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100)、Tween80和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Tween80-SDS、TX100-SDBS)对菲和萘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的增溶作用大于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大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存在协同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4.
方晓影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56+58-56,58
对微表处技术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对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缺陷主要有表面掉落脱粒、光板路、泛油、表面不整齐、表面出现划痕以及接缝不完美等,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了表面织构和表面涂层技术在内燃机关键运动副减摩抗磨与节能应用中的特点; 剖析了表面织构加工技术、表面织构形貌特征与分布、表面涂层制备工艺、表面耐磨涂层、表面热障涂层和表面技术与润滑的协同效应对运动副摩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表面织构(LST)能有效改善运动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直接/间接激光冲击表面织构(LSSP)技术已成为高效、灵活的表面织构加工方法,但由于织构加工工艺、形貌和分布特征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仍需进一步结合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工况特性研究并优化表面织构的形貌和分布特征; 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和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制备的耐磨涂层和热障涂层(TBC)具有良好的耐磨、隔热和抗氧化性,可使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金属基复合材料、类金刚石(DLC)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涂层的减摩抗磨和节能成效明显,但涂层材料种类繁多,很难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工业化应用; 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表面织构、表面涂层与润滑的协同作用复杂,将来仍需综合考虑多场条件下各种表面技术耦合的减摩抗磨机理,进一步完善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复合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内燃机产业的绿色和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的原理,并从角度调制方面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折射率棱镜、不同待测物质和不同厚度金属薄膜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反射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粗集料表面纹理对钢渣多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洛杉矶磨耗机对钢渣粗集料进行磨耗作用(0、500、1 500次),以生产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集料,通过配合比设计制备了3种多孔沥青混合料,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渗水性、水稳定性、抗滑性以及抗松散性等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集料表面纹理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路用性能影响显著,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抗松散性均表现良好,满足规范要求,且各性能指标均随着集料表面粗糙度的降低而下降,当粗糙度下降44.1%时,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指标分别降低了19.25%和12%。多孔沥青混合料在保持良好渗水性的同时,受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的影响较小,粗糙的表面纹理可有效减轻集料之间的滑动。选择具有足够表面纹理粗糙度的集料将是确保多孔沥青混合料具有所需性能的有效解决方案,建议在混合料中使用表面粗糙的集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膨润土乳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与膨润土协同乳化五种乳化方式对膨润土基乳化沥青制备与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乳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不能制备合格乳化沥青;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协同乳化能够制备合格乳化沥青,但混合料性能不佳;采用膨润土、十二烷基硫酸钠和NP-10复配协同乳化制备乳化沥青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用FRP对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包括去浮浆、气泡和裂缝。但完全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是很困难的。建议了对气泡和裂缝处理的限定的,以便在决定表面处理时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评价集料表面纹理粗糙程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直接测量了9种不同集料的表面纹理轮廓曲线,通过轮廓滤波方法将其划分为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并应用几何统计方法,以算术平均偏差、算术平均波长和轮廓偏斜度为评价指标,对其表面纹理粗糙度进行了定量评定.分析结果表明:算术平均偏差最适宜用来描述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程度,算术平均偏差越大,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度越大;波长2 mm为集料表面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的界限值;根据算术平均偏差,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可以划分为4级.  相似文献   

11.
吴波 《北方交通》2011,(5):92-94
结合近两年我省在公路建设领域推行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今后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的保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省多条高速公路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成因分析,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富广高速公路部分隧道缺陷整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发现云南富广高速公路部分隧道因施工控制问题引起的缺陷主要有:二次衬砌厚度不足、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存在空洞、砼表面存在纵向裂缝等,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整治方案,如湿喷C25微纤维混凝土、挂钢筋网、加设锚钉和w钢带补强的方法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使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的加固要求,是在通车情况下对隧道进行整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浇箱梁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箱梁现浇过程中由条件限制易导致各种质量缺陷的发生。针对梁面混凝土干缩产生裂纹,采用压力灌胶封闭;对于预应力张拉钢绞线断丝滑丝现象,采用换束处理;对于梁底砼外观缺陷问题,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上述措施的采用,有效保证了箱梁现浇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广新 《北方交通》2006,(6):174-176
结合隧道衬砌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就施工工艺、原材料配比以及施工准备、村砌浇注等方面应注意和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解决隧道二次村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7.
柱模板是一种竖向横截面尺寸较小的结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缺陷。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柱模板的缺陷,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可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类型,论述了各种病害的处理方法,提出了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的损伤识别与状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损伤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构件的火灾损伤特点,并对损伤状态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泥砼路面是现代公路、市政道路和城市广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刚性路面.然而它的基建投资大,存在修复困难、返修费用较高的缺点,以及在施工和使用中易出现断板、裂缝、面层脱皮起砂、表面平整度差等质量通病,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需要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严格认真的全面监理.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做好施工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