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晓东  罗楠 《中国水运》2007,5(11):70-71
本文通过对桂梧高速公路2个典型滑坡(百花滩2号隧道滑坡和K195 100~K196 060左侧山体滑坡)的治理剖析,认为该区域存在断层、节理和古(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和灌浆为主的综合治理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一具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微型组合桩加固的滑坡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隧道洞口进洞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依托灯心塘隧道洞口滑坡处理成功经验,对洞口软弱围岩滑坡加固、端墙明洞及洞内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等进洞工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固山体+控变形"洞内外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措施,监测数据表明:采用该工艺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榭45万吨原油码头锚岩桩施工情况,介绍大型锚岩桩码头稳桩、桩尖保护、搭设钻孔平台及锚岩等施工方法和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继业 《中国水运》2014,(6):286-287
浅埋偏压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点之一,控制不当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或坍塌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03省道后山坞隧道跨度大,左线进口段埋深浅、偏压严重,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采取了大管鹏超前支护、合理开挖顺序及方法、爆破过程中减少药量、及时支护等措施控制围岩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偏压地形条件下的安全进洞,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船坞改造工程中,为有效提高坞墙锚拉结构施工速度,避免或减少船坞接长施工对原船坞的影响,满足原船坞连续生产需要,改进了锚碇板桩桩顶结构,将锚入锚碇墙的主筋直接外露,免除桩顶混凝土凿除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制作了适应锚碇板桩桩顶主筋外露的沉桩桩帽,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桩顶完整性;使用了一种锚拉杆中间张拉连接装置,优化了施工工序,增加了施工作业面,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为船坞坞墙锚碇体系相关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凌威  任启江  王能  印术宇 《水运工程》2020,(11):176-180
清水江旁海航电枢纽水闸主体结构横跨于范围宽且深厚的断层破碎带或影响带,构造岩体破碎、力学强度低,对建筑物抗滑稳定较为不利。当采用常规灌浆方式进行地基处理时难以进浆,经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一种以“浓浆挤密、分段灌入、逐段控制压力”为原则的“脉冲式”的灌浆方法。声波测试表明,该灌浆方法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基础的整体性。结合固结灌浆孔的布置,在基础和建筑物之间设置锚筋桩,利用锚筋桩的工作机理,较大幅度提高了建筑物的抗滑安全系数。结合现场实施过程,固结灌浆结合锚筋桩的处理方式更为快速、经济,解决了建筑物抗滑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某船闸引航道拟采用板桩结构,为选取合适的板桩结构形式,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对锚碇墙拉锚板桩结构、锚碇叉桩拉锚板桩结构、叉桩式高桩承台结构、直桩式高桩承台结构这4种不同板桩结构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各种板桩结构形式的结构位移变形、结构内力及桩侧土压力分布情况。计算成果显示:锚碇墙拉锚板桩结构和直桩高桩承台结构水平位移较大,达60~70 mm;叉桩高桩承台结构和锚碇叉桩拉锚结构在水平位移较小,约20 mm;叉桩高桩承台结构还具有卸荷作用,板桩所受主动土压力较小,板桩弯矩值最小。本项目宜采用叉桩高桩承台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科学地评判山体滑坡灾害导致的海事风险并且科学实施水上交通管制决策,研究山体滑坡海事风险的三维测度方法。以大中规模剧动式滑坡涌浪为研究对象,根据山体滑坡海事风险的形成过程研究其海事风险的三维测度方法,提出了以山体滑坡变形破坏阶段、滑坡涌浪规模、涌浪损毁船舶的系统风险综合系数为测度指标的海事风险评判模型,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及风险评判模型的应用。研究结论表明:该海事风险测度方法及评判模型,考虑了山体滑坡险情水上交通管制的主要因素,全面地反映了山体滑坡灾害导致的海事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10.
