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介绍了220kV离心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真形试验,包括变电构架节点构造,设计荷载工况,试验方案,加载程序和试验结果。试验是通过加荷铁塔上设导向滑轮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加载。试验结果证实该结构满足工程实用要求,并有足够安全储备。此外,还就构架侧向刚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焊接转向架结构可靠性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9型焊接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根据概率统计理论及及疲劳损伤原理,建立了结构在随机载荷谱作用下可靠性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利用实测整理的程序载荷谱和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构架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恒幅载荷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将响应面法和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运用APDL语言建立转向架构架的参数化模型,并根据标准计算其结构强度.考虑试验设计方法对构架响应面函数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中心组合设计、Box-Behnken设计和三水平全因子设计三种试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样本点的选取.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构架的多项式响应面函数.基于响应面函数,采用Monte-Carlo方法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对构架进行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设计方法的不同对响应面函数精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拟合的响应面函数精度较低,三水平全因子设计相比Box-Behnken设计在拟合精度相似的条件下,计算量较大.三种试验设计方法下,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可靠度分别为0.97,1和1,表明了响应面函数的精度对准确评估构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准确评估构架的结构强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动应力频谱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W-200型转向架为研究对象,根据提速试验时的动应力实测数据,对构架动应力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各测试点的动应力测试结果整理得到构架动应力较大的部位,然后分析了不同速度速度、不同路况条件下这些部位频谱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构架在弹性约束下的模态,并对构架的应力响应与结构动态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一种车载导航系统,该系统基于嵌入式系统平台构成,融合了导航以及车载多媒体功能。基于该嵌入式平台设计的车载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单线路网模型,在有效表示路网结构的同时还可以清楚表示出交通限制信息。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在车上工作,可实现车辆定位、寻路和智能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6.
机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轻型化评定和疲劳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Bo-Bo轴式机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轻型化评定准则,根据构架整体结构有限元法分析结果,用边界元法分析了构架侧梁下盖板横向对接焊缝的应力分布,讨论对接焊缝因其根部未焊透引起的应力集中和降低承受拉应力的对接焊缝应力状态的可行性方案,比较理论分析与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边界元法能较为准确地评述焊缝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7.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网络化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以及其必要性。详细解析了该系统的构架包括各构架层功能及网络构架,并进一步阐述了在网络构架中清分中心系统局域网,各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局域网,各车站局域网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度本研究的重点工作在于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可靠性问题,细化了提速及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强度评估标准及寿命预测的研究方法,完成了焊接试件疲劳试验方案和部分焊接试件的制作;在实验室模拟了构架的动态服役环境试验并进行了关键受力部位动应力采集。基于提速货车RD2车轴发生的大量的断轴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为对斜塔斜拉桥进行结构承载力试验分析研究,对该斜拉桥采用有限元软件建模与分析,按照桥梁相关检测试验规程开展了桥梁的静力荷载试验,在关键截面布置了应变传感器,并测试桥跨结构的位移变化情况,观察混凝土桥面和桥底的裂缝的开展、斜拉索索力增量的情况,总结评价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斜塔斜拉桥静载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该桥各方面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设计领域,构架变型设计时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结构尺寸上,其拓扑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可拓思想,建立构架的可拓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可拓模型的构架变型设计方法.首先描述构架的物元和关系元模型,建立其可拓模型,并以有序三元组形式表达构架模块数据,通过可拓变换方法对构架进行变型设计.以某型车转向架构架的变型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城际动车组焊接构架纵梁为研究对象,以构架纵梁的总体积为目标函数,以应力和位移为约束对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在拓扑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纵梁相关焊缝的疲劳累积损伤值,并以纵梁板厚为设计变量,考虑应力、位移和焊缝疲劳累积损伤约束,构建焊接构架纵梁的抗疲劳轻量化模型.为有效地求解该优化模型,引入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序贯近似优化方法,并结合多岛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经过拓扑优化设计和抗疲劳尺寸优化设计,最终实现纵梁结构减重约20.6%,该工作为城际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复杂的多轴疲劳载荷,为构架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带来困难.本文以某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为获得构架在复杂多轴载荷作用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状态,分别建立构架板壳有限元模型和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参照UIC 615-4、TB/T 2368-2005和TB/T1335-1996标准,确定计算工况,对该转向架构架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ORE B12/RP17提供的钢材Goodman疲劳曲线图,编写后处理程序对构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趋于一致;构架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呈现面内应力分布占优的状态;采用最大主应力对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是合理的;两种建模方法获得的构架静强度、疲劳强度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说明:采用板壳模型代替实体模型对构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是可行合理的,可节省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结构应力法研究焊接构架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首先,结合结构应力法和BS EN15085-3:2007标准,提出焊接接头应力因数的计算方法,并归纳总结出确定焊接构架焊接接头应力状态等级的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包括焊缝在内的某焊接构架有限元模型,依据疲劳试验大纲中提供的疲劳载荷谱,分析了构架焊缝的结构应力分布特点,并利用结构应力法的98%可靠度-2σ的S-N曲线,对焊缝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构架评估焊缝的总损伤均小于1,满足疲劳寿命设计要求;接着,基于构架评估焊缝的等效结构应力计算焊缝的应力因数,应力因数的最大值为0.79;最后,由应力因数的值,确定构架支撑座附近焊缝的应力状态等级为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209HS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结构形式,以有设计过程中对降低自重,提高疲劳强度和焊接处理等问题的考虑;对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着重用UIC标准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6.
提速线路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列车经过错牙和路桥过渡段时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为既有线提速和新线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Kriging模型的焊接构架抗疲劳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Kriging近似模型技术,提出考虑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约束的转向架焊接构架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国际焊接学会(IIW)的焊接接头与部件疲劳设计评估标准,基于Miner累积损伤理论,预测焊接接头的疲劳累积损伤;以板厚为设计变量,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在尺寸约束的基础上,增加UIC515-4标准中超常载荷的最大应力、运营载荷的Goodman疲劳安全系数、疲劳试验过程焊接接头累积损伤为约束,创建焊接构架的抗疲劳优化模型;利用均匀设计法对10个设计变量进行120次试验创建Kriging近似模型,在近似模型上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在给定损伤要求下,构架质量减轻11.6%,此方法对复杂焊接结构的抗疲劳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力法的动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原理,对动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Microsoft Visual C++6.0实现程序化。根据构架设计的原始参数、UIC 615-4—2003标准规定的计算载荷和载荷工况及制造材料的许用应力,确定构架的总体尺寸和不同截面的几何尺寸,分析动车转向架构架在各个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名义应力。通过计算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较,检查构架结构尺寸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构架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根据UIC 615-4—2003和EN 13749—2005标准的规定,载荷工况1~13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许用应力230 MPa,载荷工况14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屈服极限345 MPa,构架的静强度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应用参数化设计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构架的结构几何尺寸,提高构架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公交车行驶工况开发过程中试验线路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公交车实际行驶工况开发过程中代表性试验线路的提取方法,通过对广州市公交车代表性试验线路的提取,阐述了代表性试验线路的提取过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这种代表性试验线路提取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为对单塔双索面无背索斜拉桥进行结构承载力试验分析研究,对该斜拉桥采用有限元软件建模与分析,按照《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进行结构静力荷载试验,通过分析该桥主梁与索塔在不同荷载工况下各截面的应变、挠度值变化情况;斜拉索在恒载和加载过程中产生的拉索力,并与设计理论计算结果及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据此检验并分析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判定桥梁结构的受力状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