.
喇叭形立交桥 特点:当相交道路呈T形时,采用此种立交方式.T形中的贯通道路无任何冲突,其右转或左转均通过专用匝道转向;另一方向的道路无直行,左转经专用桥隧转向,右转经专用匝道转向.如:北京市二环路东便门立交桥,天津市胡家园立交桥,京津塘高速公路徐庄子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6.
定向形立交桥 特点:每条匝道都从一个指定路口连接到另一个指定路口,不通向其它路口.行驶路线短,转向明确,通行能力高.北京市菜户营立交桥、天津市王顶堤立交桥、广州市广园路立交桥、大连市香炉礁立交桥等都属定向形立交桥.  相似文献   

7.
部分苜蓿形立交桥 特点:此种立交桥适用于主干道(高速干道)与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口.高速干道出入口均为立交,右转经专用匝道转向,左转通过次要道路后经专用桥隧转向;次要道路上的出入口均为平交.  相似文献   

8.
转向振动系统分析 振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转向杆系、转向轮、转向器以及悬挂和簧载质量组成. 车辆前轴的侧倾振动:在忽略系统阻尼的情况下,车辆前轴绕车辆坐标系x轴的自由振动.  相似文献   

9.
道路与道路相交、道路与铁路相交的部位为交叉口.不同标高的道路相互立体交叉就是立交桥.立交桥按照结构形式分为互通式和分离式两大类:互通式立交桥的道路全部采用空间交叉处理,道路和道路之间设有匝道连接;分离式立交桥的道路彼此无任何联系,车辆在各自道路上行进.在这两大类立交桥中,常见的有苜蓿形、定向形、喇叭形、环形、多层全苜蓿形、蝶形、叶形、迂回形、部分苜蓿形、菱形、Y形、分离形等12种,其它各种立交桥都是由这12种基本形式变化组合而来的.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只要能"走通"这12种立交桥,也就能"走通"世界各地结构千差万别的各种立交桥.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出这12种立交桥的图示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轮式车辆速差转向过程中轮胎工作状态的基础上,考虑轮胎侧向非线性滑动和载荷非均匀分布,参考履带车辆转向理论,建立了速差转向轮式车辆的转向阻力系数模型.通过实时采集实车转向机构油压数据,间接测量速差转向车辆在不同转向半径下的转向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转向阻力系数模型具有一定精度,轮式车辆转向阻力系数小于履带车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驾驶人在驾驶大型动力模块车组时获得力反馈真实感,提出基于伺服电机扭矩控制的转向盘力觉真实感系统.基于普通车辆的转向系特性,建立转弯时单个转向轮的转向力修正模型,据此利用动力模块车组同一轴线上2个悬挂转角与转向盘转角的数学关系,建立动力模块车组转向盘转向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向盘转向力模拟试验平台和虚拟车辆行驶环境.结果表明:数字转向盘的转向力矩曲线与普通车辆转向力矩特性相近,符合中国标准的规定,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智能车辆系统辨识与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逆M序列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通过最小二乘算法得到车辆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的传递函数,结合车辆预瞄运动学模型和车辆二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建立车辆转向控制与位置误差数学模型.根据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最优导航控制器稳定跟踪目标路径,基于Backstepping函数控制算法,选取Lyapunov函数设计智能车辆换道及超车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智能车辆户外自主导航中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3.
车辆操纵性的准确预测对评价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Chassis预测了车辆的操纵性并进行了实车验证.建立的车辆模型考虑了弹性元件,转向摩擦力和阻尼的影响.对4种代表操纵特性的行驶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稳态回转,正弦转向,斜坡脉冲转向和阶跃转向.实车验证时的相关度分析中不仅包含了方向盘转角,转向力矩,整车侧向加速度、侧偏角、侧倾角,同时包含了侧倾角梯度.和最终的实测数据对比后,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很好,结果表明Adams/Chassis仿真软件可以对车辆操纵特性进行准确的预测,同时此种方法可以用在车辆早期的概念设计阶段动力学性能开发和随后的调试阶段.  相似文献   

14.
车型:E89. 行驶里程:25991km. 故障现象:车辆由于行驶中DSC故障灯点亮报警,并且车辆行驶中有点跑偏. 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连接ISID进行诊断测试,读取故障内容为5EC1-DSC转向角传感器可信度.执行检测计划,然后更换了转向角传感器(SZL),对全车进行编程设码,再对SZL中转向角传感器的匹配.最后进行路试,故障灯再次点亮报警,读取的故障内容与原来一样.为什么DSC的故障灯报警,读取的故障内容却是转向角信号可信度,又怎么会引起车辆行驶中跑偏呢?这得从转向柱开关中心SZL功能作用讲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车辆转向的内在特性,给车辆转向控制方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依据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结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车辆转向动力学分岔理论。基于车辆转向动力学分岔理论对车辆转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车辆前轮转角、车辆纵向速度及后轮转角为分岔参数,研究其对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车辆在不同转向状态下的稳定转向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稳态转向时不发生动态Hopf分岔,而发生静态鞍结分岔;理论研究结果与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相符,非线性系统结构稳定性理论用于车辆转向动力学研究是正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宋玉萍 《专用汽车》2001,(4):28-28,35
本文所叙述的转向限位器是一种新型的车辆转向限位机构.它适用于所有行驶车辆的转向限位.  相似文献   

17.
铰接车辆转向侧翻过程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铰接式车辆转向侧翻过程的数学模型,根据铰接式车辆在转向侧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性,研究和分析了铰接车辆侧翻的影响参数,通过过程仿真,获得了实现铰按车辆安全转向的车速临界值.  相似文献   

18.
三、升级版驻车转向辅助系统 1.引言 升级版驻车转向辅助系统可以大大方便驾驶员将车辆停入停车位.该系统可以将车辆纵向停入停车位以及横向停入停车位,在此过程中会自动接管车辆的转向、加速、制动以及挡位切换.  相似文献   

19.
正车型:F25。行驶里程:20000km。故障现象:用户反映车辆行驶中仪表中的DSC、EPS、EMF故障灯点亮报警,中央信息显示器车辆的动态稳定系统失效、轮胎压力监控系统失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失效。行驶中转动转向盘时很费力,车辆没有转向助力。故障诊断:接车时发现用户反映的故障现象当前存在。连接ISID进行诊断检测,读取车辆故障存储器中有  相似文献   

20.
差速转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无人地面车辆,介绍了差速转向相比于传统转向轮转向的一些优势,并对差速转向进行了简单的运动学分析.差速转向消耗的功率大,提出通过调整悬架装置改善转向效率,并对车辆悬架调整前后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