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勇 《时代汽车》2021,(7):77-78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大量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操能力,为学生夯实就业基础。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极为重要。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步提升,汽车已在我国获得普及应用。近年来私家车数量陡增,而汽修专业人才呈现较大缺口,这是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种挑战。如何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素养高的汽修人才,这是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后市场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种大环境驱动下,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这门课程,为行业培养汽车维修技能人才。1汽修实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并且还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汽修教师在开展汽修实训课堂时,如果只是单一地运用传统机械式讲解教学模式,理论  相似文献   

3.
陆蕊 《时代汽车》2023,(14):42-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专业的汽修人才正成为国家的需要。汽车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成为汽修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是各个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单纯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是不够的,笔者将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汽修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项目式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笔者分析了这种形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应用。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知道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来满足汽修岗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浅谈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的汽修人才是十大紧缺型人才之一,而汽修行业是四大热门行业之首。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对汽车维修职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呼唤工匠型高水平的汽车维修人才,而当前中职汽修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严重不符,汽车维修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企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中职汽修教学中教学设备落后,实习实训设备与汽车维修实际差距大,检测与诊断设备落后,教学素材、教学内容滞后于汽车  相似文献   

5.
中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人才的一大培养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更是中职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汽车行业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迎合市场发展需要及时作出调整与创新。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结合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师如何有效应用现代学徒制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稀缺,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却得不到企业认可,也就是说中职学生毕业后没有市场需求,使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陷入了泥潭。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职院校的一线教师。通过在天津庞大集团进行的实践调研,笔者发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的要求严重脱节,需要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相应的社会上对具有高水平专业性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笔者基于对当前汽修从业人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就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维模式进行探析,以期可以为中职汽修人才有效培养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技术人才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篇文章从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入手,详细分析了目前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1中职汽修专业多元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根据公安部统计,截止到210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约2.17亿辆,汽车驾驶人约为3.42亿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促进了汽车市场的繁荣。汽车市场的繁荣加剧了汽车加工制造行业及汽车生产服务行业人才的短缺,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正是这些人才的主力军。由于汽车行业人才的短缺促使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招生火爆,家长抱着美好的憧憬让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孟兆斌 《时代汽车》2021,(7):99-100
中职院校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质量优、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汽修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不断深化课改创新,采用更为先进的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方式及管理上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当前汽车领域的发展而言,掀起了新的篇章,也能够为汽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必然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不仅需要更多的汽车设计人员,同时也需要汽车维修人员。因此,对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针对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文章从阐述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创新开展必要性的角度着手,对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创新教育实际开展的具体策略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文章研究的内容能够促进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教学进行革新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我国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为了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出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实用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价值,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在高职汽修专业的构建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百万扩招,近年来中高职教育事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性越来越高。而面对快速发展的21世纪,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基础的层次之上,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专才应是中职学校教学发展的重点。本文立足于中职汽修专业,分析当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现状问题,探讨"三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意义,分析"三生教育"中的"三贴近"原则在汽修课程中的渗透应用,以期帮助汽修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生命观、生存观以及生活观,让汽修课程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为培养综合素养能力强的汽修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职汽车应用维修专业大多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技能与维修企业的工作要求之间仍有差距.学生位上的展示和应用,严重影响了专业培训的质量.本文基于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教学探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私家车进入到千家万户中,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出行的便利性;而当汽车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其内部转向系统发挥着关键核心的作用,并对汽车企业及行业整体的运转与发展造成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深入的研发创新,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进行优化发展,促进现代化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应用,促进现代汽车整体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同时,相关企业及单位还可以联合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以此来加强对汽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提高其对现代汽车转向系统的了解与重视,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养,并将传统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水平的提高。下面主要对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6.
汽车钣金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课,旨在丰富同学们的汽车维修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被紧紧的固定在某一个场所当中,需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将其释放。把教学方式与教育内容进行革新,教学内容应需要更贴近社会实际工作,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增添学习的趣味。汽车钣金维修网络课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增添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以视频的方式将知识进行传播。汽车钣金维修课程与网络融合,不仅是课后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也紧跟了时代的脚步,也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推动作用。本文章主要探讨汽车钣金修复网络课程的开发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汽车钣金维修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