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国际海运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愿景.水路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水运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是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减碳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将给全社会各个领域带来广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航运业作为服务全球贸易发展的基础力量,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场变革中。那么在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目标中,谁能撑起舞台?航运业要实现双碳目标存在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碳达峰""碳中和",最近这两个频繁刷屏的热词,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CO2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先行领域,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应对议题。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明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在2060年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相关数据研究调查表明,我国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全社会碳排放总量上占比达到了11%,由此交通运输行业也成为减排的重要行业之一,除了需要相关政策来改善交通运输的产业结构,还需要基于交通管理这一角度,协调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文章针对双碳目标下的交通运输管理展开相应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管理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港口和船舶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助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资源储备、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沿海港船绿色发展的多能源应用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该对策,应重点发展多能源状态监测及能源管理技术,助力我国沿海港船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港口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干散货码头是港口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核心和关键,更需要系统谋划、分期实施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要求2020年9月,我国宣布新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响应"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碳减排和零碳排放逐渐成为了航运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推出的碳减排方案和措施进行梳理;同时,总结国外航运业低碳发展的现状,并对其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减碳和零碳排放目标的应对建议,供我国航运业的碳减排和零碳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双碳战略”与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业面临着绿色转型的紧迫压力与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技术革新的潜在机遇。以国际航运业的主要排放来源为出发点,重点分析船舶动力乃至整个行业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为基础,从行业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国际航运业及区域性法规对“治污”与“减碳”的不平衡关系,提出“减碳不等同于治污”的个人观点。另外,着眼于当下激烈争论的减碳路径,从自船舶动力运行可靠性与能源可获得性角度出发,解释“双燃料”动力的存在意义及向“单一(低碳零碳)燃料”转变的必然前提,也从中引申出“全生命周期”概念才是形成未来降碳技术路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并基于此提出“可普遍获取的低成本绿色燃料才是未来技术所向”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苏北运河纵跨四市,绵延千里,是京杭运河最为繁忙、航运价值最高的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北运河的年通过量逐年上升,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苏北运河船闸的瓶颈效应日渐突出,影响了苏北运河效益的增长.船闸扩容是消除船闸瓶颈效应的有效举措,但受巨额投入和较长工期的制约,无法在近期实现.要有效地提高运河船闸整体运行效率,实施苏北运河各船闸联合管调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提出倡议: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45.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是我国政府关于环境方面的重点目标。在生态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公路领域的碳排放亟需得到控制。公路运输的发展处于长期且稳定的发展中,在未来的几年里,公路运输也将会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路运输中产生的大量的碳排放,与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相违背。因此,为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最终须达到碳中和。我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公路领域中减少碳排放的研究,力求最终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本文结合国家的政策目标措施,在公路运输领域,展开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京杭运河苏北段实现航道现代化是苏北运河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航道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之一就是实现航道的信息化建设,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工程信息化建设光缆工程沿运河堤岸敷设光缆,连接运河沿线15个基层单位,最后汇集至苏北运河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缓解苏北航务管理处至基层单位通信带宽"瓶颈"问题,为实现苏北运河航道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田丹 《中国水运》2014,(11):75-77
京杭运河苏北段(简称苏北运河),经过国家多次航道扩容整治以及现代化升级,通过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但伴随货运量及船舶体量和数量的迅速增长,两者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文中简要介绍了苏北运河水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苏北运河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重点对加强苏北运河水运市场监管,维护苏北运河水运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通航秩序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资为读者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氢能清洁、高效,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是一种可助力实现碳中和愿景的能源载体,也被视作“未来能源”。鉴于氢能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潜力,国际海事界各方也在积极探索氢燃料作为船舶替代燃料的实现途径,并积极致力于应对氢燃料“上船”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相似文献   

15.
继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30·60"的双碳目标后,2021年11月,我国先后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和自主贡献.交通运输是仅...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分析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的过闸操作流程、船舶过闸安全以及值班员人员操作习惯,采用疲劳测试实验,提出了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的人员配备、安全管理、工作时间等制度,研究成果在淮阴1号船闸中得到成功应用,成为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推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从中国交通新闻网获悉,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进行部署。李小鹏要求,以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利用水平为基础,以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效率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以GIS为技术平台,开发苏北运河旅游信息系统的过程、方法及预期目标。本项目在对苏北运河沿线三市及周边地区旅游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及光盘进行管理、分析、计算和显示,以各种手段综合的展示了GIS处理信息的结果,为苏北运河沿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并对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交通运输业,如何高质高效且成本可控地达到或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是摆在全体交通人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承担全球物流总量90%的国际海运业,既面临着日益严格的国际性行业减排目标的双重压力,也面临着国内双碳政策的约束。在这个领域率先建立"双碳"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国际实践和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国内方案,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