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汽车大规模生产最早的国家,其跨国经营也非常早;日本后来者居上,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了辉煌成就;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最迅速,最成功的典型代表日本和韩发展迅速,主要是后起国具有吸收先进国的技术管理,利用低成本产品打进先进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2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突破200万辆.日本年产汽车突破200万辆则是1966年的事.日本与美国相比,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滞后期达40余年之久.自1955年公布“国民车发展纲要”以后,日本政府开始注重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缩短技术差距,迎头赶上美国,日本有一条世界公认的经验,即极为重视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3.
张煜  刘金华  李新 《汽车运用》2005,(10):17-17
在100余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中,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3重巨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美国又转回欧洲。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制,形成精益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日本成了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1892年,美国人杜里埃兄弟制造出美国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汽车。19…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为积极应对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的指导下,笔者对日本、美国、德国三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剖析日本完善的回收体系、美国完备的层级立法和德国明确的责任制度,并结合三国经验,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的法律政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只有14.9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 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6.
日本汽车产量1980年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90年代后日本汽车工业增长速度放缓。日本汽车工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日本各大汽车厂家纷纷进军亚洲汽车市场,泰国已成为日本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基地。然而,正当日本在泰国的亚洲车生产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却遭遇了金融危机,使其在泰国的汽车生产销售陷入困境。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泰国设置汽车贷款限制,泰铢贬值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泰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己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胡亚庄 《汽车与配件》1997,(22):10-11,28
美国汽车工业能够长盛不衰,1994年从日本手中夺回世界汽车盟主的地位,各方面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政府依法治车(不是“人治”),使汽车工业的发展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环境保护需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希望此文发表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汽车工业翻开崭新的一页,商用汽车在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新技术、新装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涌现.目前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商用汽车制造公司都正在把一些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应用在商用汽车上,使商用汽车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标,为此积极改革汽车税制,加快推动环保汽车应用.本文主要从消费者端剖析日本私人乘用车现行汽车税收体系,分析其鼓励环保汽车应用的具体举措及暴露出的弊端,力求为我国在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汽车税收改革支撑汽车工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 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呼唤新型的汽车科技队伍 2008年全球汽车产量7 020万辆,其中中国产量占世界比例为13.3%,居世界排名前4位的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的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50%.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汽车销量有所减少.世界上三大传统汽车市场北美、西欧和日本的汽车需求已趋于饱和,市场需求主要以车辆的更新为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新速度放慢,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等新兴汽车市场需求发展很快.但是,近年来世界汽车发展趋势的变化给我国汽车工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却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与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密切相关.克林顿的PNGV计划掀起电动汽车的热潮,布什的"自由燃料"计划导致三大汽车巨头转向氢燃料汽车,奥巴马重新推行务实主义,引导美国汽车工业将重心转向混合动力和乙醇燃料技术,并努力提高燃料效率.研究能源政策变化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一、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和条件世界汽车工业由于七十年代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汽车生产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据统计,1978年世界汽车的产量为4230万辆,在能源危机影响下,1982年下跌到3610万辆。在这一过程中,欧美汽车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经营危机之中。日本各大汽车公司则以小排量汽车为主要车种迅速席卷美国市场,并从1980年起日本成了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日本本田公司首先在美国建立了美国本田公司,其后,丰田、日产、马自达、三菱、富士相继在美国设厂。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工业不仅发展历史悠久,而且拥有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公司,其汽车年产量占整个世界汽车年产量的90%以上.但由于民族特点、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形成的车系自成一家,具有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量外资企业拥进美国开办汽车零部件制造厂,1987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字,已有16个国家在美国27个州开有314个工厂.外国在美办的零部件厂以日本为最多,共137家,西德、英国、法国次之,如图所示.日本办的工厂集中在美国汽车工业的中心地带密执安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伊利诺斯州,宾夕法尼亚州.欧洲工厂则分散一些.外国资本在美国办汽车零部件厂的趋势还会发展,尤其是日资工厂.从近年发展的情况可看出: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日本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实力很强的零部件工业的贡献,那么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份的。实际上正是零部件工业的很强竞争水平才奠定了日本汽车工业杰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日本整车生产厂零部件的自给率是很低的,一般只有20%~30%。由此可见零部件工业的作用是何其巨大。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组成了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这个包罗资本和人际关系在内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东南亚地区的汽车工业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这里,对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作一番快速的扫描。 泰国 泰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三菱、尼桑、丰田、铃木、五十铃公司,美国的福特公司,德国的奔驰公司到泰国合资建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泰国的汽车厂现今已达16家,主要是合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是泰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业要想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应用当代国际化社会中的信息资源和高新技术。8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美国的汽车工业曾不敌日本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以致其市场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在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在北美市场上推出了Neon(霓虹)小轿车,对日本汽车在北美市场上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潮中,我们得到比较多的信息来自日本和美国,而精于传统汽车工业的德国在电动汽车技术与产业化上到底怎么样了?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一个国家只要是在本土上生产的汽车就被称之为“民族汽车”的话,那么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注入资本设厂的汽车工业又算作哪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地集中化、企业集中化、经营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汽车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兼并、控股、收购、融资战略大重组,请问究竟谁又是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