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亮 《珠江水运》2011,(12):44-47
港口的发展对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不仅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目前,中山港面临港口吞吐量增长率放缓和沿海、内河港口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要想实现吞吐量的增加,就要通过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使腹地延伸到中西部地区。中山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门城市,西江沿岸有众多内陆港口,沿江经济带也正在形成,这些都为中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延伸经济腹地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傅海威 《水运管理》2007,29(8):4-16,22
为探讨宁波港区集装箱腹地拓展措施,阐述宁波港区集装箱腹地发展现状,分析宁波港区腹地拓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宁波港区腹地拓展对策:(1)促进货代业发展;(2)构建多式联运体系;(3)提高港口通达性;(4)加大重点市场开拓力度;(5)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港口品牌。  相似文献   

3.
港口集装箱货源腹地的拓展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至关重要。港口腹地越广,吸引内陆适箱货量越大,对港口的集装箱物流越有保障。作为沿海港口,为了更好地发展港口物流,为内地外贸进出口企业服务,各港口企业都在采取各种途径不断开发内陆集装箱腹地。文内就港口如何开发集装箱货源腹地提出一些看法,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港口集装箱货源腹地开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港口集装箱货源腹地的拓展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至关重要。港口腹地越广,吸引内陆适箱货量越大,对港口的集装箱物流越有保障。作为沿海港口,为了更好地发展港口物流,为内地外贸  相似文献   

5.
辛林 《集装箱化》1998,(10):6-8
港口腹地有陆上腹地和海上腹地之分。港口的陆上腹地是指货源通过该港输出、输入的地域;港口的海上腹地是指经过该港的水上航线的起点(终点)港或基本港。事实证明,腹地是港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港口的腹地问题对确定港口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港口经济腹地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今后进行港口与腹地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港口腹地的划分、港城关系、交通运输及港口发展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与评价,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进一步研究:(1)从内陆交通运输与海运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港口与区域发展进行研究;(2)在港口对共同腹地的吸引和相互作用方面多进行定量研究,提高对腹地范围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3)揭示港口自身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范围扩大的相互作用机制;(4)从微观角度研究港口、城市、区域有机结合与内陆经济腹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港口腹地范围的划分;(5)采用定量方法对港口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情况作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港口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地域形态,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带来港口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港口竞争入手,分析了现代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以及港口争夺腹地货源的竞争;并针对港口竞争新焦点,就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连接港口腹地的空间纽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建立“无水港”,拓宽腹地,打造供应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东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全球港口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广东沿海港口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而稳定的货源,是港口广东沿海港口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建立“无水港”,拓宽腹地,打造供应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东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全球港口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广东沿海港口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而稳定的货源,是港口广东沿海港口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庆平 《中国水运》2006,4(6):43-44
海洋运输历来是国际货运的主渠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各地区开放发展与对外经济联系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港口承担货物运输的规模越来越大,通过进口与出口的互动式整合使港口-腹地日益成为集世界互补性产品及互补性资源的开放性地域,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越来越密切.文章旨在分析港口-腹地经济的关系、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港口-腹地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