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亚洲地区订立了许多双边和多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协商的中心是关税和市场参与条件,并没有涉及整个地区的物流状况。另外,交通部门大致以运输方式设立垂直领导的计划部门,并没有设立涉及横向的几种运输方式的物流、国际多式联运的机构。亚洲的国际多式联运政策的完善程度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程言  陈义 《中国水运》2006,4(5):151-152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本文探讨了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及其特点,介绍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际多式联运的成功经验,跟上世界的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对于缩小与国际运输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与国际运输方式接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国际货物运输,简化了运输环节,降低了货损。承运人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多式联运的经营人敢于承担全程责任,它也为综合物流服务奠定了基础。1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点及其经营条件集装箱多式联运,简而言之就是把由集装箱装载的货物,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从接管地运至指定交货地点的运输服务方式。一般分为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组织形式,主要特点如下:1)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多式联运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门到门”运输,在运输途中不需要换箱、装箱,…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集装箱物流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换装是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发展的关键保证,通过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形式,探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采用的换装方式与技术,指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多式联运的发展问题与弱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李牧原秘书长为中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大力创新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与质量,符合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运输的要求,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多式联运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多式联运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物流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进一步要求多式联运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组合形成高效的运输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和一体化发展,提高整个运输乃至物流过程的效益最大化,从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向社会和行业传递了哪些信号?企业开展多式联运业务需要怎样的资质?多式联运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里?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就社会与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多式联运有了顶层设计"《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将多式联运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在交通运输部运输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的中国国际多式联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明 《集装箱化》2005,(8):2-5,15
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是指根据多式联运合同,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通过有效衔接和密切配合的一体化运输,把货物从一国境内发货地点安全、快捷、经济地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货地点。国际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多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由于85%~90%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故海运在国际多式联运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10月23-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联运分会和北京嘉铁多式联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围绕着合作与发展的主题,通过专题报告、互动研讨、展示推介、案例分享等形式,分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中,新兴物流市场对多式联运提出的新机遇与新问题;进一步促进铁路货运与社会物流企业广泛而深入合作,推进铁路市场化的进程;带动全国多式联运型的物流园区、港口与内陆港网络、铁路物流中心、运输企业与大货主之间形成紧密的网络联动;探讨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式联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运输方式、不同物流环节的衔接和协同.美国政府当年推动发展多式联运,重点突破了三个方面,并对提升多式联运竞争力起到了决定性影响.第一是放松运输市场管制,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制定有竞争力的联运价格,释放了多式联运的市场潜力;第二是支持联运设施改善,当时联邦和地方政府大量采用以PPP模式,支持大型联运枢纽站场建设,尤其是以铁路为主导的公铁联运枢纽(具备内陆港性质)、枢纽集疏运体系、铁路双层集装箱通道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有力推动了包括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在内的高效化联运;第三是建立起跨运输方式高度协同的运输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其中最大的创新,是建立了以53英尺为主体的内陆集装箱和半挂车的全链条技术标准,大大促进了内陆公铁联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对建立以高效、低碳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式联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从国内外多式联运的现状出发,阐述我国海铁集装箱多式联运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多式联运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美国集装箱运输起步的时间大致相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已经进入到综合物流时期,而中国却仍很落后。主要原因不在于技术进步,而是两国运输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差异。因此,要认识制度创新在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的思路,以制度创新的方式促进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充分发挥了集装箱运输优势,集高效、便捷等特点于一体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是最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我国大部分码头都进入了自动化的升级优化,集装箱多式联运对全自动化码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系统则是对多式联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研究就十分必要了。本文主要研究了EDI信息系统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及发展,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徐州港在联运设施布局、联运通道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从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的联运枢纽节点高度出发,研究徐州港口多式联运发展的策略,可以从运输成本和物流效率上奠定徐州枢纽经济竞争优势一、徐州港多式联运发展评价1.多式联运发展基础综合交通优势明显。目前,徐州已基本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多种方式构成的立体化交通格局。连霍、京台、京沪、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1998,(9):32-33
由于“网状责任制”对国际货运不利,特别是不能适应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需要,1980年5月24日日内瓦会议通过了在联合国贸发会议主持下起草的《联合国国际货特多式联运公约》,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7个国家的代表在最后件上签字。本公约规定了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制是以过失责任为基础的统一责任制(Uniforrn Systern of Liability),它有利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进行成组化联合运输时的统一适用,并较多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尽管该公约目前尚未正式生效.但它对各国在国际多式联运的立法工作与运输实务方面起着有益的指导作用。现将主要几点编辑于后.并尽可能地引用该公约的原。  相似文献   

17.
多式联运起源于美国一战期间的集装箱运输,它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高级运输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将至少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连贯起来,实行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最终实现货物运输“门到门”服务。按运输范围可分为国内多式联运和国际多式联运;按参与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海公联运、海公铁联运等。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使铁路和海运、公路、内河运输完全地结合成一条运输链。  相似文献   

18.
多式联运的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我国内外贸运输中采用多式联运的比例增长较快.联运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既有根据国家颁布的规章开展联运的法定联运,也有根据商定协议开展的协议联运;既有由同一种运输方式不同运输企业共同完成的联运,也有由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企业共同完成的联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铁水联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铁水联运价格体系,对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我国铁路、水运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我国铁水联运发展缓慢,与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相比,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显得微乎其微。并且由于没有明确统一的价格规定,导致本该便捷高效的铁水联运运输方式陷入"各自为政,协调不畅"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0.
程铁 《天津航海》2005,(2):26-28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间的异同点和关系,探讨了国际多式联运适应物流发展的对策,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经营人开展物流组织与服务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