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胜  李金  陈亮 《西部交通科技》2010,(4):28-31,35
文章将确定性分析的弹塑性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与工程结构的统计矩可靠度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统计矩法的边坡可靠度强度参数折减有限元法,并利用该法对大宝山露天铁矿南部某边坡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研究结果对大宝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材料的选取决定了管片性能与结构的整体安全度与可靠度,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抗裂、抗震、抗疲劳、抗冲击等方面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好的力学特性。为此,文章针对深圳地区海相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基于可靠度理论,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钢纤维,优化配合比设计,并通过系列试验开展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盾构隧道不出现大变形的前提下,以少配筋加钢纤维混凝土管片为最佳选择方案;(2)在配筋率相同时,少筋加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比原配筋混凝土管片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且受钢纤维的掺量、品种、形状和长径比等因素综合影响;(3)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能极大提高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可靠度指标,满足海相地层地铁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车辙深度与行车安全性、路面积水、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特性之间的关系,推荐了车辙病害的养护标准,并在分析不同类型车辙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车辙推荐了相应的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标准正态化转换多项式方法(SNTP)进行边坡可靠度分析,建立了精确的SNTP,并经过算例进行了验证;通过修正SNTP对高阶矩法进行了改进,利用边坡可靠度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软土超深基坑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后地表沉降特性,可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地区软土超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和优化交叉口的运行状态,判断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是否满足通行需求,定义了交叉口可靠度的概念,引入交叉口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标准;参考Webster模型,计算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使用连续型概率分布模型拟合交叉口各进口道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性,推导出交叉口可靠度与周期时长、车辆到达期望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仿真验...  相似文献   

7.
隧道初期支护稳定性评价是保证隧道后续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文章依托乌石山隧道净空位移量测结果对初期支护系统可靠度开展了动态评价,并对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全位移、极限位移是隧道可靠性分析的两个关键参数,并可采用正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隧道开挖后的全位移,而极限位移采用现场量测位移模拟最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应用可靠度理论对公路隧道结构可靠度判定时不能完全套用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结果,而且对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经验允许位移判断标准也有必要按可靠度理论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柳州地区多个工程的溶洞数据,运用K-S检验法对各岩溶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形式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了不同地层年代的不同岩溶特征参数的分布类型及概率密度函数,为岩溶地区参数优化和可靠度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路网可靠度研究是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结合国内外时间可靠度模型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公路网运行时间可靠度的模型以及算法,并展望了时间可靠度理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扁铲侧胀试验在地基土液化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地区两个工程实例地基土的液化判别结果,对比分析了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扁铲侧胀三种液化判别方法,对扁铲侧胀试验在地基土液化判别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桩基自平衡测试方法的试验结果,结合桩基设计规范,分析了黄泛平原地区桩基承载力的受力特点与影响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泛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物以亚砂土、亚粘土夹粉细砂为主,多层结构居多,上层多为粘性土。此种工程地质条件下,影响桩基竖向承载力因素较多,特别是桩基施工质量与桩基混凝土浇筑对桩基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区超深搅拌桩加固体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深水泥土搅拌桩在上海某工程应用的过程,对取自现场的芯样进行室内渗透试验,测定不同深度处桩体芯样的渗透系数,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表明,采用超深水泥土搅拌桩能够显著降低砂性土层的渗透系数,可起到很好的隔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茅岭互通A匝道桥工程设计实例,阐述了门式框架墩群桩基础的受力特点及群桩效应,并对群桩基础承载力和基桩截面配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基础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项目针对桥梁剩余寿命突出问题,从7个专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完善了基于多重因素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和钢筋碳化腐蚀速率模型,提出了计算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偏心受压柱和拱肋承载力的新方法,构建了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拱结构时变可靠度计算等方法。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简化后的桩一岩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岩层坡度变化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并研究了嵌岩深度和桩身强度对陡峭岩层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岩层倾斜角较大时,岩层倾角的变化对桩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但当岩层坡度较缓,且缓于一定坡度比时,岩层倾角的变化对桩承载性状影响甚微;适当加大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提高陡峭岩层上桩基的承载能力,而增大桩基嵌岩深度对桩承载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扩径桩能够充分发挥土层和桩身的承载潜力,使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减少沉降,但由于其桩身在某深度发生扩径突变,给研究扩径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带来不便。现有对扩径桩的研究只限于小直径桩的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文章在扩径桩现场竖向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对扩径桩承载力、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该类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下导洞实现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一种在地下导洞群内进行桩基托换的方法,并对导洞施工导致的原桩负摩阻力、承载力和附加沉降进行了讨论,基于弹性理论推导了计算桩附加沉降的公式。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地铁工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文中的公式能较准确地描述桩的附加沉降。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桩基托换中,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地铁光华路站洞桩法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研究表明,该项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提高桩基综合承载力,且可减少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较为可靠的原位测试技术之一。文章结合某路基软土处理工程实例,分析了由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采用相对沉降法来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同时采用双曲线拟合法或回弹法来检验其方法的可靠性,以保证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跨度上承式拱桥拱座下伏软弱基岩抗推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采用扩大基础配置抗推斜桩和竖桩的方式抵抗拱桥巨大推力。文章以总溪河特大桥工程为例,针对其拱座下伏软弱基岩、承载力差的问题,提出10°和45°两种斜桩拱座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比选,最终得出45°斜桩方案可以有效减小设计桩长,其受力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