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存的韩国古舆图多数是朝鲜时代(1391-1910)的作品,其中所绘制的琉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世界总图中;二是单幅的琉球国图。前一类所谓的世界总图包括"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华东舆地图""王泮舆地图朝鲜增补摹绘本""混一历代国都疆理之图""天下舆地图""舆地全图"以及各类"天下图"等,这类地图通常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内容也最为丰富。后一类除了1471年《海东诸国纪》中的"琉球国图",主要存于18世纪中叶在朝鲜开始流行的"地图帖"内,这种"地图帖"通常还包括圆形的"天下图"、中国全图、日本国图和朝鲜八道图。梳理这些古舆图所绘制的琉球,并将之与中国明清舆图中的琉球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朝鲜古舆图的琉球形象是多元而丰富的,一方面沿用中国古舆图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基于其自身对琉球的认识,17世纪之后还部分受到传入的西方传教士汉文世界地图的影响。这个时期朝鲜作为中国周边地区,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并强调与自己相对应的中国周边其他地区的存在。明清东亚海上交往活泼的态势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Robert Batchelor教授2013年初发表的文章(The Selden Map Rediscovered:A Chinese Map of East Asian Shipping Routes,c.1619) 所引用,经仔细比对,可见“The Selden Map of China”(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藏《东西洋航海图》)上的大部分明帝国境内地名,均源自刊刻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一幅《二十八宿分野皇明各省地舆全图》.因此,1607年成了《东西洋航海图》绘画年代的上限.  相似文献   

3.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德地图以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公交网络的现状、公交网络的发展及城市公共出行规律.  相似文献   

4.
明洪武廿二年(公元1389年)的《大明混一图》,及稍后的朝鲜《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国》,在狄亚士抵达好望角约100年前,已率先绘出了非洲南端的三角地形,并载及许多非洲乃至欧洲的地名.其底图之一是元清浚的《混一疆理图》,唯清浚之图久未见传;后由明叶盛《水东日记》知其绘有《广舆疆里图》,但也仅有文字介绍.2007年9月1日,笔者在香港大学图书馆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版的《水东日记》卷十七发现清浚《广轮疆里图》的摹本;不久,复于同年同月22日在同地,由《水东日记》嘉靖癸丑刻本,看到另一张更为详细的《广输[轮]畺[疆]里图》原图摹本.此两张地图虽均为清浚地图的摹本,但详略不同,为使大家能尽快掌握相关资料,以便进一步展开研究,笔者乃草成本文将两图同时刊布.在文中,笔者也抛砖引玉,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推论,例如:清浚的《广轮疆里图》,并非《混一疆理图》;清浚在明初颇受朱元璋信用,应是《大明混一图》的主要绘制者;《大明混一图》原名可能是《混一疆理图》,到建文后才易今名.欢迎学界先进大力斧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藏于英国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的地图the Selden Map of China,取名为《明末疆里及漳泉航海通交图》,认为其编绘时间约在1624年,并对图上所有海外交通地名进行了初步的注解.  相似文献   

6.
《坤舆万国全图》主要地理已经被证明是來自完成于1430年左右的中国世界地图(已佚),而不是1602年利玛窦根据西方地图绘制的。利用词源学与方言学破译《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鸟名,证明中国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在《坤舆万国全图》地球南端绘有鹦哥地,按照地理位置,应是澳洲。澳洲未被发现以前,欧洲的地图有鹦哥地,但发现后反而改用别的地名。欧洲历史上不产鹦鹉,鹦鹉早就在欧洲绝迹,除地图外,没有第一手文献证明欧人在16世纪发现鹦哥地。中国自汉朝以来到清朝历代均有采集、餋养、崇尚鹦鹉的习惯,尤其历代帝王均有从外国进口鹦鹉,文献注明鹦鹉产地。通过文献、风俗、地图,和各方面的比较,《坤舆万国全图》和《三才图会》中的《山海舆地全图》上的鹦哥地,不可能是西方命名的,而是中国人命名的。又根据《坤舆万国全图》有关厄蟇鸟在南洋的记载,厄蟇以鸟鸣命名,以汉语南方方言注音。欧洲初期对此鸟的命名实从中国词汇误译,以后方更正。表示明代中国在1430年代即了解澳洲、南美洲。美洲原住民普遍对英国殖民者称美洲火鸡为furkee,英文turkey为furkee读写之误。美洲原住民只对外人用此词。火鸡是明代人对鹤驼的称谓。通过语源学分析中国及欧洲各国对火鸡的称谓,结论是furkee即中国南方方言火鸡(forgai或fuigee),此词由明代传入美洲。中国对这几种亚洲、澳洲、美洲不会飞的鸟的名称和描述,意味着在15世纪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和美洲早有交通,比哥伦布出航早70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首个行人导航地图出炉 发布会上,四维图新副总裁赖丰福重点介绍了09夏版地图数据.在四维图新09夏版地图数据中,包含了公交换乘、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人行横道及更多行人设施的信息,是中国首款行人导航地图数据,标志着中国导航地图从为汽车服务发展到为行人服务,开启了导航地图行人时代.  相似文献   

8.
单行地图为仅有两个点的点次为奇数的地图.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单行地图在一般曲面上的计数函数,并依据不同的参数建立相应的函数方程.  相似文献   

