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李健 《北方交通》2007,(4):30-32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混合料的级配、施工温度、摊铺和碾压等施工工艺过程中产生离析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改进工艺措施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解决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新途径--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对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解决混合料离析的原理及效果进行分析说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离析的产生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不同规格材料组成变异性大的原因.也有拌合、运输和摊铺的原因.它们同时导致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在唐山境内,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线全长221 km,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22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二灰碎石,底基层采用二灰土. 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的原因 沥青混合料离析包括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 级配离析是指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在路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偏离了设计级配,沥青含量的不均匀则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 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混合料现场温度差异较大,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混合料比较硬,难以压实,空隙率大,可能导致水损坏等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可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种水平。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发生级配离析后体积特性的变化规律,在室内模拟试验中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7种级配,并根据沥青膜等厚的原则确定了各级配的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实测各级配混合料的体积参数。研究表明:级配离析使各体积参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空隙率的变化是导致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变的内在原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  相似文献   

6.
卡车末端离析的主要原因是卡车不正确的卸料及摊铺机每次把运料车卸料铺完后才装料。在刚摊铺完的一幅内会出现翼状的离析,翼状的离析区域粗骨料比较集中。与原设计相比,这些离析区域的混合料级配更像开级配.如果离析较为严重,沥青路面短期内将会破坏,路面出现坑洞。  相似文献   

7.
离析是形成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托于沥青上面层实体工程试验路,从集料加工工艺、矿料设计级配、现场检测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研究了SMA-13级配离析控制技术,为SMA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混合料离析是造成路基和路面早期损害的质量隐患。混合料离析发生于基层材料时,由于局部材料级配改变,加之碾压不实,空隙率高,使基层结构的整体物理力学性能降低且不均匀,在重载荷作用下变型不均且局部变型增大,路面将因这一变型反射而形成型纹和破坏。同时,大空隙率易发生路基的水损坏而局部下陷。沥青路面材料离析分集料离析和温度离析。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易导致路面结构的不均匀性,进而引起路面的早期损坏。为了提高路面结构均匀性和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等现象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在沥青混合料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与预防离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离析现象产生的成因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离析问题的出现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特别重视路面施工的施工控制。从实际的离析看,离析主要是沥青混凝物在铺设过程中之间相互分离,使得铺设路面的结构比较的松散。其主要有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两种离析类型。而且,离析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铺设的质量,降低路面的强度,大型颗粒物质的堆积,从而使得路面的实用性差,使用寿命减短。  相似文献   

12.
在AC-25级配范围内,通过调整拌合楼各热料仓比例生产出7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贝雷法将AC-25级配组成划分为0~0.3、0.3~1.18、1.18~4.75、4.75~13.2、13.2~31.5 mm 5个区间,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不同级配的各区间集料含量与级配离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可以较好地反映AC-25级配区间集料含量对级配离析的影响程度,5个区间4.75~13.2、0.3~1.18、0~0.3、1.18~4.75、13.2~31.5 mm的关联度依次减小;4.75~13.2 mm区间集料含量与级配离析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该区间集料含量的变化对最终路面级配变异会产生较大影响,设计时可通过调整该种集料含量以获得较好的抗离析级配;1.18~4.75 mm 和13.2~31.5 mm粒径区间的集料含量与级配离析的灰色关联度偏小,说明粗集料和细集料中的较粗部分对级配离析的影响较小;各级配区间集料含量与级配变异程度的二次回归相关系数大于0.6,说明集料间交互作用对最终离析程度影响较大,仅考虑单个筛孔通过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有可能会消弱集料级配的离析特征,应从不同粒级组合角度分析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抗离析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是道路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材料级配品种的多样性,使得面层铺筑时容易产生材料离析而造成道路面层强度的不均匀。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重视施工工艺和机械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通车后的跟踪检测和对典型代表路段的钻芯、级配分析等试验,分析了沥青路面存在的离析现象及对路面病害的影响,并根据路面实际设计、施工情况分析了路面离析的产生原因,参照国内外在防止路面离析所采用的措施,提出了防止或减轻路面离析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沥青砼路面施工机群配置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分析了温度离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机群配置来缓解温度离析的主要措施和基于温度离析的机群配置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沥青砼路面施工机群配置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分析了温度离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机群配置来缓解温度离析的主要措施和基于温度离析的机群配置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沥青路面离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包括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从而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形变和坑洞、局部严重辙槽、局部泛油、横向裂缝多、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离析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通车后的跟踪检测和对典型代表路段的钻芯、级配分析等试验,分析了沥青路面存在的离析现象及对路面病害的影响,并根据路面实际设计、施工情况分析了路面离析的产生原因,参照国内外在防止路面离析所采用的措施,提出了防止或减轻路面离析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重裁交通特点,结合我省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国外级配微分布研究成果,讨论现场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尤其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热料仓级配离析控制的重要性,提出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设计、粗细集料作用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离析现象是造成路面潜在损坏的重要根源,是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降低离析的措施及对策,从而保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