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数学模型;运用加权主成分分析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选取2015年部分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提供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客观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得出结合客观分析与主观评价的相对可靠的结论。与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的结果相比,其评价结果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水平,可以给广大证券投资者一个更加可靠的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2.
鉴于主成分分析法中某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多寡、相关性强弱对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在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时,首先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不同的指标子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每一指标子集的评价值;再给各指标子集分配相应的权重系数,以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在实例中讨论了各指标子集的权重取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有助于融合主客观赋权法的优点,克服常用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多元统计分析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实例作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适应性强,方法可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多元统计分析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实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适应性强,方法可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复杂性、模糊性及缺乏合理评价方法等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现行规范确定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借助Matlab数学工具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已有文献中利用灰色聚类决策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评价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是可行的,而且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影响的强弱,具有特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特点,首先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教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求得各主成分和综合因子的得分,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师德师表进行量化评价;最后,利用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得分聚类图,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定性评判。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公路网节点重要度的概念,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联合评价方法来确定节点重要度的新思路。并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8个城市节点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结果,确定各节点在城市群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地评价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对政府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主要指标,其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江西省近些年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进行了有效值的计算和历时性的评价分析,最后从如何提高发展效益的角度对江西省中长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确定面向港口用地功能调整包括港区内、外两部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用地调整交通影响评价模型。在天津港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把影响范围内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成分,为类似港口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学原理分析社会物流系统和综合运输系统协同内涵,建立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序参量,计算系统协调度。再根据静态协调度与动态协调度的特点对系统协调性进行分级,从而指导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合理地综合评价带有模糊的复杂的多因素系统,将模糊矩阵与模糊积分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一种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与因素权重的方法,最后提供了一种综合实验室的手段,该理论与方法可广泛用于带有模糊性的类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了评价方法的确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的建立,进行单因素、一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步骤.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相对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了多目标、多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评价集的隶属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超声波测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再用有限元法计算桩身不同位置在相同缺陷的情况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出不同位置的缺陷影响系数;将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与相应的缺陷影响系数相乘,并将所有的乘积结果值相加,得到一个考虑桩基缺陷位置的综合评定。与其他超声波测桩评定方法相比,该方法以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为依据,并考虑了缺陷位置,是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城市公交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选取的评价指标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集成的理论,建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政府、公交企业和出行者三方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大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和公交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最后以郑州市为例,依据调查的公交线路的基础资料,运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诱导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评价目标出发,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过程,并结合调查整理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综合评价的二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洪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14(2):120-122,128
针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问题具有多层次和模糊性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适用于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服务质量评价因素量化;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再确定模糊评价矩阵,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最后,对成都市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考虑实际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一双层底分段装配顺序方案为具体实例,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该分段装配顺序方案的整体评价结果.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实际分段的生产装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块链平台中存在的多方数据交互不可信以及隐私数据易泄露等问题,基于CKKS (Cheon-KimKim-Song)全同态加密方案,提出了一种集成风险评价模型,把同态加密算法应用到风险评价中,将多种评价模型与同态加密结合起来.首先,利用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获得相关节点对同一交易事件的风险评价结果;其次,利用公钥对评价结果进行加密并进行同态运算,获得密文综合评价结果,以避免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数据泄露;再次,利用私钥对评价结果进行解码,获得明文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选取5 000个中欧班列企业的样本数据作为案例,利用决策树模型、Adaboost模型、Bagging模型、ExtraTree极端随机数模型、GBDT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s)模型、KNN(K-nearest neighbor)模型、随机森林模型、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等最为常见的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并将经CKKS方案加密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与明文直接计算的综合评价结果和经BFV (...  相似文献   

19.
从综合交通体系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出发,分析了衡量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及权重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物元分析的方法对综合交通体系进行评价,为综合交通的科学发展提供定量化的指导方案.最后,以湖北省综合交通体系为例进行分析,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对其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区间数评判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公交网络系统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公交网络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区间数评价原理,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城市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银川市现有公交网络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