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是我国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而研究公路建设中的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技术是目前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彭湖高速公路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实施情况为例,总结了彭湖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生态恢复阶段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路网规划设计和其他同类工程建设中开展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风险是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公路项目营运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文章从竣工环保验收实践角度,总结了广西公路项目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优化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妥善解决公路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间突出矛盾提供技术支持,为公路建设、设计单位等有关单位防范环境风险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肃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建设项目作为交通部确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的一开始就确定了"生态路"、"科技路"、"旅游路"的建设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认真贯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乃至运营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公路建设中环境的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从而使公路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省近几年公路发展迅猛,实现了全省所有市州通高速。但是随着公路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青海省作为我国的"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公路设计中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本文首先论述了我省公路环保设计面临的困境,然后简单叙述了公路环保设计的理念,秉持"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但公路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何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分别从路线选线、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取弃土场设计、桥涵设计及隧道设计等方面对在公路环保设计中应如何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破坏进行阐述,为我省的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提供参考,确保公路建设与自然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防护既起到了工程防护的作用,又具有环保绿化、美化景观的作用。在介绍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态保护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及生态防护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生态护坡不仅能满足设计要求,还能恢复由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维护公路沿线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施工程防护、植物恢复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维持路域生态平衡,促进公路建设、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公路水土保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式和开发建设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情况,人大常委会、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强和规范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以达到提高交通工程质量、美化和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策略分析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过硬,同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深入研究公路施工中技术管理的价值作用,并着重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策略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强调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合理应用这些策略,以实现公路施工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旨在为广大公路建设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干旱荒漠区敏感性分区,结合荒漠区公路建设实际和环境保护需求,提出了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路线和路基路面建设技术及公路集水综合技术措施,可为干旱荒漠地区的公路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枚护身符     
7月1日,在情势更变与民意之下,立法者从善如流,将现行公路管理法律法规旧制终结。《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恰如一枚公路建设成果的"护身符",使公路安全保护的法律手段更具可操作性,将中国公路法治道路从"口号式"推向"细则落实",良法之治的愿景也由"可期"跃至"可行"。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建设中,工程施工技术、方法等因素会对公路建设与使用产生影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故此,从公路性能指标与评价角度出发,对公路路面部分典型破损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公路路面日常修护与养护的策略,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力度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建设资源需求日益加大,沥青价格飞涨,采石场生态环境遭到重创,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排放和扬尘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传统的公路大中修对环境的危害更大,除了以上影响外,还因为旧沥青废料遗弃污染环境。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施工工艺,以供施工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境内,公路养护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检测装备,都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潘玉利认为,在资金紧张、预算不足及某些特殊状况下,我国现有的公路养护检测技术和装备上不能完全、准确地检测出公路的技术状况。《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的建设目标映射出未来发展的蓝图: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现有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型式以及各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的分析,明确了青海省公路沥青路面服务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对全面提升青海省公路沥青路面服务质量进行了探讨,为青海省未来公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水力资源丰富,两岸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对黄河两岸资源的综合开发,沿黄公路的建设也迫在眉睫,通过对沿黄公路的建设理念、建设方案和技术等级的设想,供沿黄公路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一环。通过阐述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分析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各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分析公路勘察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影响因素,提出环境保护的重点措施,以期为同类型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路网的不断扩张,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挖高边坡,影响到了公路两边的生态环境。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挂网喷混植物技术和传统的喷射混凝土、浆砌片石技术进行比较,分别从挂网喷混植物技术的原理、特点、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二五"以来,西部贫困地区大量实施农村公路改造、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结合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要求作一论述,可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态防护技术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兴起的工程技术,将工程与植物防护适当结合,利用生态环保的特点达到工程建设与环保兼顾的目的。科学分析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密切结合公路建设管理与环境,实现公路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常用技术,分析公路边坡冲刷失稳原理,总结阐述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软基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的质量、进度和造价,是公路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碎石注浆桩是公路软土处治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方法,为碎石注浆桩在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