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型制造企业工时定额编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绍文  程友联  姜锋 《中国水运》2007,7(5):199-200
通过分析工时定额的构成和计算方法,结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及其CAPP的现状,利用Visual FoxPro 6.0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的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编制系统,不但大大提高了工时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也使工时定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应用神经网络实现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的快速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准确地计算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的基础。以前的工时定额数据主要来源于已建造的同类型船舶的数据积累,这种工时估算过多地依赖于人的经验,而且也没有针对中间产品族的加工单独给出工时定额。为适应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需要提供不同中间产品族生产的工时定额,作为制定中间产品族生产单元作业计划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部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了部件加工族,并以一部件族为例,通过分析该部件族的典型部件生产过程,得到了部件生产工时定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工时定额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方便、准确地计算出该部件族中每个部件生产的工时定额。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企业管系定额工时测算效率低、误差大、难以指导生产计划编排及成本控制等问题,依据“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思想,在深入分析管系设计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设计物量自动化抽取模型,并以管系定额工时标准体系为依据建立工时测算规则,运用知识库推理逻辑进行定额工时精确测算,最后通过系统研发与企业实际应用,验证抽取模型及测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企业管系定额工时测算效率低、误差大、难以指导生产计划编排及成本控制等问题,依据"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思想,在深入分析管系设计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设计物量自动化抽取模型,并以管系定额工时标准体系为依据建立工时测算规则,运用知识库推理逻辑进行定额工时精确测算,最后通过系统研发与企业实际应用,验证抽取模型及测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生产设计工时体系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工时定额是设计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的设计工时尤其是生产设计工时没有准确的基础数据,也缺乏有效的工时预测模型,导致无法对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船舶生产设计工时体系及工时预测模型.对项目工时中的图纸作业和非图纸作业进行研究,建立了非图纸作业工时的模型和图纸作业工时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某船厂的设计项目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模型是有效和准确的,可以为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准确地计算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的基础.以前的工时定额数据主要来源于已建造的同类型船舶的数据积累,这种工时估算过多地依赖于人的经验,而且也没有针对中间产品族的加工单独给出工时定额.为适应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需要提供不同中间产品族生产的工时定额,作为制定中间产品族生产单元作业计划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部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了部件加工族,并以一部件族为例,通过分析该部件族的典型部件生产过程,得到了部件生产工时定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工时定额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方便、准确地计算出该部件族中每个部件生产的工时定额.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船舶总装制造精细化管理,改变生产过程中工时定额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分段总组装配定额管理的准确性,实现合理派工.利用TRIBON M3设计的船舶结构和舾装几何数据,对装配计划所定义零部件的装配信息与外部数据库定义的定额标准进行匹配性关联开发,形成以装配计划树为层级关系,匹配组立与零件属性的信息,关联外部相应工种定额信息的工时表、派工单,避免人工定额的粗放管理,提高船企管理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船舶制造现场任务包的划分,以及物量构成体系和工时定额分解体系的分解,阐述了物量和工时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建立工时物量定额体系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此体系的一般统计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可行性,从而达到精益造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企业工时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对设计数据和实动工时进行深度挖掘,系统研究数据抽取规则、工时测算规则、工时修正方法及其与任务派工标准和结算标准等方面之间的关联规则,实现与设计数据的有效集成,完善和规范工时物量管理的业务流程和测算方法,有效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面临港口建设迅速发展、数字化港口初现端倪的市场形势,本文对港口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制造,建设企业信息平台的框架、建设方法及措施,以及港机产品适应港口数字化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港口的能源消耗以及用能设备的动态监测与管理问题,进行港口能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可视化研究。在分析设计需求和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和.Net平台下B/S架构,设计智能港口能耗管理平台。经长时间上线运行,验证了该系统可对港区能源消耗及用能设备进行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多维度分析港区用电消耗特征,为港区合理的能耗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设计的智慧港口能耗管理系统满足分析港口能耗的需求,有利于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船厂工时物量定额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工时定额使用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借助现代造船解决方案,提出了以工程分解中的标准任务包为核心建立工时物量定额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在现场实施应用和数据采集,以回归统计分析的方法完成对工时定额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传统港口散货堆场的货垛测量及存量更新存在过程复杂、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在港口散货堆场内的智能化测量作业技术。该技术以多旋翼无人机作为基础巡检平台,通过搭载激光雷达、双光吊舱和三光吊舱等作业设备,实现对港口散货堆场内堆垛货物的高精度测量(毫米级)和智能化监控,从而有效提高港口堆场盘库的测量精度和数字化管理深度,为港口散货堆场的日常智能化监管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船体分段任务包工时定额的计算过度依赖线性公式而忽略工时定额与工艺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高工时定额计算的效率和精确度,将PSO-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船体分段任务包工时定额中。通过对影响船体分段中间产品额定工时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多输入单输出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实际数据对PSO-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仿真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SO-BP神经网络建立船体分段任务包工时定额模型,能对任务包作业工时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5.
焦超 《港口科技》2014,(4):7-10
为了提高对港口设备的监控水平,秦皇岛港口对SOLAS模拟监控系统实施了数字化改造。介绍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设备背景和改造思路,以及改造所需的设备和改造方法。采用模拟与数字化相混合的数字监控系统,高效、安全,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金祺 《集装箱化》2013,24(1):22-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额逐年递增,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港口货运量快速增长,港口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现代制造和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港口岸桥设备的技术性能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然而,港口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为港口安全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港口数字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对目前我国数字化港口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数字化建设目标及具体要求,并针对建设过程的存在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数字化港口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港口机械设备是港口企业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的生产活动依赖港机设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并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设备完好有效。因此,港机设备的维修改造工作是港口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是保证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在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在的变化,我们在港口企业第一线工作的人们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采以变革和创新措施,才能搞好港机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纪福 《港口科技》2012,(11):41-43
面对激烈的竞争,设备制造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以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为例,阐述全面预算管理在港口设备制造企业的具体应用和产品成本控制的做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汕头港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基础管理、零配件供应、维修等设备管理现状,提出了从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入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港口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