9.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 年各城市普遍开展城市公共汽电车线网优化调整工作,线路重复系数较 2016 年底普遍呈下降趋势,线网密度呈普遍上升趋势,线网布局更为合理.2017 年全国新开通 35 条轨道交通线路,33 个城市已有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0.
《坤舆万国全图》主要地理已经被证明是来自完成于1430年左右的中国世界地图(已佚),而不是1602年利玛窦根据西方地图绘制的。利用词源学与方言学破译《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鸟名,证明中国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在《坤舆万国全图》地球南端绘有鹦哥地,按照地理位置,应是澳洲。澳洲未被发现以前,欧洲的地图有鹦哥地,但发现后反而改用别的地名。欧洲历史上不产鹦鹉,鹦鹉早就在欧洲绝迹,除地图外,没有第一手文献证明欧人在16世纪发现鹦哥地。中国自汉朝以来到清朝历代均有采集、黉养、崇尚鹦鹉的习惯,尤其历代帝王均有从外国进口鹦鹉,文献注明鹦鹉产地。通过文献、风俗、地图,和各方面的比较,《坤舆万国全图》和《三才图会》中的《山海舆地全图》上的鹦哥地,不可能是西方命名的,而是中国人命名的。又根据《坤舆万国全图》有关厄墓鸟在南洋的记载,厄墓以乌鸣命名,以汉语南方方言注音。欧洲初期对此鸟的命名实从中国词汇误译,以后方更正。表示明代中国在1430年代即了解澳洲、南美洲。美洲原住民普遍对英国殖民者称美洲火鸡为furkee,英文turkey为furkee读写之误。美洲原住民只对外人用此词。火鸡是明代人对鹤驼的称谓。通过语源学分析中国及欧洲各国对火鸡的称谓,结论是furkee即中国南方方言火鸡(forgai或fuigee),此词由明代传入美洲。中国对这几种亚洲、澳洲、美洲不会飞的鸟的名称和描述,意味着在15世纪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和美洲早有交通,比哥伦布出航早70年。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低频浮动车数据时间间隔较长,现有地图匹配方法难以满足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的要求.综合考虑浮动车数据轨迹点之间的整体特性,在局部和全局地图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OE网络的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方法.首先,采用相交分析判断GPS点缓冲区和候选路段的关系,以获取候选路段和候选匹配点;其次,基于四叉树空间索引和Dijkstra算法,获取候选匹配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第三,设计了一种改进AOE网络,提出了基于改进AOE网络的最短可达路径算法,以获取最终的地图匹配点;最后,对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进行评价,并通过实验分析了算法的时间效率和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正确率为95.3%,程序执行总时间为96.8 s. 其正确率分别比点到线的局部地图匹配方法和基于弱Frchet距离的全局地图匹配方法的正确率高13.6%和2.8%.   相似文献   

12.
车载GPS/DR组合导航监控系统中,GPS/DR数据不可避免受到各种误差源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降低各种误差源对车辆导航的影响,有机结合能改善GPS/DR数据误差对导航影响的地图匹配算法,从而构成了GPS/DR/MM智能导航系统.文中通过分析地图匹配算法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地图匹配算法可靠性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车速递推的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利用基本可信数据--车速,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地图匹配算法的可靠性.通过跑车实际数据测试表明,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地图数字化是获取GIS空间数据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公路室内选线的基础 .本文对地图数字化过程中直线型和直角型地物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平差处理 ,并讨论了衡量地图数字化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ϵĵ�ͼƥ���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地图匹配是车辆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定位技术.论文从选择候选匹配路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曲线拟合的地图匹配算法.论文先介绍了曲线拟合的原理,接着详尽介绍了墓于曲线拟合的地图匹配算法,并讨论了该算法的匹配率等性能,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卢智宏《"互联网+公交"方案设想》杭州作为国内乃至全球互联网重镇,聚集了丰富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人才储备。公交云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服务公交系统,将融合公交、支付宝、高德地图、数梦工场等有利资源,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2009,(11):49-50
摊开中国地图,如果在南京和杭州之间画一条直线,可以发现,线迹所过,有避暑胜地莫干山,有古镇湖州,有陶都宜兴,还有风光迷人的太湖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五年前,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教授一份《建设杭宁发展带的梯形城市结构》建议和《人民日报》的《宁杭城市带能为长三角镶上“金边”吗》曾在江浙两省引起广泛关注,但这条“金边”终因缺少快速便捷的交通迟迟未能成就。  相似文献   

17.
针对前车换道意图识别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识别预测方法,建立以自车车头中心点为零点的动态栅格地图描述前车的位置信息,基于语义分割的方法获取前方车辆的轮廓特征与车道线,并分析前方障碍车辆的相关运动状态信息.将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识别预测前车换道行为.利用可观测...  相似文献   

18.
古土耳其陆海交通发达,曾是欧亚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历史上,中土两国陆海贸易频繁,文化交流密切。伊斯坦布尔处欧亚交通要冲,历史悠久,至今仍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中土两国的航海锚碇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相似性,在欧亚十字路口的土耳其发现古代铁锚的线索,值得专家学者更多地去研究。扼守陆海交通要道造就了古土耳其的陆海贸易中心地位,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大巴扎,成为世界香料贸易之国。以明代《蒙古山水地图》为代表的古丝路地图是东西方大规模贸易交流的见证,也印证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史。  相似文献   

19.
由于浮动车数据采集中存在GPS数据周期过长、拓扑关联性较差、数据量大的特点,传统的车载端地图匹配算法难以直接应用,针对车辆无法初次匹配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根据路网拓扑关联性进行判断的延时地图匹配算法.实际数据验证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可以实时、准确地进行地图匹配,尤其是车辆位于复杂交叉口及高架桥附近区域时车辆真实行驶道路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人工导引方式下生成AGV数字地图的方法.利用立体视觉提取障碍物边界点,将不同视点处得到的观测集成到数字地图中,进一步提高数字地图的精度.由于AGV运动的不确定性,在将最新的观测集成到地图中之前,通过匹配新的观测数据与地图数据计算AGV位置.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