山体滑坡是指部分不稳定的岩土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山体边坡下滑并在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上剪切位移的现象。在水库、河流、港口或者海岸等具有一定水深的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将会产生巨大的水波沿岸传播,冲击涌浪会对船舶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而落入水中的土石还会堵塞河道、恶化航道水流条件。本文通过河道模型试验,对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通航安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试验研究得到滑坡涌浪在直道和弯道处的衰减规律,船舶横摇运动幅值与山体滑坡位置、滑坡量大小、船舶与滑坡点距离等因素有关,结合试验数据,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布垭清江大桥主桥结构为主跨420 m的悬索桥,两岸锚固形式均采用隧道锚碇结构。根据两岸地质条件,进行了隧道锚方案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和缩尺模型试验。结合施工勘察成果,确定了两岸隧道锚结构尺寸,长岭岸左隧道锚体长18 m、右隧道锚体长24 m,隧道锚围岩稳定系数为5.5;泗淌岸隧道锚体长15 m,隧道锚围岩稳定系数为7。总结了岩溶发育区悬索桥隧道锚的技术要点,对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结构形式的应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扈世龙 《水运工程》2022,(11):110-115
分别建立无锚式、单锚式和衡重式板桩码头有限元概化模型,并以某10万吨级板桩码头为原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衡重式板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值分别为无锚式板桩的1/13和单锚式板桩的1/2;无锚式板桩入土段土压力分布突变明显,单锚式板桩入土面以上墙后土压力分布突变明显,衡重式板桩墙后和墙前土压力分布均较平顺;无锚式和单锚式板桩弯矩、剪力分布均出现多次反转,尤以无锚式板桩最明显,衡重式板桩除在衡重台位置出现弯矩突变外,其他位置弯矩、剪力分布均较平顺;工程案例分析中衡重式板桩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属于正常范围,同时衡重式结构不需设置锚碇系统、后排灌注桩等组合结构,具有场地适应性强、施工简单和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在板桩码头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港口堆场的失稳滑动原因和治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东  何开胜 《水运工程》2005,(10):31-33
针对某港口堆场竣工即滑坡工程案例,对堆场岸坡进行了稳定计算、反演分析和加固治理,探讨了滑坡原因、勘探土层参数和原设计方案的缺陷。在反演分析得到的新土性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搅拌桩设计治理方案并进行了稳定分析,实施后表明方案可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某路段侧一人工填方土坡的处理方案介绍了深层搅拌桩和土钉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说明了对于不同的滑坡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设计,敢于创新,才能得到最佳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水头混合式闸室墙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闸室墙为例,结合ADINA有限元模型分析,进行锚筋计算方法的研究。通过分析,锚筋受拉过程轴向变形u与距前趾的垂向距离L_i近似成正比关系,利用u与L_i的关系,通过假定建立锚筋轴向拉力F_i与L_i及锚筋产生的力矩M_i与L_i的公式关系。为满足闸室墙检修工况下抗倾覆稳定性要求,结合锚筋提供的弯矩值Mi反推拉力值Fi,锚筋提供的拉力值均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且越靠近顶排,锚筋发挥作用越大。通过与现有传统锚筋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该计算方法相对合理、准确,更加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6.
从钢管桩沉放、搭设钻孔平台、钢管桩内成孔、导向架安装、锚孔成孔、下锚杆、锚孔内注浆和锚杆试验等方面,详细介绍水上斜孔锚岩桩施工的各道工序和质量控制,既节约了材料,又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锚杆抗拔力亦达到了预期的计算承载力,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新夏港双线船闸工程为例,利用ABAQUS建立船闸闸室和周围土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施工期原型观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单锚板桩和对拉板桩的受力特性。研究了两种不同板桩结构随着闸室土体开挖的内力与变形规律以及板桩墙两侧土压力分布等问题。结果表明:施工期内,两侧单锚板桩变形基本一致,中间对拉钢板桩变形基本一致,整体性良好;闸室单侧开挖时,开挖侧对拉板桩的工作状态与单锚板桩相同;后排板桩发挥锚碇作用,其水平位移、土压力均随着土体深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锚碇叉桩是拉锚板桩常用的锚碇结构。对非标准叉桩的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叉桩轴向力和桩顶切向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桩顶间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锚碇叉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在建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的研究分析,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适用于船闸闸室的地连墙整体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期不同阶段拉锚体系的受力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建立的整体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施工期不同阶段地连墙和锚碇桩的变位情况以及拉杆的内力变化。同时,基于该整体模型重点探讨了地连墙板桩结构的拉杆布置、闸室土体开挖和墙后填土方案等对板桩结构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闸室土体开挖对板桩墙内力和变形影响最大;拉杆数量及拉杆高程都应该合理布置,以避免地连墙的拉应力过大;先开挖闸室内土体再回填板桩墙后土体的施工方式更利于拉锚体系的整体受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某护岸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岛路某护岸工程几次滑坡的情况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资料,从岸坡的稳定性及滑坡危害性等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提出滑坡区域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