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动力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动力电池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科学的回收利用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和预测2014~2024年我国各类型废旧动力电池报废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未来报废动力电池可回收利用金属的理论总量。针对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建立了经济性分析模型,并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经济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我国制定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的财税支持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亟需解决.近年国家出台了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规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门槛.本文简述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政策及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和当前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回顾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国外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我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情,提出实现回收利用专业化、规模化的四点建议,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引发的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凸显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多方面政策鼓励措施,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整车技术还是市场推广方  相似文献   

4.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动力电池产量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退役动力电池逐年增多。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对2030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动力电池产量及退役量进行预测,并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减少的温室气体进行计算。经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达到705.9万吨CO2当量,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187.6万吨CO2当量,因此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5.
雷舒雅  贺太平 《时代汽车》2023,(10):103-106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2018年起动力电池退役期逐步到来。面对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的更新换代和回收再利用的现实情况,我国电池回收处理产业存在法律缺失、政策落实有难度、相关主体难以协调等相关问题。笔者梳理现行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快制定电池回收处理产业专门立法、充分发挥政策引领性作用、确保制定和执行政策延续性的建议,以期在规范动力电池回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践行环保绿色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从韩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政策(包括补贴、减税和使用优惠等政策)和回收利用政策入手,结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动力电池的出货量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未来规划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华产能扩张动态,简要分析韩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最新发展现况。  相似文献   

7.
陈小长 《时代汽车》2023,(21):101-103
纯电动车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动力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瓶颈,使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对电池的要求较高,厂商也不得不使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功能的电池,此类电池寿命长、可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在此背景下,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厂商在回收处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不计,且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鉴于此,本文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详细意见,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上游资源约束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而各国在碳中和要求下持续深化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体系,以及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都将进一步驱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赣州战略性支柱产业。针对目前动力电池即将逐步面临退役报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基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文以技术可行、效益可期为导向,结合赣州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提出四大措施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模式,以推动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碳中和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逐渐被人们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重点,在减少碳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问题,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获取、电催化剂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电池汽车的机电耦合技术、能量管理策略和制动能量回收方向,对具体减碳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主要国家均将发展新能源电池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的有力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使用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围绕“双碳”目标,应持续加强动力电池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提升产业低碳竞争力,通过做强全产业链,助力低碳交通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意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要求。在资源利用和成本节约方面,电池中镍、钴、铜、锂、稀土等有价金属的提取和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成本投入。在环保和安全方面,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避免废旧电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触电及燃烧爆炸等危险。国内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现状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来看,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包合梯次利用、金属和电池材料再生、动力电池制造和配套到电动汽车几个阶段。其中,梯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力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动力锂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动力锂电池的资源化价值、回收利用技术,最后对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也不断地在更多的国家被研发推广。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做了新的诠释。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十多年,汽车用动力电池迎来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潮,锂电回收利用成为重要课题,但回收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宜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此文将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使用环境进行对比,并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产生的风险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动力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了其回收处理过程的数据清单,分析和对比了回收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负荷,为我国探索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路线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为积极应对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的指导下,笔者对日本、美国、德国三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剖析日本完善的回收体系、美国完备的层级立法和德国明确的责任制度,并结合三国经验,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的法律政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23,(9):66-67
<正>信心与挑战共存,动力电池安全知多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能源危机紧迫,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电动汽车采用电能取代了传统的化石燃料来作为动力来源,为绿色交通提供了可选、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多样化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提升,特别是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减碳意识的增强,加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步付诸实践,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新能源汽车维护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护与更换项目为重构教学内容的项目六,共设计了5个教学任务。教学实施过程围绕“吉利EV450车动力电池维护与更换”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完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下电检测、动力电池组冷却液更换、动力电池更换”等任务目标为导向,依托企业学区真实环境,创设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的真实工艺,选取动力电池维护的真实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为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效益,为报废动力电池管理体系和回收再利用相关标准的完善提供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以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场景,将三元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使用和报废回收,并建立相应的GaBi模型,基于湿法回收A、湿法回收B、火法-湿法联合回收3种不同回收利用方式进行三元锂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搭建与回收再利用过程减碳成效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有较好的减碳成效,基于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CO2排放量分别为:湿法回收A为60.71 kg CO2/kWh;湿法回收B为150.00 kg CO2/kWh;火法-湿法联合回收为153.57 kg CO2/kWh。基于这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CO2减排效果从优至劣依次为:湿法-火法联合回收、湿法回收B和湿法回收A。合理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式可以显著减少其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产生更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动力电池在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风险监管问题亟待解决,而未经妥善回收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将造成资源浪费,随意丢弃废旧动力电池更会带来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因此,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全面有效监管,是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利保障。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动力电池溯源信息数据量也在快速扩增,这极大增加了各溯源环节责任主体企业在数据信息收集和填报方面的工作量,同时也对国家溯源平台的信息收集和管理能力提出更大挑战。为此,国家溯源平台结合现实问题,计划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平台的数据管理程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