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际铁路建设中,中间站开站大都以经济据点分布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常常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发展潜力预留办理客运的中间站,待时机成熟后开站.文章通过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铁路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并与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不能充分体现投资决策的灵活性,他虽考虑了时间与风险的收益,但忽略了投资项目的后续机会的战略价值,常常低估了投资项目的实际价值,使投资者失去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在投资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产生的效果与实际价值相差显著。而实物期权理论为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他把金融期权思想运用到实物资产的评价中,充分考虑到决策过程中的投资机会与管理柔性。此文假设项目投资标的资产符合几何布朗运动及其他假设条件,构建由项目投资标的资产、项目期权价值组成的投资组合,据此建立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项目投资灵活性价值,并结合净现值法对项目作出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燕飞  唐涛 《铁道学报》2005,27(3):124-128
铁路是一个对系统设备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列车提速又给铁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铁路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得铁路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借鉴国外铁路安全技术和标准,并结合我国铁路行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这个体系是比较可行的方法。文章首先对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EC61508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对该标准在铁路安全相关系统研制、开发和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数据总量和增量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我国铁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取得一系列重大应用的同时,铁路大数据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阐述铁路大数据质量现状,提出面向狭义、广义、应用层面的铁路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深化数据质量优化方法,构建适用于我国铁路数据现状的数据质量评估与优化流程。该研究对促进大数据技术在我国铁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接触网成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重点介绍接触网成像检测系统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称广铁集团)管内各条高铁线路中的应用情况,评估该系统的应用价值,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经济学理论,将期权理论引入货运定价,针对煤炭和钢铁等大宗型货物,运用Heston模型对铁路货运期权定价,设计改进型遗传算法拟合实际市场期权价格和Heston模型的期权价格的差值,优化模型参数,建立基于Heston模型和遗传算法优化的铁路货运期权定价模型,并运用上证50ETF买入期权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用广州局货运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合理性,为铁路货运定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铁路运输企业因地方政府市政和合资铁路建设等需要占用授权经营土地,在土地资产处置时应对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价值进行评估。介绍铁路用地授权经营政策,重点分析铁路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思路,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铁路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科学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利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对信息化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文章介绍了铁路信息化项目中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超额收益法与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相融合的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通过预测国铁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测算无形资产对于营收的贡献值,确定信息化项目在无形资产中的贡献值,从而实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对助力国铁集团信息化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价值分析、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3个概念进行分析与比较,阐述价值管理的方法和组织,然后对价值管理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几条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价值管理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检索了铁路货车车钩技术的相关专利,对该领域专利的申请量、申请区域、申请人及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专利回顾了车钩技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践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安全运营价值,文章依据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法要求,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分析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特点和防护现状,提出从业务应用、信息系统、重要数据和基础设施4个层面持续加强识别认定、安全防护、监测预警、事件处置和检测评估5项安全防护能力的建设思路,为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评估铁路应急预案是铁路应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预案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信息公理和多粒度语言值的铁路应急预案评估方法。考虑专家评估中的偏好,采用多粒度语言评价值,并采用区间二元语义方法对多粒度语言值进行处理,避免信息转换过程中的缺失;利用群体评价值与其数学期望值之间的偏差,提出求解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指标客观权重,并求解综合权重;提出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信息量计算方法,根据信息公理的信息量最小方案最优原则,评估出最佳应急预案;将该方法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和逼近理想解方法(TOPSIS)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电磁兼容环境对铁路技术装备运行安全性要求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应用先进合理的电磁兼容标准以及据其进行测量和评估,成为铁路部门确保正常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叙述与铁路技术装备运行相关的电磁兼容特性及其概念,介绍国外电磁兼容技术及其相关标准应用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设计符合铁路业务需求的私有云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实际业务需求,抽象评估指标,并基于openstack搭建一套为京沈客专实验线优化的实验云平台,将评估方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实验表明,实验云平台各项性能指标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铁路各项业务需求,该评估方法适用于铁路私有云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评测方法应用到铁路私有云系统的可行性,为铁路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及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需要,在系统学习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复线铁路并行段右线参数算法进行研究,提出采用平行线法和几何法分别推算右线交点平面坐标和变坡点里程的思路,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检验,证明该算法的正确性和便捷性,对复线铁路工程施工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艰险地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问题,综合考虑复杂艰险地区地质结构、气候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利用Python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文献资料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文本挖掘,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风险识别理论和风险因素核对表等对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针对安全风险因素从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材料设备、施工管理、施工人员5个方面构建较为完善的复杂艰险地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博弈论对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组合,确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权重。采用二维云模型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和安全风险损失程度2个方面构建复杂艰险地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提出采用主、客观概率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发生概率,采用雷达图法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确定安全风险损失程度。结合MATLAB实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相互转换,并引入贴近度的概念定量确定复杂艰险地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等级。对Z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IV级,施工安全风险程度为高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复杂艰险地区铁路隧道钻爆...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项目因建设成本较高,贷款融资是其必要的融资方式.市场利率超预期的波动将极大地影响项目债务成本,从而影响收益.通过分析利率风险对项目债务成本的影响,根据"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提出了包含利率补偿和成本节省共享的利率保障方法.在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了利率保障的期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利率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利率风险,且可通过协商调节期望利率值,实现双方共赢.另外,利率波动率和负债率对利率保障支出的影响较大,在事前评估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铁路基本建设领域,资产评估尚无固定统一的编制方法、基本内容与格式,也无统一的资产评估报告编制深广度要求。铁路行业及其建设投资担负着当前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基建步伐的重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投资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评估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显得较为重要。此文对铁路项目资产评估的原则、依据、方法和过程等主要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依托铁道部重点课题《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总体技术研究》,研究了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引入的背景,分析得出适合于我国铁路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式,针对该制式,详细研究其技术指标构成,并初步得出技术指标取值,为我国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中,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城市拥堵、降低能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铁路交通中,物联网技术在设备安全系统和客货运输服务系统领域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推广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其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的充分条件,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列车跟踪与定位系统、站车信息共享系统、综合安防预警系统、货物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阐明了铁路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