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驾驶园》2013,(11):32-33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10月22日,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哈尔滨全市中小学停课,PM2.5指数持续"爆表",一些市区能见度不足50米,部分公交线路暂时停止运营,多条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市民生活出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5,(11)
<正>进入十月,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部分地区出现霜冻、降雪天气,而南方地区降水较为频繁且有可能受24号台风"巨爵"及其外围气流影响出现强降雨天气,华北、黄淮等地区时有雾霾等,交通安全管理压力凸显。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一、秋冬季节冰冻、雪、雾等恶劣天气多发,请广大驾驶人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尽量避开早晨和午夜雾气多发时段。遇恶劣天气驾驶车辆,要正确使用灯光,降低车速,保持车距,谨慎驾驶。二、雾天行车要打开雾灯,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在高速公路行车,遇大雾能见度低于50米时,还要开启近光灯、示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14,(7):10
<正>雾霾,雾霾……说起这个名词,想必很多北方朋友的思绪会深深地陷入到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之中。2014年春节前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污染性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久,大家就意识到这位"不速之客"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送走的。在这之后的日子里,雾霾经常出现,一时间,京津冀告急、长三角告急、珠三角告急……随着人们对雾霾现象的态度从恐惧到思考再到质疑,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治理雾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视角转到我们的行业,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的排放一直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14,(4):10-10
雾霾,雾霾…说起这个名词,想必很多北方朋友的思绪会深深地陷入到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之中。2014年春节前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污染性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雾霾已经成为热点话题。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华东地区更是创下"历史记录",104个城市遭受重污染,上海地区的持续性雾疆曾让空气质量检测表爆表,一举成为2013年空气污染之最。从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可以发现,雾霾的形成一方面是气候原因,另一方面是大量污染排放源源不断造成,高能耗、高排放的交通行业成了污染事件的聚焦点。目前来看,城市空气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就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穹顶之下》引起的热议,使雾霾话题重归风口浪尖,不可否认机动车对雾霾天气所做出的"贡献",但所有这些"贡献"可不仅仅来自于机动车本身,那么又有那些因素与机动车一起为雾霾"添砖加瓦"?在重度污染、全民雾霾的环境中,我们坐车内,雾霾又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而我们又该如何捍卫我们的健康与PM2.5"战斗"到底?在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国内持续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环境保护的警钟。虽然目前,对雾霾的成因积理尚无足够权威的数据解析,但是各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于北京等大城市本地贡献的雾霾来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近日在北京表示:"北京大气灰霾污染主要形成于周边工业燃煤污染排放输送,加强于本地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重霾污染的应急控制方向不言而喻,就是削减周边燃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十一"国庆假期,旅游出行集中,90%以上群众通过公路出行,全路网、主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重点时段交通流量大幅增长,全国道路交通流量同比上升12%以上,一些重点地区甚至高达20%以上,安全风险加大,疏堵压力增大。七天期间,我国北方多地出现重度雾霾天气,南方地区多地受台风"杜鹃""彩虹"影响遭遇大范围强降雨,给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以来,全国大范围地区持续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霾橙色预警。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发布"驾车安全出行防霾七式";提示广大司机在雾霾天气里尽量避免行车外出;出发之前查看汽车声光情况;将车辆空调设置为内循环勿开窗,谨慎选择车道并降低车速行驶;有技巧地使用汽车灯光喇叭;在遭遇事故的时候保持冷静。并呼吁:"不会治理污染,但你可以少开一天车;不能赶走雾霾,但你可以将伤害减到最低。"雾天行车,广大司机应提前做好安全除雾的准备,频繁轻踩刹车控制速度,确保雾天交通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南辰 《汽车与安全》2014,(10):52-52
<正>入秋以来的首轮区域性污染近日突袭华北。10月8日,北京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启动,等级为黄色。9日,北京把重污染预警、霾预警双双升级为"二级橙色等级"。监测数据显示,那几天,最严重时PM2.5数值高达400多,接近"爆表"。重度雾霾中,车行长安街宛如在一盆浓汤中"开船"。不过一个镜头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长安街路口有的交警戴上了口  相似文献   

11.
<正>柴静在《穹顶之下》演讲中讲到:雾霾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换句话说,雾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为了治理雾霾,2014年国家环保部等6部委相继出台多套政策,直指600万辆老旧黄标车淘汰。各地相继实施了"一限二禁三补贴"的淘汰措施,北京、广州、武汉、山西、成都等地拨专款支持大气治理和黄标车淘汰,各主机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8~10日,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全市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就成了家常便饭,中国人见霾也开始见怪不怪了。对于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北京环保局从3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包括特殊的气候背景和极端的气象条件,区域内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区域性污染输送进一步加重了北京市的污染水平。事实上,对于雾霾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助力北方6省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福田欧辉率先采取行动,推出了PM2.5系统解决方案,并将方案的实施重点锁定在北方6省份,针对各地需求提出系统方案,逐步推进节能减排,落实城市绿色交通。近2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由此也促使我国政府、企业、公众反思环境污染,并积极探讨解决之道。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指出京津冀地区是治理的重中之重。随后,北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雾霾天气。据国家发改委报告,2013年受雾霾影响的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受影响人口高达6亿。许多专家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PM2.5污染严重的地区之一。按照2011年颁布的空气质量新标准,我国约有64%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时常有沙尘天气出现。当沙尘暴来临时,公路上漫天黄沙,能见度不足百米,沙尘会对汽车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恶劣天气下保养爱车必须做好以下4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不论如何治理,近些年来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靠天"吃饭",这已是很多人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天上没有风或雨,北京市区的天空大都是雾霾天气,尤其在冬季取暖时节且连续多日没风也没雨的情况下,雾霾会非常的严重;对于这种情况,北京市只能通过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预案(2016年环境保护部关于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将空气重污染预警由轻到重分为蓝、黄、橙、红色4个级别)和采取相应措施,来缓  相似文献   

17.
向善的心     
《汽车与运动》2014,(1):215-215
<正>2013年12月5日,清晨出门的上海人几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浓浓的雾霾锁住了整个大上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而早已成为许多上海人茶余饭后谈资的北京城和那里"恐怖"的PM2.5,在这一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天空一片湛蓝,甚至有北京的朋友在微信上感叹:"这是北京吗?"看过新闻才知道,原来这一天不仅是上海,整个长江三角洲都被浓霉和灰霾笼罩,而上海的雾霾居然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南京市在白天的能见度竟真的可以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了。毫无疑问,这一次的霉霾把我和我身边的  相似文献   

18.
1月10日以来,我国东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相继出现空气重污染天气,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北京更是深陷雾霾之中,摇身一变成为"雾都"。各地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引发舆论热议,空气质量问题再一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专家表示,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日益增多,PM2.5监控值依然很高,大众对此深为关注。北京将申办2020年冬奥会,如何克服严重的雾霾天气?首先就要搞清雾霾产生机理,然后对症下药,要"雾"解,不要"霾"浮。在此,我们搜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PM2.5的约研究资料,让读者搞清PM2.5的概念、生成来源、危害性,通过部分专家的分析,了解我国及日本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入秋时节,雾霾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春夏季节才下眉头的雾霾,如今重整旗鼓,秋冬季节周而复始,又登上了人们的心头。关于雾霾的成因,一度众说纷纭,目前科学家们较一致的说法是工业排放、汽车(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供暖、秸秆焚烧、建筑粉尘、中国式烹调、空气流动性差、地形条件等。汽车尾气排放毫无悬念地成为雾霾的重要"元凶"之一,那么,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行业内大力倡导绿色维修的今天,对尾气排放的有效监控也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