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力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力测量装置用来带电检测接触网试验车在运行中接触导线和受电弓之间接触力的变化特性。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接触力测量装置的设计特点和工作原理,在受电弓上安装传感器,通过光纤隔离高低压设备,把信号传送到低压侧记录。室内试验已满足设计要求,正向实用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池田充 《西铁科技》2005,(2):46-48,37
以评价集电系的接触性能和提高维修接触网设备的效率为目的,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对接触网、受电弓之间作用的接触力的测定方法和对接触力波形基础上的接触网设备的论断方法一直在进行研究。关于接触力的测定方法,相比原方法实现可测定频率范围大幅扩大。且作为接触力测定结果充分使用方法,提出能推测接触力波形基础上的接触导线的变形和能鉴别接触导线波动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3.
从原理上分析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的接触力,根据国内外现有检测接触力的方案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接触力的方法,给出该方法的流程图和预期指标,得出检测弓网接触力的可行性方案,最后根据实验情况分析理论误差以及实际误差的比较,证明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引入系统动力学的传递函数关系,分别将受电弓、接触网线索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对应的传递函数模型,受电弓为单输入单输出模型,接触网线索单元为多输入输出模型。利用符号判断,处理弓网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吊弦力和接触力。将移动的弓网接触力等效为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于不同质点的载荷序列,并用罚函数法建立弓网接触模型。最后编程实现以上方法,建立2种自由度数量弓网模型进行相同工况计算,发现增加接触网自由度更能逼近接触网的静态平衡形状,得到更稳定的接触力、受电弓运行轨迹波形。利用有限元法建模得到相同自由度下的弓网动力性能参数与传递函数模型比较,验证本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3 弓网关系〔5〕(1)弓网接触力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良好接触状态是一个整体概念 ,一般认为 ,弓网接触力的变化愈小愈好 ,即“接触力最小值”要最大 ,而“接触力最大值”要最小 ,综合指标就是“均方根值”要最小。一般弓网平均接触力约为 5 0~ 70N (我国和欧洲一般为 70~ 90N)。  相似文献   

6.
根据正线弓网振动测试及实验室测试数据,文章对深圳地铁5号线车辆受电弓接触力分布、弓头振动加速度、弓网燃弧现象、拉出值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受电弓裂纹的原因,为受电弓的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运行时,线路上存在的接触线硬点、弓网间接触压力异常等状况,提出并实施了 一种将MEMS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和弓网接触力传感器集成安装在受电弓 弓头上的方法,实时监测受电弓和接触线之间实际的运行状态,为受电弓和接触线的即时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不同驱动方式受电弓的跟随性,分别对气缸驱动弹簧受电弓和电推杆弹簧受电弓进行跟随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驱动方式受电弓的跟随性均随着弓网间相互作用频率的增大而变差;在受电弓自振频率附近均出现跟随性变弱的趋势;随着平均接触力增加,受电弓跟随性趋好;不同驱动方式受电弓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跟随性优劣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地铁车辆低落弓位受电弓结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受电弓在工作高度范围内的静态接触压力保持恒定为目标,基于恒定静态接触力下受电弓的平衡方程,采用矩阵法建立了升弓转矩计算函数,计算受电弓的升弓转矩。通过对升弓装置工作机理的深入研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地铁低落弓位受电弓线导板廓形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程序。通过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刚性接触网线路上列车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对弓网动态性能的要求也更高,良好的弓网接触力能保证电力机车持续取流。利用弓网仿真技术可以方便高效获取弓网接触力,因此有必要对弓网仿真模型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高精度弓网仿真模型,获取精确的弓网接触力。本文基于力学理论与有限元理论建立汇流排、悬挂装置、锚段关节等仿真模型,依托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开展实测对比验证,为探究更高速度等级的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系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