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中国重汽卡车股份在技术上采用了喷射液体加热器的自动程序控制原理实施发动机冷却水快速升温的方法,发明了实用新型燃油加热装置技术。该项新型生产技术从化解低温燃油析出的蜡质角度解决冷启动问题,大大提高了工艺工效及产品质量,为企业增加了巨额效益。在长期的燃油加热实践中,现有汽车冷启动装置主要是靠火焰预热系统加热,由预热塞升温达到一定点火温度的方  相似文献   

2.
一、加热器:1、加热器的形式:目前各国大量使用的加热器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种:红外线式加热器;热风循环式加热器;红外线热风组合式加热器。红外线式和红外线热风组合式加热器根据其热源的不同可分为液化石油气式、煤油式两种。从整体结构上看加热器又可分为图1、2的专用加热车和图3所示与沥青路面再生机械溶为一体的加热装置两种。  相似文献   

3.
针对柴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变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对燃油进行加热的油管,利用汽车蓄电池对柴油加热,使柴油温度上升,提高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后,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燃用高凝点柴油可以迅速起动。  相似文献   

4.
QEM型红外线汽车美容烘漆机,利用先进的红外线技术将红外线短波辐射渗透于漆层内部,使漆层分子运动产生化学反应.当红外线辐射到漆层内部时,靠其化学反应产生热效能,干燥漆层及涂料.该机有自动控制装置,能消除漆层内部气泡水分,增强漆层表面强度、光泽度;干燥时间短,操作快捷方便,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5.
电控喷油器仿真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典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提出了以模块式设计对柴油机燃油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利用建立的 6个模块 ,编制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电控喷油器的仿真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可对喷油器结构进行仿真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工业上,红外线加热在逐渐普及,其主要原因是,红外线技术具有应用比较容易、经济、加热迅速、能大大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设备占地少以及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红外线技术的应用取代或与对流式烘干室一起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的油漆烘干的理想方案。 红外线发射器可以采用气体做燃料,例如甲烷。气体红体线加热器的放射元件通常是一个用气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队研发的新型消防车水罐冬季低温加热装置通过相关部门验收。与此同时,该支队投资25.2万元加工6套水罐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6个基层大队的消防车罐体上,发热效果和各部件运行良好,均达到了预期效果。该项目核心加热装置选用德国威百斯特燃油加热器制成。装置采用3.2 cm的高效散热盘管,通过对消防车水罐附加散热盘管内的防冻液进行加热后,在热传递的作用下,使水罐内的水温上升,达到水罐防冻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取沥青加热技术中的一种——重燃油加热法进行了介绍,对重燃油的特性和重燃油加热沥青的生产工艺加以分析和研讨,并根据工艺要求设计了一套合理、经济的生产设备,以及该设备合理的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9.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为满足柴油机的多用途需求,必须开发出高性能的燃油喷射系统。以柱塞式燃油喷射装置和共轨燃油喷射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为着眼点,介绍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的技术发展动向,并以电磁阀式喷油器为例,阐述了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先进的共轨喷油系统实现高压喷射与多次喷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柴油加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现有燃油加热的原理及现有燃油加热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PTC电加热低温柴油的技术方案及设计应用,该技术方案通过验证,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柴油汽车冬季冷启动问题,而且满足了用户北方区域低温使用零号柴油的需求,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柴油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添加剂和电加热的柴油机DPF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添加剂和电加热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以柴油添加剂与电加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柴油添加剂降低微粒起燃温度,再生时补充少许空气,只需少量的电能就可以点燃微粒,通过其自身火焰的蔓延来完成整个捕集器的再生。以SOFIM8140.27柴油机为对象,对微粒捕集及再生方案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证实了该设计方案具有捕集效率高、再生可靠和车载实用等优点,能够适应我国的燃油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用居里温度为60℃的陶瓷基PTC材料作为加热元件,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模拟了两种不同燃油流量下用PTC材料加热柴油的温度场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PTC材料加热可有效提高燃油温度,改善冷启动性能,且随着燃油流量的增加,喷油器出口温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离心静电技术的柴油机三级串联微粒收集消声装置,该装置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和静电装置产生的电场将碳粒从柴油机废气中分离,并通过红外加热板将碳粒加热使其燃烧。设计了离心静电碳烟微粒收集装置、碳烟微粒燃烧再生装置和碳烟微粒燃烧控制装置,并对柴油机三级串联微粒收集消声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柴油机废气碳烟的净化和消声同时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射型喇叭腔体加热结构,分析比较了场强衰减加热模型和均匀场强加热模型,基于均匀场强模型建立了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分布辐射场型结构的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从试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微波加热再生中的温度测量、辐射防护进行了探讨;并比较红外加热再生与微波加热再生的技术经济性,从而说明微波加热再生具有快速、再生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6130Q柴油机振动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130Q柴油机的噪声辐射,对发动机辐射噪声及主辐射表面(机体及油底壳)的振动进行台架试验与谱分析,确定主辐射源是油底壳。有限元动态分析得出主辐射频率下的振型和主辐射部位,局部加筋后计算表明:在主辐射部位加筋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幅度。后推出加网格筋的实施方案,实施后对降噪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红外线加热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红外线就地加热技术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其不仅解决了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纹、裂缝、坑槽的修补问题,而且还提高了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石油紧缺与环境污染已然成为人类发展的两大威胁,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柴油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柴油的燃烧会产生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寻找柴油替代物的任务重中之重。文章选用棕榈油为替代燃料,与柴油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进行掺混,配制PD30E10,PD30E30,PD50E10和PD50E30这四种微乳化燃料,其中P表示棕榈油,E表示0号柴油,E表示乙醇。在一台六缸CRDI柴油机上做发动机测试。在小负荷下测试了柴油,PD30E10,PD30E30,PD50E10和PD50E30这五种燃油的燃烧特性。经过对比发现,在小负荷下,柴油的缸压峰值都要高于微乳化燃料;在预喷射阶段,柴油的瞬时放热率峰值高于微乳化燃料,在主喷阶段,刚好相反,微乳化燃料高于柴油。  相似文献   

18.
导热油加热工艺在沥青加热系统中具有许多优点,掌握该工艺中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导热油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沥青加热过程中脱桶、脱水、升温三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代用燃料,它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更新生产的一种能源。通过用废食用油制得的柴油机代用燃料,在小型高速柴油机上与0号柴油做了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用废食用油作为代用燃料输出功率几乎相同(仅低2%),燃油消耗增加了6%~12%,排气温度降低了20℃,所排出的CO2降低了10%~15%,CO降低了10%~18%,HC降低了47%。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某柴油机的噪声辐射,依据GB/T 16404—1996标准,在半消声室内利用声强法对该柴油机进行了声强测量研究,整个系统经过误差分析和标定后,绘制出了发动机的声强云图,得到了整机的噪声分布情况,确定了该机的主要噪声部件,即油底壳、飞轮壳、油泵、涡轮增压器、皮带轮等,并对其噪声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主要噪声源的声功率级,为进一步降噪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