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乘用车P1平台后轴托盘属于高强度钢板厚板料零件,成形难度较大,成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比较严格。首先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及现有设备状况讨论了工艺方案和模具方案,通过详细的冲压CAE分析确保了零件成形的可能性;在整个试验调试过程中,针对造成零件局部回弹超差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经过3轮试验调试,最终完成了零件试制任务。  相似文献   

2.
从实际加工过程出发,阐述了一种重型载货车保险杠的试制加工成形过程,解决了该类型保险杠试制加工的工艺难题。在试制加工中,首先充分利用该保险杠的零件特点,将焊接过程与加工过程完美地结合起来,做到拼焊步骤最少,零件成形最牢固美观;其次,有效利用PRO/E或者UG三维软件确保零件展开尺寸及空间尺寸的正确性;最后,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加工外形形状及灯孔,一方面保证了加工形状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
DCACA生产的ZX车背门总成,原为复合材料成形.根据国产化的需要,将其改为钢板冲压件.一般来说采用符合材料的零件是很难直接用冲压拉延成形零件来替代.可想而知,背门外板的冲压成形工艺性极差.DCAC分别和西班牙公司和模具制造中心对背门外板分别就模具制造及试制模签订合同.MATRICI公司采用了OPTRIS及PAM.STAMD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了拉延工艺分析,结果制件开裂.故其提出产品更改,要求将零件改为上下两件或将零件变浅.模具制造中心拉延试制模经过数轮调试,但拉延件仍开裂.面对国内外两方面传来拉延失败的信息,DCAC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冲压工艺经验,提出了一套工艺修改方案建议改变拉延成形的条件,使传力区(强区)改变为弱区,以改变材料的流动方向,从而使得危险断面处材料得到补充,达到解决拉延开裂之目的.并通过实践,顺利地拉延出了合格拉延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00 MPa级和1 000 MPa级冷轧双相钢板成形性能和焊接工艺等的试验研究、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的分析、成形极限曲线试验、薄板疲劳性能试验结果的分析,掌握了双相钢板的综合性能;以高强度双相钢板试制乘用车的前保险杠横梁、车门防撞梁和中立柱加强板等安全零件通过了零件总成及整车的安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相钢板的应用提高了轿车的安全性能,且比普通强度级别钢板减重约20%;同时高强度钢板采用冷成形工艺比热成形工艺降低成本约30%。  相似文献   

5.
在热冲压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板热成形马氏体钢中试线,以自主开发的热冲压后强度级别分别为1.5 GPa、1.7 GPa、1.9 GPa、2.2 GPa的热成形马氏体钢板为原料,设计制造热冲压模具,进行了小批量热冲压零件制备.通过调节各工艺参数优化热冲压工艺,成功试制出满足汽车用户要求的热冲压车门...  相似文献   

6.
对1180 MPa级QP钢和DP钢的力学性能、拉深性能、成形极限、疲劳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行了某乘用车防撞梁零件的试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QP 1180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其延伸率明显高于同级别DP钢;QP1180钢的成形性能优于DP1180;QP钢试制的防撞梁吸能效果优于DP钢。QP钢良好的强塑积适用于外形相对复杂、强度要求高的车身结构件和安全件。  相似文献   

7.
侧围外板在试制阶段的冲压工艺与量产阶段不同,通过对某款SUV车型侧围外板冲压工艺性分析,确定该零件冲压过程包括拉延、翻边整形和两序侧整形工序,零件的轮廓和孔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切割完成,阐述了冲压方向建立、拉延成形性分析和侧整形模具设计的过程,经过调试制作出满足试制车辆匹配要求的侧围外板。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热成形零件的成形特性,制定更为合理的热冲压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车型B柱零件的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摩擦系数和压边力工艺条件下热成形零件的成形情况。结果显示,摩擦系数、压边力对零件的成形性能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零件成形时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压边力,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车型A柱热成形件在工业化中的转角开裂问题,冲压成形性仿真分析零件不存在开裂的风险,但零件实际工业化中开裂。开裂主要发生在外凸转角且有长法兰面的位置,通过对比零件开裂位置成形状态与冲压仿真分析参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了热成形零件转角开裂问题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此类零件冲压成形性仿真分析策略,分别从产品和工艺角度阐述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快速成形和快速模具在样车试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东风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过程,系统地研究了样车快速试制工艺.比较了几种典型快速成形工艺,详细介绍了汽车覆盖件和塑料件的快速模具和成形工艺.指出基于快速成形和快速模具技术可实现低成本、小批量样车的快速试制.  相似文献   

