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众所周知,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在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是其他车企并未坐以待毙,奔驰公司曾以老款S级轿车为基础研发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并于2009正式推出S 400 Hybrid车型以及S 500 Plug-in Hybrid概念车。如今,经过4年的进化和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也更趋成熟,于是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就成了奔驰S 500 Plug-in Hybrid量产车型首发亮相的最佳舞台。  相似文献   

2.
正第1节谁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使用外接电源为车载动力电池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就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两套动力系统:发动机和电机。这两套动力系统不仅相互独立——都可以独立获得能量补充、都可以独立驱动汽车行驶,又可以相互协作,共同驱动汽车前进。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它可以作为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只要单次行驶不超过动力电池可提供的续驶里程,但一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续驶里程都较短,往往不会超过60km。代表车型:比亚迪秦、荣威550 Plug-in、华晨宝马530Le、奥迪A3 e-tron、沃尔沃S60L E、宝马i8、奔驰S500  相似文献   

3.
《汽车知识》2014,(11):16-17
<正>10月17日.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沃尔沃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201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精彩亮相。沃尔沃汽车同时宣布,该车型将于201 5年上半年在成都工厂量产并投放市场,作为首款国产豪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助力沃尔沃汽车实现在第二本土市场的绿色承诺。沃尔沃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一辆"三车合一"的高科技座驾,提供纯电动、混动和高性能三种驾驶模式,集合三车功能于一身,一车多用;同时具备与传统车型相同的高安全标准;搭载沃尔沃最新高效双擎动力(Twin Enqines),既节能环保又不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8月11日,沃尔沃汽车宣布新款S90正式上市,共推出包括2种动力配置的7款车型,更有9种车身颜色可供选择。售价为豪华版40.69万至50.59万元,运动版40.69万至44.59万元,RECHARGE T8插电式混合动力版49.99万至61.39万元。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0,(35):9-9
最近,本田汽车社长伊东孝绅表示,本田将在不断普及混合动力技术基础上,加速电动车研发。按照计划,本田将分别开发一款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一款纯电动车,并计划于2012年投放日本和美国市场。本田正在开发适用于中型以上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两种车型的混线生产,首先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以总装车间的内饰、底盘、最终线为基础,以传统燃油车型的工艺流程为参考,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总装工艺流程进行了简易编排,解决了其因节拍瓶颈而无法集中批量上线问题,最后,对于其在不同阶段的专用设备需求进行了简要说明,这对于实现总装车间的柔性化混线生产,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在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问题解决之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并以奔驰S500插电混合动力为例,介绍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电式混合动力已成为新能源车型发展的主流。文章以一款中级前置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为例,给出了动力总成总体设计方法,对行星轮机构、电控离合器及单向离合器等几种动力总成复合装置方案进行了对比,针对所选定的结构方案分析了相应整车工作模式,对动力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确定了动力系统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华晨宝马530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于1月15日正式上市,本次上市的新车仅有一款,售价为69.86万元。华晨宝马530Le为自主研发车型,同时研发过程中也得到了宝马的大力支持,动力采用宝马i家族的相关技术。新车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外观方面,新车是基于现款5系的设计风格打造,只是前照灯和前保险杠的细节有所不同。此外,车尾右上角标有"530Le"字样。其中"e"是宝马"eDrive"的缩写。车身颜色方面,新车将提供7种选择,包括1款普通漆雪山白;还有6款金属漆,分别为冰河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在常规情况下可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的、优先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的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就驱动原理和驱动单元而言,都与传统燃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汽车相差无几,然而它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包可以直接从外接电源(包括家用220V电源)充电.从这点上看,它像一辆纯电动汽车,通常优先在纯电动模式下独立行驶,一般由外接公共电网电源充电补充电能.  相似文献   

11.
奥迪Q7 e-tron quattro是奥迪推出的第2款配备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车型,如图1所示凭借锂离子蓄电池输出的电流,这款大型SUV可纯电动行驶多达56km,噪声低、动力强且零排放。在柴油发动机的配合下,总行驶里程高达1410km。奥迪Q7 e-tron quattro是全球第1款配备6缸柴油发动机及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相似文献   

12.
S500Hybrid是奔驰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它体现了奔驰未来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奔驰S500Hybrid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止,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沃尔沃(Volvo)率先在欧洲推出沃尔沃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这款可充电的柴油混合动力车是沃尔沃有史以来开发的技术最先进的车型,堪称全球第一款配有柴油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沃尔沃汽车集团和瑞典凡腾富(Vattenfall)电气公司共同投资了该项目的研发,是双方通力合作的成果。提升混合动力技术沃尔沃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相似文献   

14.
《天津汽车》2011,(5):6-6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计划于2012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售插电式版本的混合动力普锐斯轿车,并计划于2014年开始推出标准化的插电式版本。据报道,插电式混合动力普锐斯的售价同该车型的普通版本基本相当,而其所配备的更高容量锂电池使该车在燃油效率及续航里程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典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压部件1.典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架构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使用电池为电机提供动力,使用另一种燃料(如汽油)为内燃机(ICE)提供动力。PHEV电池可以通过壁装插座或充电桩设备、ICE或再生制动进行充电。车辆通常依靠电力运行,直到电池几乎耗尽,然后汽车自动切换到使用ICE。本文以2018款路虎揽胜运动型P400e为例,来介绍典型PHEV,2015-2023年间生产的很多车型,都采用了这一架构。初期生产的车辆目前已到了社会维修期,  相似文献   

16.
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到十五批)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作出整车整备质量、纯电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燃料消耗量等相关趋势线,通过对主参数与主性能的梳理与总结,获得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主性能与主参数间的部分规律,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插电式的大规模应用 在德国法兰克福,保时捷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作为豪华车的低碳决心,Cayenne S E-Hybrid、Panamera S E-Hybrid,甚至有超级跑车918 Spyder。Cayenne S E-Hybrid是豪华SUV细分市场中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论是在保时捷所有车型系列中,还是相对其它同级车型而言,它均为全球首创,加上Panamera S E-Hybrid和918 Spyder,保时捷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推出三款采用皇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顶级制造商。  相似文献   

18.
<正>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特点:·客车安装了—个锂电瓶驱动的电机,它还有—个小型柴油机。·客车通过安装在车顶的能源储存单元从电源充电,充电耗时5-6分钟。·该客车在电能驱动下能行驶7公里,无任何噪音和排放。在哥德堡场地试验的结果显示,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超过了预期,每100公里消耗燃油不到11L,比同款的柴油客车的油耗要少81%。包括柴油和电能的总体能耗,与相应的欧5柴油客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能源节省达到61%。哥德堡的场地试验于2013年6月开始,涉及三台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宾利汽车全球首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带来完美兼顾超凡性能与卓越能效的技术创想。作为全球首推插电式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宾利率先为豪华汽车细分市场带来全新动力选择。宾利混合动力概念车以旗舰车型幕尚为蓝本,为出色的奢华品质与动力性能注入全新动力选择。镀铜设计元素被应用于概念车  相似文献   

20.
X5 Concept eDrive首次亮相于2013年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如今它离量产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这款车型最大的亮点是将宝马的xDrive四驱系统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相结合。在动力系统方面,锂离子电池组、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机是其主要的驱动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