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道路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道路试验的方法针对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问题进行振源、传递途径以及主要贡献板件识别.分析中分别加速工况、回馈制动工况和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噪声和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通过对试验数据时间域、频率域、阶次跟踪分析发现:轮毂电机引起的6阶振动是车身结构振动和车内噪声的振源;不同频率范围内车身各结构板件对车内噪声有不同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试验结果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进一步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某自主品牌乘用车怠速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率试验、车内噪声分离试验等方法定量确定车内各噪声源的贡献量大小,并从排气管口噪声源控制、悬置垫结构传递路径控制及防火墙隔音垫空气传递路径控制等方面分别提出怠速车内噪声控制的改进措施。采取改进措施后的试验样车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降低3.5dB(A),达到国内合资品牌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明 《天津汽车》2010,(5):40-4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的NVH性能,尤其是汽车的车内噪声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以GB/T18697—2002《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车内噪声测量的试验要求和测量技术要求,并对某轿车NVH改进前后的车内噪声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经过改进的轿车在匀速行驶和发动机扫描工况下,车内噪声降低,改进措施良好,从而得到了该轿车基于车内噪声的车辆NVH改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避免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在进行匀速工况噪声源分离时,轮胎附近测得振动噪声容易受到发动机振动噪声的干扰,导致分离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结合串扰消除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建立了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针对某车型的匀速问题,将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与串扰消除技术相结合,通过三级细化实现匀速车内噪声的精准划分和声源目标值设定,实现了匀速车内噪声的逐层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SUV车型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低频噪声问题,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在20 Hz附近出现异常峰值。通过对车身可疑结构进行逐一排查,利用阶次跟踪和ODS方法分析表明,引起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后背门低频共振。通过提高缓冲限位器支撑刚度降低了20 Hz频率成分峰值,提升了车内声音品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越野车在怠速和急加速工况下存在车内噪声过大问题,进行了整车噪声测试试验,确定了排气系统的尾管噪声是主要噪声源。采用GT-Power软件完成了该车辆排气系统的声学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前置消声器和后置消声器的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消声器可使排气尾管噪声得到明显降低,车内声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轻型客车噪声评估过程中车内噪声水平未达到目标样车水平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该车整车及进气系统噪声测试结果改进空气滤清器结构,在其壳体内部增加加强筋以提高壳体刚度。进气系统优化后,整车怠速工况下50 Hz的峰值频率下降2 d B,总声压级也降低2 d B;全油门加速工况时,2 100 r/min处噪声峰值消除;全油门加速工况和匀速工况时车内轰鸣声降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总贡献系数和的客车噪声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中型客车中复杂噪声源对场点的贡献量不能完全代表该噪声源对车内整体噪声贡献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衡量多输入对多输出贡献量的方法。首先对某型客车车内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车内噪声信号特征,计算怠速工况下不同噪声源对不同场点的偏相干函数。接着通过车内声学模态试验,分析了该客车车内空腔声学固有频率。最后,基于偏相干函数提出了"贡献系数和"和"总贡献系数和"两个新的评价参数,并结合声学模态特征,评价进排气、发动机和冷风扇等各关键噪声源信号对整车噪声的贡献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确定了主要的噪声源和需要改进的噪声频段,为有效降低车内噪声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轿车主要噪声源识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郭荣  万钢  左曙光  王宏雁 《汽车工程》2007,29(5):377-380
燃料电池轿车是零排放的新型环保车辆。其总布置和噪声源有别于传统汽车,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很有必要研究其振动噪声特性。文中通过试验方法,研究某型燃料电池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噪声特性,识别出主要噪声源为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确定了顶棚和后围板为辐射噪声主要板件,最后提出减振降噪措施并改进。  相似文献   

10.
轿车车内结构噪声源识别及降噪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桑塔纳2000轿车车内噪声的测试分析结果,揭示了常用工况下桑塔纳2000轿车车内噪声的特征,并对影响桑塔纳2000轿车车内噪声的主要噪声源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措施并进行了降噪效果评价,试验表明,实施降噪措施后,桑塔纳2000轿车车内噪声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介绍车内噪声源识别的主要方法,针对国内某型车在研发过程中的车内噪声问题展开研究,试验分析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主观评价、频谱分析和运转消去法,确定涡轮增压器冷却水泵电机振动是车内噪声问题的噪声源。分析引起车内噪声问题的原因,提出对涡轮增压器冷却水泵电机振动隔离采用二级隔振的改进方案,并且通过试验和主观评价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轻型卡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转速在2000r/min以上车内噪声过大的原因,利用噪声频谱分析找到贡献较大的声源,采用优化噪声源及增加声学包装两种途径降低车内噪声,并试制样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车内噪声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以某车型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设计开发为背景,针对其怠速关空调时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根据噪声源隔离试验对进排气、发动机噪声进行分析,确认其主要噪声源为发动机。与对标车进行发动机噪声台架对比试验,得出传递路径中的前围隔噪量不足及存在漏噪现象为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对前围的密封性和隔噪两方面的设计进行改进,最终改善了车内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车型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为3 100 r/min和3 510 r/min时产生噪声峰值问题,通过锤击试验、CAE分析、振动噪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确认此峰值是由发动机舱结构不合理产生的.通过采用在散热器上、下横梁和左、右立柱上焊接加强板及延长副车架内部加强板等优化发动机舱结构的措施,降低了加速时车内噪声,同时整车怠速、匀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文中主要介绍了控制某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系统方法:通过LMS测试系统实验确定了电动汽车主要噪声源——电机及减速器,并通过噪声测试分析判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电机及减速器振动向车内传递噪声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改进了电机及减速器和悬置系统的橡胶垫刚度,优化了电动车车内噪声,并通过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某MPV汽车车内噪声大的问题,通过屏蔽法识别进气噪声为主要噪声源,为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汽车NVH性能,运用三维软件LMS Virtual Lab对进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通过结构改进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噪声,改善了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描述车内噪声测试分析及改善思路.以工装样车车内噪声明显问题为例,从结构传递噪声和系统噪声两个方面,对试验样车进行了各种道路试验,通过分析识别出影响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了各项减振降噪措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某车型在怠速工况时,原状态样车方向盘振动严重,车内噪声较大,呈不可接受状态。运用LMS.test.lab设备对试验样车进行测试分析,发现车内振动与噪声主要由发动机悬置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引起,通过对发动机悬置、燃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使样车怠速工况振动与噪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摩托车噪声源分析主要是基于近场声压测量法和声强测量法等;然而,这些方法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而且测试相当耗时。采用最大加速行驶噪声工况基准法模拟摩托车最恶劣噪声场,并应用一种不规则形状的传声器阵列对摩托车噪声源进行试验分析,从而获得匹配的声强(或声压)分布图。通过声场分布图,可直观得到各主要噪声源的分布、强度和频率,并可方便制定出合理的摩托车降噪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加速行驶噪声工况基准法能准确模拟摩托车最恶劣噪声场,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噪声源分析路线和方法准确有效,这:恃有助于改善摩托车噪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自主SUV怠速时车内噪声较大、声品质较差的问题,利用听觉相关量分析得到声音采样中最易被人耳察觉的频率成分,采用噪声源分离方法查找噪声源并进行整改。采取性能优化措施后的测试数据表明,车内怠速N挡空调关工况声压级从43.86 d B(A)降低至37.5 d B(A),已达到同级别合资品牌SUV车型优秀水平,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得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