11.
陈洪飞 《时代汽车》2021,(7):184-185
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人均车辆持有量随之不断增加。在当今社会,人们开始注重自驾出行,但是如何确保高速行车驾驶安全成为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就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驾驶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提升高速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景观环境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城市居民既希望有便捷、安全的交通 ,同时希望有一个安全、优美、贴近自然的交通环境。本文重点对建设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建设对于合理利用城市经济资源、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具有深远意义。但其交通方式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决策方法带有较大人为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 EA)方法设计了3种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Subw ay、LRT、B RT)的评价模型。针对指标过多的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 H P)对其进行了加权处理得到综合指标,以便于评价分析。并在D EA求解目标函数中引入相对决策重要因子,弥补了传统D EA方法完全依赖输入、输出指标数据,不能真正反映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的缺陷。评价实例表明D EA/A H P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选择决策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的齿轮齿数仅有5~8个齿,按标准齿轮或简单变位齿轮的几何计算方法设计齿轮和齿争,无法使其重合度达到1.0.文章介绍了运用虚拟齿轮及当量齿轮的方法计算重合度,并通过大量计算得到参数选择表,方便设计师的查阅使用。阐述了齿轮齿顶圆齿厚计算方法、齿条齿根圆角及齿务齿根过渡曲线干涉验算方法。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变位系数、齿顶高及齿根高,可以确保齿轮和齿顶圆齿厚达到0.3—0.5个模数,重合度达到1.0。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黄史 《时代汽车》2022,(2):54-56
为了切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准确把握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这一重大转变,培育学生的职...  相似文献   

16.
FWD和贝克曼梁在路基弯沉检测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路基为试验路段 ,对其进行了FWD和贝克曼梁路基弯沉对比试验。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两者在弯沉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建立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 ,从而为将FWD检测技术直接用于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继富  侯朝桢  顾亮  陈兵 《汽车工程》2003,25(6):586-590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主要用来对付系统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根据振动响应的方差递推结果来辨识车体的振动情况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使模糊控制器对路面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半主动悬挂1/4车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武和全  张家飞  胡林 《汽车工程》2021,(2):226-231,304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提出用一种旋转速度曲线把座椅旋转至指定角度,研究此旋转速度下的乘员生物力学响应.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碰撞模型与假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其次,改变座椅旋转方向和速度研究乘员旋转至指定位置乘员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200 ms内采用等腰梯形旋转速度曲线旋转至±45°和±90°不会引起乘员额...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将数据挖掘技术与装配工艺知识相融合的白车身装配尺寸偏差源快速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树法对测量得到的大量分散孤立的多维尺寸数据进行相似性聚类,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进行偏差模式识别,以偏差主模式为基础提取相关产品、工艺、工装等深层知识,通过构造诊断决策树实现对白车身装配过程尺寸偏差源的快速诊断。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有利于缩小问题空间,提供有效的诊断决策支持;能够克服单纯数据分析导致的偏差源误判与漏判,可快速准确地找到偏差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通航的河流上,船撞桥这一恶性事故的不断发生,不能不引起人们反思。为此,该文对有关单位在技术决策上、设计理念上、通航孔的标准等级上、防护管理上提出一些建议,望能引起有关高层决策上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类似事件减少、减轻、甚至达到避免灾难的发生,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