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的9个技术条件。对我国已开通的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由联锁参与控制逻辑的道岔接口控制方案。针对该方案,提出了磁浮道岔控制电路中信号与道岔接口所需设置的继电器类型,并对道岔与信号的接口控制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模式控制接口电路及综合后备盘接口电路等)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9个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道岔安装、道岔转换、道岔解锁、列车通过道岔和道岔缺口变化等方面分析多机牵引提速道岔的运用特性;针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执行技术标准,加强工电联合整治,强化维护管理,通过采用新方法和新措施保证提速道岔的维护质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实际运用经验,提出一种高速铁路道岔运用状态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基于道岔服役信息,以及道岔检测数据,通过建立道岔运用状态综合评估模型,计算道岔各参数得分,综合评估道岔运用状态。以京沪高速铁路某车站6号道岔为例,采用道岔运用状态综合评估方法,评估道岔运用状态。经核实,6号道岔运用状态的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评估高速铁路道岔运用状态。评估结果可用于指导维护道岔,为道岔“计划修”与“状态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志勇 《铁道建筑》2007,(7):100-102
提出了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法,根据桥上无缝道岔“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建立桥上无缝道岔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道岔与桥梁之间的合理布置形式,对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铁路岔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高速铁路道岔的运用条件,线型,导曲线半径,道岔号数及道岔结构,并对其技术标准进行探讨,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经已锁闭的渡线道岔排列改变该道岔位置的进路,分析引起道岔错误转换的原因,提出防止道岔错误转换的改进建议,对保证车站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实现机筛道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岔区域线路质量是制约铁路客、货运输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机筛道岔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筛道岔的改进方案,介绍了机筛道岔的试验过程,指出机筛道岔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8.
李长虹  王柏重 《铁道学报》2000,22(4):103-107
在定性分析道岔应力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想道岔模型,为最大限度地利用道岔的性能潜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理想道岔模型,研制出符合理想道岔模型的性能呈梯度分布的功能梯度材料,这种功能梯度材料能够在提高道岔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不降低其使用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道岔结构与材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道岔的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我国道岔的使用情况和技术上的不足,并就提高我国道岔技术水平的措施提出建议,特别推荐铌稀土合金钢轨作为高速道岔材料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6种60轨12号固定型道岔为例,提出道岔简统化的方法和建议,为道岔设计标准化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1.
道岔是铁路提速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铺设可动心轨式辙叉型提速道岔及进行提速道岔无缝化改造,可根本上消除由于道岔有害空间和钢轨接头所引起的振动冲击,本文对提速道岔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提速道岔的特点,提出了在养护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高速铁路道岔的运用条件、线型、导曲线半径、道岔号数及道岔结构,并对其技术标准进行探讨,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铁路既有线道岔概况,以及日本、德国和法国高速铁路道岔发展的概况;阐述了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道岔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主要结构特征以及相关试验的情况,并总结了秦沈客运专线道岔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提出了我国今后道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哈大线沈哈段道岔区桥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涛 《科技交流》2007,37(4):30-39
无缝道岔桥梁设计除要考虑渡线道岔设置及咽喉区道岔设置对桥梁孔跨布置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道岔区桥梁设计技术要求,并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受力及变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哈客运专线道岔区采用的连续梁结构,能较好适应无缝道岔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道岔侧线对无缝道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道岔与无缝路线焊接的,随着轨温的变化,长钢轨纵向温度力将直接作用于道岔的辙叉和转辙部分。在无缝道岔的设计施工时,由于站内线路条件的限制,道岔侧线长钢轨的长度较短,在和钢轨温度力的作用下,道岔两尖轨的伸缩位移差较大,影响道岔的正常使用。为此,根据道岔区基本轨、导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计算了侧股为普通线路时,无缝道岔区钢轨纵向力及移量的分布,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证道岔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秦沈客运专线道岔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法国,德国和日本高速铁路道岔概况及我国秦沈客运专线18号,38号道岔的几何结构特征,现场铺设,动态测试等情况,并据此对上述2种道岔作了分析和评价,提出高速道岔尚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日,法,美,德诸国在发展高速铁路时考虑的技术因素。讨论了高速铁路的道岔特点,从保证旅客乘车舒适度和道岔构造强度出发,提出可能采取的道岔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杨聪 《广西铁道》2005,(4):25-27
介绍了道岔关键部位辙叉的几何尺寸要求,阐述了在道岔维修中常见病害问题,详细分析了如何设计确定道岔辙叉部位几何尺寸合理维修值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技术指导方法,解决了道岔养护维修工作中比较难处理好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秦沈客运专线道岔平面设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史玉杰 《铁道学报》2001,23(4):94-97
高速客运专线道路岔的设计与既有线道岔设计的显著区别是以旅客舒适度作为道岔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道岔平面设计的主要参数,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客运专线道岔平面设计的主要参数,并设计完成了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道岔的平面总图布置。通过仿分析,确定了设计参数及线型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无缝道岔风轨纵向力与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无缝道岔是发展超长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而道岔区导轨、基本轨纵向力分布和位移的计算则是无缝道岔设计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固定辙叉单开道岔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钢轨纵向力及位移计算的力学模型,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度,并对60kg/m轨12号单开道岔进行分析,给出了钢轨纵向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