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特征出发,系统分析了该区高速公路建设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保护高速公路带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甘肃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建设项目作为交通部确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的一开始就确定了"生态路"、"科技路"、"旅游路"的建设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认真贯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乃至运营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公路建设中环境的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从而使公路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喀什—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吐鲁番至和田及伊尔克什坦联络线"的一段。工程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所经过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本文在介绍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弃土)料场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影响,提出了取(弃土)料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为干旱半干旱区公路工程取(弃土)料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干旱荒漠区敏感性分区,结合荒漠区公路建设实际和环境保护需求,提出了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路线和路基路面建设技术及公路集水综合技术措施,可为干旱荒漠地区的公路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及湿润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公路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如何做好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文中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了适宜的草籽品种,尝试了几种不同的草皮种植技术,及其在不同建设破坏区域的恢复情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攀西干热河谷地区特殊自然气候条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不仅对西攀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也为相似地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喀斯特地貌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了喀斯特地貌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加强喀斯特地貌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并介绍了地处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广西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1引言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全疆多干旱荒漠化的戈壁或沙漠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5.2万公里(含兵团),其中高速公路1137公里。国家关于把新疆建设成为内引外联、东联西出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大通道的重大部署,使得新疆交通在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十二五期间新疆将成为全国公路建设的主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在针对新疆特殊环境下的重荷载及复杂工程地质进行把脉、论证后发现,沙漠地区修路面临风沙掩埋路基棘手问题,高寒、高海拔地区修路面临冻土问题,荒漠戈壁地区修路面临盐渍土问题,矿产开发通道建设修路面临重载交通考验。"河北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装配式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三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西部荒漠、绿洲、草原干旱、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现有的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进一步发挥银行渠道的融资作用、积极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加大力度发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债券、合理利用民间资金、加快引进和积极培养专业化融资人才、加强高速公路融资风险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建设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项现代化工程,其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破坏、水土侵蚀、大量岩质边坡和裸露山体出现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室内不同工艺、配方、草种、抗冲刷及生态恢复效果比较,提出了适合福建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工艺、基质配方、草种并对生态恢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三江源高寒地区建设曲麻莱至不冻泉公路,从项目决策、规模标准、建设管理、实施效果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谈在三江源高寒地区进行公路建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岩溶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了在不同地貌类型的岩溶地区修建公路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情况,提出了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提出"十二五"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思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农村公路交通建设,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通过多元化投资加快区域间和城际交通发展;此外,要加强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以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配置,加强边疆地区的国际通道建设以推动国际性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在给当地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本文在对青海荒漠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水土防治措施,以国道109线茶卡至诺木洪公路为例,以分区的形式将青海荒漠地区公路建设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便道五个区域,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说明,以期为青海荒漠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促进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原交通部于2001年启动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目的在于凝聚社会科技资源,攻克长期困扰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技术难题,打破制约西部交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西部交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海作为西部地区落后省份,高等级公路建设起步较晚,通车里程也较短,但通过学习和广泛借鉴省外经验,我省高等级公路信息化建设伊始就以高起点、高要求来逐步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对公路建设投融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建设存在的财政资金投资不足、收费还贷政策"效应衰减"、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偏高和债务风险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孜  徐建闽 《综合运输》2003,(11):55-57
<正> 一、前言 2001年4月,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策略。位于广州市南端的南沙地区是“南拓”的前沿,也是广州通向海洋的惟一通道,成为广州市重点发展地区。随着广州市“南拓”的进行,南沙地区将  相似文献   

20.
李岚  张秋亮 《综合运输》2002,(11):16-17
神华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建设的跨世纪战略工程。黄骅港和神黄铁路、石黄高速公路(一港两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后,河北省的黄骅地区已经成为影响和带动河北经济发展全局的龙头地区之一,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大流通和大贸易体系中的新支点。神黄铁路继续向西延伸,使黄骅港有可能成为亚欧大陆桥的又一个桥头堡,使朔黄铁路沿线地区形成双向开放的战略格局。黄骅港地区将会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战略专家和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决策者关注的地区。一、黄骅港的建设对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江总书记在对神华三期工程的题词中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