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21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白皮书》中可以看到,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逆大势呈革命性增长;新势力品牌开始在行业内站稳脚跟,自主新势力品牌强势发力;不断深化的细分市场成就了微型车的畅销,以及新能源汽车舆情热点不断,合资纯电动车产品、电池、智能座舱、充电车位等也成为了2021年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随着智能化、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的兴起,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已经陆续强势登场了,并展现出和传统汽车厂商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可是,一个全新汽车品牌的建立,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链作为支持,更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爱驰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技术派",并没有急于发布量产车型,而是一直在做技术储备工作。对于电动车型,专属平台构  相似文献   

3.
自游家NV     
马爽 《汽车与运动》2022,(10):38-41
测试地点:中国·北京随着新能源车型市场的不断升温,新能源车型也犹如井喷之势,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都在为占据未来庞大市场使出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4.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22,(10):22-27
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全新EQE结合轿跑身姿与轿车实用性,开创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细分市场,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面电动”道路上的全新里程碑进入2020年后,新能源车发展突然提速,国际大品牌新能源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不断摸索中前进的新能源车,国际大品牌已经开始和造车新势力开展激烈竞争——到底消费者需要怎样一款纯电豪华轿车?当驾驶完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车型EQE也许会获得更明确的答案。最近开了不少国际大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动车,它们都以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设计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令很多企业都将其视之为风口。从美国的特斯拉开始,在我国也涌现出了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成为搅动汽车业的"鲶鱼"。可是,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时,有行业专家却预言,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熬不过2020年。掐指一算,距  相似文献   

6.
大浪淘沙     
正一年一度的车界盛世又一次在上海上演,今年上海车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每个汽车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车型,同时几乎每个展馆中都有新势力的展台出现,各种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视野中。一下子感觉自己这十几年的汽车媒体白做了,那么多品牌都不认识、那么多车型都分不清楚了。五花八门的名字更让人无法分辨  相似文献   

7.
正市场格局突变,新旧势力交替,特斯拉和"蔚小理"代表的新势力排名稳步提升,先发优势的北汽新能源等退出排名TOP10之列。五菱、长安、奇瑞传统厂商位列TOP10,但过度依赖中低端车型。上半年新能源市场概况新能源车逐步走向市场化,销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度,新能源市场累计销量达100.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24.5%。2021年初新能源车受补贴退坡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回落,节后销量稳步提升;半年度销量成功突破百万辆大关,市场份额为9.6%,均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效果明显改善,私人消费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施毓麟 《车迷》2021,(11):26-3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和资本的推动下,发展迅猛,汽车行业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纵观全球车市,特斯拉无疑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市场.大众汽车这个百年"巨人",自然不会将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就这样轻易拱手相让.大众汽车CEO迪斯今年年初更是放下豪言"大众汽车计划最迟2025年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9.
《世界汽车》2023,(11):56-59
<正>近年来,在新能源车型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越来越多的车型加入到了新能源势力之中,逐渐填补了新能源市场的空白。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消费者对车辆的选择不仅仅止步于经济务实,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始追求“新能源+越野”这一全新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施毓麟 《车迷》2021,(7):24-27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选择纯电动车型作为代步工具.最近,我身边不少朋友在考虑换车的时候,都开始询问我如何选择纯电动车型. 在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不管是比亚迪的集大成之作汉EV,还是特斯拉Model 3,又或者是诸多国产造车新势力,都可以作为25万元购车预算之选.如果购车条件挑剔,价格限定在20万元以内,车型指定为纯电SUV,同时要求电池安全,续航有保障,颜值佳,智能配置齐全,那么宋PLUS EV毫无疑问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汽车四化"变革趋势中更加积极拥抱变化,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同时,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问题和挑战做了梳理,希望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据统计,在2018北京国际车展中,参加展会的新能源车型数量已经达到了174辆,创历史新高。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概念车。蔚来、威马、拜腾、爱驰、前途、奇点、正道、云度、新特等新品牌登陆车展,百花齐放。这些展会发布的新车都是以智能网联、无人驾驶为主基调,将"车+娱乐+休闲+生活"多个  相似文献   

13.
<正>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市场份额超过合资品牌,目前看来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带火的不仅是自主汽车品牌,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强势崛起,迅速攫取外资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在空气悬架领域,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价格下沉,空气悬架渗透率上升多年之前,空气悬架一般作为高端配置,搭载于BBA、路虎、保时捷等豪华品牌,或者丰田皇冠、大众途锐等品牌的高端车型。造车新势力也非常热衷于空气悬架,新能源车对底盘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4.
徐飞 《世界汽车》2021,(4):28-35
"经典越野车型悍马,以电动之名复活。伴随这一全新车型的发布,GMC品牌电气化产品阵营得以进一步扩充。"4月3日举行的NCAA美国大学男篮锦标赛四强半决赛期间,GMC HUMMER品牌发布由勒布朗·詹姆斯(Le Bron James)倾情献声的全新广告影片,其中2024款悍马纯电SUV首次亮相。昔日的"油老虎"摇身变化为新能源汽车,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呈现28年来的首次下跌,四大细分市场销量增幅以两位数率下降,"金九银十"销量传奇时段消失,传统燃油车企受新势力造车、新能源双积分等政策施压。传统车企转战新能源领域,与造车新势力一起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朱烨 《车迷》2021,(10):44-47
在汽车领域,像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它们一如新物种,正狂奔而来,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不难发现,近几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经历着冰火两重天.有些造车新势力品牌刚刚造势便宣布倒闭,有些品牌完成企业上市成为"头部玩家",销量数据不断刷新纪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造车新势力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头部企业贡献较大."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威马、零跑、特斯拉这七家企业总销量达48.3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28%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正>纯电动车目前来看算是较为终端的新能源车型,2013~2015年国家会对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型进行补贴,最多可以得到"双份"补贴,也就是国家补贴+地方补贴。以北京为例,只要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并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车型享有北京市地方补贴与国家补贴(在北京市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与国家相一致)。这期简单介绍几款可以享受"双补"的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是个极其严峻的年头,一是2018年市场的经济下行注定让资本家们勒紧裤腰带,造车新势力想要从投资者的手中拿到更多的资金绝非易事;二是新能源补贴的大幅退坡,让这些初创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19.
过去几年,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在政策、参与者、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看到新势力熬过了寒冬,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以及越来越多的跨界者参与到造车中来。在这些变化中,汽车的营销与零售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幻。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易到用车携手芭莎男士在京启动"E-Car计划",倡导绿色出行,让美好更易到的时尚环保新风尚。易到用车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上线数干辆新能源车型,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出行平台。届时,易到用车App将上线开通"新能源"车型选项,越来越多采用环保动力以及新能源的专车将出现在大众身边。用户可以在易到用车App,选择"新能源"车型,感受绿色环保的新出行方式。无论是混合动力的双擎普锐斯、沃尔沃S60L、北汽EV系列,还是炙手可热的特斯拉,多款绿色车型任意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