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信息     
交通部确定长江干线港口发展重点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说,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区域性枢纽作用的主要港口,进一步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结构升级,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铁矿石江海转运体系、煤炭专业化运输体系、汽车滚装运输体系和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形势要求下,我国港口已经进入构筑服务范围更广、服务功能更多、资源要素更聚集的港口物流枢纽的发展时期。5月29日,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西部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技术开发与示范"在广西南宁通过验收鉴定。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光出席验收鉴定会并表示,"西部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技  相似文献   

3.
<正>9月5日,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河北赵县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原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来自全国桥梁设计院校、建设单位、博物馆等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近百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会上,凤懋润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古桥研究中心"授牌,并给王锐英、王健,李晋栓、陈凤贵、郑永军、  相似文献   

4.
宁波深水良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港口资源,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作为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浙江省、宁波市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及发展临港工业的重要依托。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清楚、分工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这是对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宁波港在未来长三角区域发展中将与上海港同为核心。要实现宁波港的发…  相似文献   

5.
国内水运     
『中国将提升沿海港口吞吐量至45亿吨』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任建华近日表示,交通部将在今后5年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10年,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可以超过45亿吨,高速公路总里程可能达到6万公里以上。任建华在“2005年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报告中说,目前,全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5亿吨。在今后港口建设的布局上,将会考虑冶金产业的布局情况和沿海港日的条件,中国将重点围绕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区域布局进口铁矿石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6.
毛善通 《综合运输》2023,(12):143-148
以港口建设为引擎,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建设,是连云港港口发展的战略方向。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连云港港口发展需要全面完善海港枢纽功能,着力强化联运战略通道,切实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的国际枢纽海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连云港港口需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发展体系,建设与长三角主要港口的战略联运通道,深化与上海港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创港口和航运物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 港口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经济贸易窗口,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进出口商品量的增加,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至1988底,原由交通部直属领导的沿海15港和长江、黑龙江诸港(除秦皇岛港外)均实行了以交通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体制。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港口的发展。但随着“八五”期间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力度的加大,港口的各项投入基本实行市场价格,而直属及双重领导港口的费收  相似文献   

8.
政企分开是我国港口改革的大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虹 《综合运输》2003,(1):46-48
2001年11月,国务院转发了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从2002年3月底开始,原中央管理的秦皇岛港以及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沿海和长江干线共计38个港口(其中:沿海港口13个,长江港口25个)全部下放地方管理,这是我国继电信、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又一个基础产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一、 港口下放地方管理的重要意义1. 港口下放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为增强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贸易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发…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港口枢纽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超巨系统,各相关企业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各自满意度最大的愿望,因而产生冲突竞争,这就需要共同协作。集装箱港口枢纽的协调不仅体现在运输组织和管理上的协调一致,即通过各种方法使集装箱港口枢纽中的相关企业减少冲突竞争及内耗,更好地分工合作,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以获取最大收益,而且也体现在技术装备的协调发展、同步建设方面,使集装箱港口泊位、货运站、堆场、集疏运系统相互配套,实现运输设备和设施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港口物流枢纽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雷  徐萍  马博 《综合运输》2013,(11):41-45
摘要:本文提出并探讨港口物流枢纽在运输中心、港城物流枢纽、国际物流枢纽三种发展形态上实现的模式,目的是解决港口物流枢纽在三种发展形态下功能实现的路径和手段,为港口物流枢纽理论体系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中国港口吞吐能力将新增八成对于港口的战略机遇,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一方面要加快港口建设,另一方面港口要提升服务功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节约资源、加快技术和制度创新。”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6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其中集装箱泊位69个,新增能力1940万标箱。2010年全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将增长到72亿吨。同时,港口安全情况力争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广西内河航运建设步伐,1999年,广西交通厅把原广西水运基建管理局、桂平航运枢纽管理处、贵港航运枢纽管理处3个事业单位合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江公司)。在国家交通部和广西社族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交通厅和  相似文献   

13.
数字     
《综合运输》2006,(10):92-93
42% 交通部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主任王明志在2006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级论坛上说,长三角港口泊位占全国生产性泊位的0.43%,万吨级泊位占1/3,却完成了全国港口吞吐量的42%以上,集装箱、煤炭运量都占1/3以上,原油、矿石吞吐量高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 继第一届中韩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10月在韩国汉城召开之后,第二届中韩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7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与韩国建设交通部交通开发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和韩国建设交通部协办。  相似文献   

15.
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资源配置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天津的优势所在。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成为资源配置的枢纽,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快天津“四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形成,促进天津以及整个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港口成为资源配置枢纽的趋势日益明显1、经济全球化使港口向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和生产的全球化,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沿海一些新港口、新港区的建设以及部分重要运输系统码头布局的优化调整,部分非主要港口在区域经济和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批新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对相关港口的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了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布局规划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主要港口布局方案适时调整的必要性,建立了主要港口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了定量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备选港口进行综合论证,并根据指标评价结论,提出了理论上的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论述了区域交通一体化与港口建设的关系,并针对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湄洲湾港港口的建设,提出了基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港口建设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港口高峰论坛看中国沿海大港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年中国港口高峰论坛主题发言内容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港口业在港口物流高端服务、港口区域整合、港口国际化、无水港建设等问题予以基本分析,指出了我国沿海大港未来发展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为打造低碳交通,提出以下设想: 发挥水运节能优势 着力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计划,加快高等级航道网、内河港口枢纽、江海联运体系建设,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内河水运体系;围绕构筑“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内水运     
『重点加强六大区域港口建设』今后五年是我国港口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保障沿海港口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2010)》。作为对这个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在天津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专门谈到了应重点加强几大区域港口的建设,并做了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