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哲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51-54,M0008,M0009
临沂市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互通立交项目是临沂市“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路沂河桥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解决跨河交通及连接河东区、北城新区跨区道路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临沂市骨干路网、改善临沂市的交通出行条件,构建城市骨架路网,促进沿线区域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城市跨河道路与河道两侧滨河道路互通立交的总体布置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城市滨河景观功能,对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滨水道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西安路祊河桥及两岸互通立交项目是临沂市"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路祊河桥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解决跨河交通及连接兰山区义堂镇、北城新区跨区道路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临沂市骨干路网、改善临沂市的交通出行条件,构建城市骨架路网,促进沿线区域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城市跨河道路与河道两侧滨河道路互通立交的总体布置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城市滨河景观功能,对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滨水道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智慧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求,认为构建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是建设智慧道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的总体方案架构、软件功能模块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运用数字孪生、CIM(城市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建设城市级数据中心,实施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开发部署城市级云控平台,对城市路网及沿线设施进行全要素数字孪生,实现设施管养、交通管控、应急决策业务应用的数字化赋能,最终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道路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的。通过城市轨道发展建设对城市空间布局、沿线土地开发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必须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地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敦煌艺术的载体,敦煌景观大道既要满足交通功能,又要与地区城市特色、发展定位、土地利用及空间组合形式高度契合。介绍敦煌市景观大道沿线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研究过程,阐述在道路建设中如何创造城市文化和生活记忆的新空间载体,并提出新建道路与城市设计所面临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万州天城连接路为典型的山地城市改造工程,道路沿线地形复杂高差起伏大、两侧建筑物多且拆迁困难、地上地下构造物多且资料收集困难、控制因素多。设计综合考虑以上设计条件,并将处理好新建道路与老路衔接和交通转换、新建道路与两侧周边建筑关系、新建道路与地块开发建设统一协调关系作为设计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对山地城市改造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婷  刮俊  王帅  付元坤 《公路》2023,(1):19-22
通过对穿越城市中心区高速公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穿城城区高速公路主要存在割裂城市空间、交通拥堵、沿线用地低效、景观效果差、降低城市品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中道路等级、建设模式、设计速度、车道数、敷设方式、立交节点优化等的设计方法,以期实现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改善主城区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框架、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路线途经城市中心区域,其站点的布设呈现多样化,站点施工期间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较大。以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阐述疏解道路布置的原则、分阶段交通组织的方式、周边道路的交通引导以及道路结构设计等内容。疏解道路建成后,道路实际运营效果良好,保证了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城市交通的顺畅有序。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市主干路存在着大量的通过性交通,一般要求较高的通行速度,若沿线所有进出口均直接进入主车道,将严重影响主车道的通行功能。故对于交通量大的干线性城市主干路,通过设置辅路对沿线进出口起到控制和集散作用以保证沿线主线交通的快速通行。设置辅路的道路的交叉口设计较为复杂,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功能。现结合工程实例,对设置辅路的城市主干路交叉口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一些中心大城市 ,道路交通量迅猛增长 ,交通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不加治理 ,必然严重干扰沿线居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也会因此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在简要叙述了汽车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交通噪声、大气污染、水质污染 )概况的基础上 ,主要阐述了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环境污染的危害 ,并提出了以降噪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方法以及措施 ,以期能引起社会和市民重视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一步推动治理交通污染的工作 ,还道路沿线周围人们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城市综合发展的视角,剖析了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道路系统整合设计的要求,结合本人在"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市政工程"工程实践,论述了道路设计中对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减灾防灾等城市系统多重问题的考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现状的深入分析,确定当前制约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客货分离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概念,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降低道路建设工程投资、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其成果对指导城市用地布局建设,推动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快速、高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拓展,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交通需求旺盛,核心区路网结构性缺陷等导致交通需求与道路供给的客观矛盾.通过分析城市核心区内涵,研判城市核心区用地开发特征及典型交通问题,提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策略.以成都市高新南区益州大道地下道路规划设计为案例,制定了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可为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14.
娄中波  王海燕  朱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25-128,383,384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地下交通设施的完善,是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又一途径。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对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总体设计进行论述,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总体设计进行检验,给同行提供一种地下交通空间工程的设计思路,抛砖引玉,期待同行们设计出更多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连接城市内部两个城区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制约城区快速融合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将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以天水市秦麦高速为例,首先分析了改造原因及改造后的功能定位,再从道路、节点、桥涵、排水、交通工程以及绿化等6个方面进行了总体改造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东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5-17,34,147,148
在中国的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发展好城市交通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规划不能只考虑交通方面的问题,而必须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相结合,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综合考虑,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文认真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一体化模型,阐述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急交通是城市综合防灾中最重要的设施之一,是应急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规划确定城市的应急交通系统时,对外交通干道和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对于灾前的人员疏散和灾后进行大规模救援工作意义重大,是避灾和救援活动的"保障线",更不能忽视次干路、支路和居住区级道路的作用。如空袭、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快速路、主干路因立交桥可能损坏倒塌会影响使用,次干路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替代作用;支路、居住区级道路,则是通往避难场所必不可少的,是受灾群众登上"诺亚方舟"的生命之路。本文提出了宁波市应急交通系统的构成,着重探讨应急通道的分级、选择和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给道路建设带来新的要求与新的思考为题,总结了51年大城市发展中对城市人口、用地控制不严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绿化减少等城市病的经验与教训。重点论述了发展小城镇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出路以及对城镇道路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小城镇内部道路交通设计绿色交通、节约用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新构思,相应提出了一套包括内部道路类别与等级、路网布局、道路断面及宽度、交叉口道路系统交通组织设计的小城镇道路交通设计标准。最后对其外部公路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淄博市中心城区道路高峰期拥堵严重,道路交通短板严重阻滞城市发展的现状,淄博市计划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近期计划建设一环快速路.在现场调研、建设条件分析、交通分布预测的基础上,阐述了淄博市一环快速路的设计理念、交通分析、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和总体方案布置.  相似文献   

20.
公交专用道是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途径,确保了公共汽车的真正优先。该文对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与设置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着重从道路的等级和道路服务水平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道路的等级和服务水平指标对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