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前后控制点之间高差过大,没有自然展线的条件,而回头展线的线形指标又不能满足公路线形指标要求时,应重点考虑螺旋展线。笔者通过对螺旋展线形态和特点的分析,将螺旋展线与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对地形的适应性和线形连续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技术、安全、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证山区高速公路螺旋展线的可行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云南省的筑路人在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诸如螺旋展线、8字形展线等与区域内地形地质相协调的展线设计理念、方法,本文以云南省已建成的水麻、龙瑞、昭会、思小等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资料为基础,在整理和搜集相关展线设计资料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质、安全、环保等角度出发,分析总结各项目展线设计方案的特点,通过对其设计原则、理念、思路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云南山区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展线设计原则、理念、思路,以达到建设规模科学、运营安全、抗灾防灾能力强、行车舒适以及养护成本低、运输社会效益效果好等相协调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螺旋展线方案隧道平面线形的安全,应确定不需要加宽隧道内轮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以新晋高速公路块村营至营盘段为依托,考虑汽车在隧道内行驶特点和规律及影响隧道内视距的因素,计算满足隧道内螺旋展线停车视距的最小平曲线半径。通过保证视距的临界曲线半径验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寻找具有代表性且经济合理、技术安全的隧道螺旋展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路线是公路的灵魂,其线形的好坏对工程造价、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路线提出8字展线的概念,并对8字展线的控制要素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探讨,以期起到拓宽山区高速公路展线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汽车前灯散射角、隧道标准断面以及驾驶人在隧道中驾驶规律的研究,并考虑汽车左转与右转行驶的不同特点,计算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满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螺旋展线停车视距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结果表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计算给出的最小半径不仅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而且可以保证隧道不加宽和超高不过大的要求,保持隧道内轮廓的统一,减少了设计和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赛果高速公路山坡展线桥盖梁施工为例,介绍在山区地形、高墩等不利条件下因地制宜的盖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提出“不收费”高速公路的概念,以高速公路的收费要求、收费形式为着眼点,以“不收费”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情况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不收费”高速公路的特点,其次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收费与“不收费”高速公路的常用立交形式,在此基础上,对“不收费”高速公路常用立交形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高速公路系统化进程中“不收费”高速公路立交选型提供设计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新疆赛果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山坡展线桥2台ZQM1000t/40m移动模架造桥机高墩整体提升施工,介绍了移动模架高墩整体吊装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新疆赛果高速公路山坡展线桥部分桩位的大落差远距离向下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对大落差远距离向下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一些技术和经验上的介绍,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新疆赛果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山坡展线桥,桥面铺装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并提出了桥面铺装病害预防控制的关键点和该项目特殊环境下桥面铺装施工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8)
应用PIARC刹车毂温升模型,研究了高速公路长纵下坡路段按设置缓坡和单一坡度展线两种方式下,货车到达坡底时刹车毂的温度、刹车毂温度达到200℃和260℃时离坡顶的距离3项刹车毂温度特征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两种展线方式下货车刹车毂升温速度特性、刹车毂升温与车辆总重规律关系和不同货车运行速度条件下刹车毂升温特性。经研究发现,单一坡度方式下货车到达坡底的刹车毂温度相较设置缓坡方式温度更低,其升温速度与下坡距离呈线性相关关系。货车运行速度相等时,随着车辆重量的增加,两种方式下货车到达坡底时刹车毂温差逐渐缩小。重量一致时,随着运行速度的变化,温度差变化不大;同时发现货车刹车毂温度达到200℃和260℃时距坡顶距离的变化规律与纵坡长度有关,得到纵坡坡长15km、20km两个界线点,当坡长小于临界坡长时,采用单一坡度展线比设置缓坡时距离坡顶的距离大,升温速度相对慢,超过临界坡长之后采用设置缓坡展线优于单一坡度展线形式。  相似文献   

12.
舒翔  曹映泓 《公路》2001,(2):79-8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惠河高速公路在“建绿色通道,走环保之路”的思路指导下,采用了三维植被网植草、客土喷播、喷混植草等新型绿化方式与预应力锚索、锚杆等传统加固措施相结合的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对这些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以期引起业内共鸣,从而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早日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雪霁  尹冬梅 《隧道建设》2010,30(3):246-250,284
山岭高速公路沿河、傍山展线时,部分隧道洞口往往存在地形偏压,从而导致隧道进洞困难,通过某高速公路1座隧道洞口的工程实例,探讨地形偏压严重时隧道半明半暗进洞的技术问题,提出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方案,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隧道进洞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力学状态,总结半明半暗进洞方案的注意事项,为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支撑。目前该隧道洞口已安全顺利进洞,未发生工程病害,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川西地区某省道改建工程,探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路线总体设计,阐述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公路设计思路和原则,从线形指标选择、公路展线方法两方面研究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选择和路线方案确定,为类似工程路线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其各项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穿越景观优美地区的高速公路,在沿途因地制宜地设置观景台已成为目前公路设计的新内容。但对于如何处理“观景”与“景观”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为人们提供观景平台、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的同时,又使“观景台”成为公路沿线亮丽的“景观点”,并做到对周围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是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一独特而敏感的观景台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利群 《公路工程》2008,33(2):114-117
从地形地质、工程造价、土地资源、安全性能、环境保护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等6个方面入手,结合多条高速公路设计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以桥代路、以桥代隧”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沥青再生设备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前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二位。公路建设已从“以修为主”转到“修养并进”时期 ,如沈大高速公路已全面开始翻修。对于高等级公路翻修清理出的大量沥青混合料的重新利用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1 常用的沥青再生设备1.1 就地冷再生设备该设备主要由沥青路面铣刨装置、乳化沥青喷洒装置、螺旋分料装置、熨平装置及行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随着设备的行走 ,铣刨装置将旧路面铣削并破碎 ,喷洒装置按照配比的要求喷入乳化沥青 ,同时 ,铣刨装置将各种材料搅拌均匀 ,经过分料螺旋在摊铺宽度范围内均匀分料 ,再经过熨平装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G85云南麻柳湾至昭通高速公路四方石段路线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解决思路,阐明了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贯彻落实“安全选线”、“地质选线”总体设计原则的重要性,最终确定的路线方案建设风险小、造价低、工程可靠度强、行车安全性好.并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比选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山区山坡展线桥依据山势的不同,沿山坡环线展开,受地形地势影响,大部分段落位居陡峭山坡之上,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对施工监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对山区山坡展线桥施工安全隐患分析,就监理在施工安全监督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措施,确保山区山坡展线桥施工顺利、安全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重庆“二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原属于高速公路性质的重庆市内环高速公路整体调整为重庆市内环快速路,原内环高速公路上部分节点立交在建设当初考虑的部分因素不再存在,需要对其进行改建以满足新时期的需要.以重庆市内环快速路东环互通式立交为例,阐述该类互通式立交的改建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