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目前,对于一般的股道中间出岔,设计人员能够参考标准图进行设计.但遇到图1所示车站的3号道岔,它既是至ⅡG接车进路中的股道中间出岔,又是至3G接车进路中的一般道岔的情况,如果按标准图提供的方案设计该站的出岔电路,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有中间出岔的股道闭环电码化电路,存在当办理至该股道的下行(上行)接车进路,列车顺序占用各区段,经机车摘挂作业后,再次办理该股道的上行(下行)发车进路时,中间出岔股道的3个区段的QMJ无法正常励磁,造成发码通道被切断,机车信号收不到码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电路修改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1技术条件在铁路车站的站形中,到发线出岔的情况普遍存在(见图1)。其技术条件在《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TB10071—2000J77—2001)5.5.17中有明确规定:当向5G办理了接车进路后,联锁电路将11号道岔防护到定位;当列车完全进入5BG尚未压入11DG时,联锁电路将开始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续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信号补偿时间的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求解算法,求解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以上海虹桥站高速场为例,对所有到发线组合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股道组合方案对应的关联道岔越少,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关联道岔相同时,后车接车进路越短,前车接车进路越长,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前车股道确定时,最优的后车股道方案比最劣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30s以上。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在办理好下行Ⅰ股道的接车进路,下行进站信号开放后,又办理上行(6‰下坡道端,设有坡道延续进路电路)Ⅰ股道的接车进路,进路不能排出,取消此进路,再办理下行Ⅰ股道的发车进路.此时,使已开放的下行进站信号关闭、坡道照查表示灯PZBD点亮(其余股道也有同样的现象,属坡道电路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6502电气集中车站到发线中间出岔电路,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小站到发线少的情况下,经常出现故障,现将故障原因及电路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6502电气集中对于股道中间出岔的情况,已有标准的定型中岔电路图.但有些站场的中间出岔情况与标准的站场略有不同,如图1所示.在电路中必须做相应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8.
6502电气集中车站、到发线中间出岔电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尤其在小站到发线少的情况下,经常出现故障.现将故障原因及电路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说明了车站到发线多出岔时,信号电路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6502电气集中到发线中间出岔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用中中间出岔电路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力求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