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11,(2):32-32
2010完美收官,2011持续增长 铁路行业2010年第四季度成绩优异,I级铁路面对2011新年新挑战表示乐观,铁路货运量将有可预见上涨,收入与利润也将呈现可观增长。  相似文献   

2.
《广东交通》2006,(4):28-28
“十五”期间,广东交通建设迅猛发展,成果丰硕。公路、铁路、航空、港口航道及管道建设均实现新突破,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新通车的高速公路里程近2000公里,是“九五”前建设里程总和的1.6倍,使广东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14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新建铁路414公里,包括粤海广东段等一大批项目;全国第一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造的新白云机场,2005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82.8%和52.5%;  相似文献   

3.
2003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达到61088万吨,比上年增长8.30%。其中公路货运量超过3亿吨,比2002年增长了3%。航空货运和水路运输都有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3%和15%。铁路运输则增长了8.59%。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13,(7):31-33
截止至2012年10月底,: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里程%7735公里,而2013年将是铁路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总里程6366公里,其中55%为高铁线路,京沪、京深、京哈、东南沿海“四纵”高铁干线将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行业,在我国,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90%,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202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由此可见,我国高速公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正处于产业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6.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09,(7):26-26
年中报告:铁路可投资指数持续高涨 北美铁路去年的业务水平大幅度削减,更加不幸的是。铁路货运环境每况愈下,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铁路货运量分别下降了约17%和22%。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铁路总公司6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国家铁路货运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5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2.03亿吨,同比增长14.70%。其中5月完成2.41亿吨,同比增长13%。数据显示,国家铁路货运量在连续下跌近5年后,终于在2017年取得增长。2017年5月,全国18个铁路局有16个铁路局货物发送量呈增长,其中乌鲁木齐局增幅最大达45.4%,西安、太原铁路局增幅也超过25%。国家铁路5月日均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2l59.31亿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增加21.5%;基本建设投资1869.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2.66亿元,同比增加25.7%:2013年,中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5500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突破10万公里:铁路新开工项目将由37个调整为47个;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破1万公里;  相似文献   

9.
合理预测货运量是铁路部门制定列车开行方案及组织管理的基础,在类似突发疫情这种极端事件时,准确预测铁路货运量的数据与变化趋势对铁路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建立ARIMA模型,利用2010年1月—2020年1月的铁路货运量正常数据与疫情突发后2020年2月的异常数据,对2020年3—10月的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交通》2010,(1):54-54
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业务持续增长 2009年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完成210亿吨、36384亿吨公里、278亿人、1345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4%、10.7%、3.6%、7.8%。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完成31.4亿吨、57440亿吨公里、2.22亿人、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0%、14.0%、2.9%、5.8%。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同比增长8.2%。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2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3亿人、周转量3374.9亿人公里,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广东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取得显成效:全年完成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7.1%:运输收入创历史新高,超计划实现利润.安全生产实现了连续第十八个安全年,经上级考核.被评为2004年度资产经营优秀单位;被中国地方铁路协会授予运营管理先进单位,被省交通集团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他们是如何创下这些佳绩的?请看广东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明传道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2.
9月,SCIVerkehr咨询公司对于世界铁路市场的最新研究指出,铁路产业将在今后5年保持稳步增长,并揭示出一些颇有意思的趋势。在过去两年,世界经济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尤其是北美、欧洲及俄罗斯情况最槽,经济状况几乎跌入谷底,但铁路产业却保持了低速增长,表现优于大部分经济领域。世界铁路市场在2006年至2008年间保持了29%的高速增长,产值从970亿欧元增至125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广东省水货运量占货运量的50%-60%,水运货物周转量整个货物周转量的90%以上,这充分说明,广东在考虑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注重公路、铁路建设的同时,亦要注重水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全国281个城市货运站间的货运量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年货运吞吐量与GDP之间的协同增长关系以及城市间货运量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铁路货运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幂率特性. 最后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铁路货运量进行了拓扑映射,形成了包含铁路货运站和货运量信息的有向复杂网络,并对所构建的网络的静态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采用货流临界值的方法进行控制产生不同的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货流临界值,可以产生具有无标度特征和小世界特性的网络拓扑结构,这为我们研究铁路货流分布的复杂性及货运站场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Ԥ��ĸĽ�BP�����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路货运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很好的拟合,但模型的预测能力不强。通过单位根检验,可知铁路货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时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本文通过分析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对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的不利影响,提出用差分法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铁路货运量预测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这种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对提高铁路货运量预测精度的有效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2006—2O1O年的铁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2009,(11):37-40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ĸ����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281个城市货运站间的货运量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年货运吞吐量与GDP之间的协同增长关系以及城市间货运量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铁路货运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幂率特性. 最后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铁路货运量进行了拓扑映射,形成了包含铁路货运站和货运量信息的有向复杂网络,并对所构建的网络的静态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采用货流临界值的方法进行控制产生不同的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货流临界值,可以产生具有无标度特征和小世界特性的网络拓扑结构,这为我们研究铁路货流分布的复杂性及货运站场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货运改革的深入进行,铁路货运量已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除了运营模式的因素,铁路内部影响货运量的因素也有很多。从铁路内部因素中选取一系列铁路运输统计指标,运用Matlab编制程序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判断指标与货运量的关系程度是否密切,总结出与货运量关系密切的几个指标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货运量分析和货运改革以及相关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状与存在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卡车货运业获得了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长都是呈现一个较高的态势,货运量年均增长6%~7%,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4%~15%。据统计,2013年,全社会卡车货运量355亿吨,货物周转量67115亿吨公里,分别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79%和36%。经有关机构调查研究,中国现在的卡车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是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中国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均为美国的3倍左右。在中国现有的货运体系中,卡车货运占了一个非常大的份额。而在车辆拥有量上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增长,2013年全社会卡车拥有量为2100万辆,其中营运卡车1419万辆。  相似文献   

20.
用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铁路货运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影响铁路货运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铁路货运量的诸因素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建立了铁路货运量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例表明,其预测精度高于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