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在燃料电池汽车阳极系统采用阳极喷射器(In-jector)技术调节氢气流量的方案;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用4个凸轮控制阳极喷射器4个喷嘴的开启时刻及开启时间长度的控制策略及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相吻合,为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整车供氢系统控制策略开发储备了技术.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氢泄漏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围绕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拆解为燃料电池车辆、场景设置及应对氢泄漏措施3个方面的约束,系统探讨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受限空间内的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该研究有助于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安全问题的解决,并可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的热门趋势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却未被开发,正是最好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燃料电池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对其进行数学建模,选用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作为系统控制的一部分,使用传统移相控制正向工作模式,并对其传输功率进行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上面的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仿真,建立出氢燃料-光伏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模型。分析研究氢燃料电池和光伏电池的能量控制理论,从而设计出系统级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即分层能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原理、技术特点等,在对其进行环境和产业分析后,对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析,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1新能源汽车概念及相关利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氢燃料电池整车设计参数和性能要求,文章对车辆的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车载储氢等系统进行参数设计、匹配选型,基于AVL Cruise对车辆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匹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氢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并提供了氢燃料电池车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无公害汽车-电动汽车及燃氢汽车等各种新型动力装置,重点阐述了电动汽车的诸多新能源-高能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机械式蓄电池以及混合驱动系统的发展动态,并对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发展概况2009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其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等。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发展。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给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能源电池汽车的研究方向之一,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尽管面临一系列制约条件,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得到长足发展。文章主要对当前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建议,并对未来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1.
<正>燃料电池汽车在被动安全方面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车内安装有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高电压动力回路,其电压远远超过安全电压;二是有一个高压供氢系统,其氢泄漏造成的危险性很大;相对传统汽车来说,燃料电池汽车对碰撞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对燃料电池汽车碰撞试验程序和方法进行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碰撞试验不同于普通的汽车,和普通的电动汽车相比增加了氢系统和燃料电池堆,其和普通电动汽车碰撞试验类别相同,涉及同样因电池类型、电池在车辆中的布置位置等影响动力电池在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不过,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航。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驶,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配备了三个同型号的储氢罐,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燃油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源于某型号汽油车的整车结构参数和动力性能指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给出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方案,完成总体布置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在对相关部件进行选型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在MATLAB/Advisor平台上搭建氢燃料电池模型、驱动电机模型、动力蓄电池模型及整车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工况对所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原汽油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性能完全符合实际工况要求;燃油经济性、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都得到较大提升,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7.5%,加速时间提高了11.7%,最大爬坡度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构型方案,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功能、驾驶模式以及控制策略。基于CRUISE仿真软件,搭建了某款燃料电池样车的整车及动力系统模型,在NEDC工况下进行了性能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样车开发设计阶段,利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计算研究,可以提前起到预测车辆性能指标的作用。同时在文章结尾,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氢的基本特性着手,将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分为供氢系统氢安全、车内氢安全、零部件和管路氢安全、燃料电池发动机氢安全等。然后对车辆各相应位置点的氢安全情况进行实践检测以及具体分析研究。最后结合经验提出改进方案,即如何精简测试点以及测试频度,达到提高检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实践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郎朗 《汽车之友》2023,(12):94-96
碳排放碳中和这些关于环保有关的话题,大家已经听的耳朵都快起了茧子,所有的车企都在向新能源车型转型,宝马致力于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宝马将多路径并进。宝马认为,目前没有单一解决方案能满足全球客户的全方位出行需求,未来出行将并存不同驱动系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力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燃料电池技术与纯电驱动技术完美互补,氢能源正是实现未来零排放出行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宝马集团同步推动纯电驱动技术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消费者对可持续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在被称为"亚洲汽车风向标"的东京车展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最大的焦点,本田、丰田、奔驰等车企都展示了其在氢燃料汽车方面的成果,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无独有偶,其他车企也在加快氢燃料研发速度,如宝马在积极研发新型氢燃料电池技术,希望通过压缩氢燃料技术尽可能增加1次加氢的续驶里程;同时,研究超低温环境下压缩氢燃料的技术,以提升燃料储量。燃料电池是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化石燃料日益短缺、传统电力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氢燃料电池要环保得多。氢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元素,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2021年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车型结构、竞争格局、技术参数等方面,对我国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从政策驱动、产品技术升级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2022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储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于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基于现有的储氢技术,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轻质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