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的依据。针对农村公路施工水平较差,路面性能变异性大的特点,根据现有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从指标数据代表的可靠性出发,建立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区间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江苏省4条农村公路测试数据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指标对路面评价值影响强弱的信息,而且可以确定各指标的较客观的权重,由此尽量地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正确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主成分分析法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明  阳亮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55-57,89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指标对路面评价值影响强弱的信息,而且可以确定各指标的较客观的权重,由此尽量地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正确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路面养护维修和运营经济分析的基础,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对于公路的运营管理和优化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承德市承秦出海公路路况调查,采用物元综合评判法,根据反映路面性能的主要指标,应用关联函数,建立了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物元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处理路面使用性能演化过程中的随机性,计算简单。最后以具体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为示例,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路段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中在整理和分析G6高速公路巴新麻段4年路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该路段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提出了适用于G6高速公路或类似条件网级路面使用性能S形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该路段今后几年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路面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的评判方法,对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将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模型,为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路网中各路段的使用性能制定养护计划,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护资金,取得最佳养护效果。针对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复杂性,利用灰色理论的基本思想,建立了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最后以某高速公路的路面性能评价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为路面性能评价和养护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变规律是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的重要内容。概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病害类型,并据此给出了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和单项评价指标,通过某高速公路已测的路面技术状况指标PQI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探究了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文中给出了预防性养护方案的确定方法和最佳时机的确定,为科学实施预防性养护、节约养护成本和辅助养护决策提供了依据,可作为同类型养护项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突变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士宾  薛文  王玲  陈亮 《公路》2006,(11):36-38
评价路网中各路段的使用性能,根据路面使用状况制定养护计划,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护资金,取得最佳养护效果。针对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复杂性,利用突变级数的基本思想和突变系统常用类型中的蝴蝶突变,建立了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最后以四川省5条高速公路的路面性能评价为例,按其使用性能进行了排序,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为路面性能评价和养护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京藏高速白银段20km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为例,采用博弈法确定的路面使用性能各分项指标权重为基础,建立了改进基于灰色-TOPSIS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由博弈法确定的综合权重是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综合反映,不仅能充分的考虑专家主观权重,又能体现综合权重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灰色-TOPSIS法用于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准确度;基于灰色-TOPSIS法进行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规范中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更加有利于养护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和可能度理论建立了不确定多属性公路建设项目排序模型,以区间形式综合考虑了影响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各因素,相对于常用的确定型排序方法更多的保留了决策信息,同时,为了消除不同物理量纲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根据区间数运算法则,将决策矩阵转变为规范化矩阵,使决策结果更加科学可靠。最后,以西部某省的公路网规划为例,阐述了模型的计算步骤,证明模型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确定不同的排序决策因素及权重。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宏观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是改进了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由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的方法,即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权重计算方法.基于交通事故绝对指标及人、车、路等关联因素指标,确定出了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宏观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三角模糊数来描述各指标权重.与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用1~9个整数及其倒数确定权重的方法相比,三角模糊数表达的是一个区间的概念,给定可能性区间的上限、下限及取值可能性最大的中限值,从而得到整个区间范围内不同参数的可能性,更好的保留了模糊评价过程中的有效信息,评价结果更为合理.给出了基于隶属函数的评判矩阵确定方法和最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进行方法应用并对宏观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可知,基于三角模糊数权重算法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更为准确合理,从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安全状况为差的地区比例从87%降低至6.5%,整体的交通安全状况有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预测船舶引航员人因可靠性,以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基本法为基础,建立了人因可靠性预测模型.使用三角模糊数改进决策实验与评估实验方法(DEMATEL),获得了CPC因子权重;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引入CPC因子绩效效应评价,降低了专家判断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通过构建情景环境指数和人因失误概率的函数关系,实现了人因可靠性的精确预测.分别采用CREAM基本法和模型分析了实际情景环境下和设定情景环境下引航员的人因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较传统的CREAM基本法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海南热带雨林的滑坡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建立热带雨林地区滑坡生态型防治方案决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吊罗山热带雨林地区滑坡为背景,采用主客观赋权法与模糊层次法相结合的改进主客观赋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热带雨林地区滑坡生态型防治方案决策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主客观赋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边坡植树植草防护为最优方案,与传统均衡度变权法计算结果一致,基于改进主客观赋权法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车辆起步品质主观评价结果难以精确量化,以及客观评价模型中评价结果稳定性衡量问题,提出了起步品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敏感度分析方法.分析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结合过程,确立了起步品质评价指标;使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研究正态分布和梯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评价中,存在雨雾等危险复杂气象状况的测试场景考虑不足,和评价结果难以客观反映AEB系统实际性能的问题,研究了包含雨雾天气的AEB系统测试场景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tional Automobile Accident in-Depth Investigation System,NAIS)的事故数据,参考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构建了雨雾天气下的AEB系统测试场景;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AEB系统评价层次模型,提出了AEB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在PreScan-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测试场景,进行测试评价,验证了方法的效果,与传统单一评价指标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被测车辆得分为6.610 7分,小于单一速度减少量评价方法的9.015 0分,偏差分析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更客观,能更准确地反映AEB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某高速公路外业调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多目标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剖分目标层,概化分析各层指标的权重,确定及归一各方案指标元素,确定各方案的最优隶属度,最后综合评价各方案,并得出放坡+坡体中部宽平台+局部锚杆框架梁及骨架植草护坡+地表截排水为相对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滑行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驾驶性是车辆纵向动力学瞬态品质的定性描述,为定量评价能量回收制动的驾驶性,对滑行制动过程中的减速特性进行分析,提取了最大减速度、减速滑行距离、最大减速度变化率、减速度变化率稳态占比4个客观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主观评价与客观参数的一致性。基于客观评价指标,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观评价预测模型。通过7台新能源车型共计18种能量回收模式下的综合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主客观综合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能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实现驾驶性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量化评估公路钢桥预制构件工厂化制造中的多属性信息以制定符合实际建设需求的最优制造企业方案,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TOPSIS法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与表征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特点,提出预制生产模式下公路钢桥的层次划分方法,依托钢桥制造方案的属性建立备选制造企业的多属性评价体系;其次,基于制造任务信息模型和制造企业信息模型构建钢桥制造匹配模型,通过本体推理得出备选制造企业;然后,采用三角模糊数和0.1~0.9标度设定法计算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属性权重并构建初始多属性决策矩阵,提出改进的三角模糊数-TOPSIS法对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规范化多属性决策矩阵进行数学描述并求解得到综合接近度指数,从而实现备选制造企业的优劣排序;最后,将该决策评价方法应用于具体实施案例中,对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综合接近度指数依次为0.918,0.745,0.797,0.203,其中,方案1为最佳制造企业策略,方案3可作为次优策略备选。所提出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企业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实现自动化决策,为钢结构桥梁的自适应、自治生产奠定基础,提高公路钢桥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