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研究陕渝铁水联运通道的建设必要性及架构方案,从铁水联运格局、能源供应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论证通道建设的必要性,预测通道煤炭及外贸物资运量,经方案比选,提出通道架构方案,通过径路比较,得出通道经济供应范围,最后从通道内铁路、港口、长江水道三方面分析得出通道能力能够满足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运输方式备选集的多式联运动态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式联运网络进行变换,采用节点拆分处理多式联运网络中的中转节点。由于运输网络的时变特性,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以及运输时间会随着出发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考虑实际中铁路、航空以及水运固定出发时间对路径选择的影响,将运输费用细化为固定费用、路段运输费用、中转费用以及等待出发的费用。从货物运输实际出发,提出节点运输方式备选集,建立多式联运动态路径优化模型,提出求解该问题的算法。用算例对动态路径优化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国家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既能为港口提供高效的集疏运服务支撑、支持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又能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扩大铁路货运增量。通过阐述联运总量较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服务客户面窄等长三角铁水联运发展现状,从路港园连通、港站作业能力、路港通道能力瓶颈、联运“仅运未联”和运输安全标准差异等方面,剖析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倡导生态物流理念、提升联运基础能力、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强化标准推动协同高效、打通联运信息壁垒等长三角铁水联运发展对策,有利于加快推动区域铁水联运快速发展,也有利于铁路扩大运输增量成果。  相似文献   

4.
铁水联运是一种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近年来,国家和江苏省高度重视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并出台系列政策扶持。泰州市铁水联运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水运资源优势明显,应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内多层面相关系列政策利好,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泰州铁水联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以增强泰州市铁水联运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铁路煤炭运输提质增效,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分析甘肃,以及西南等地区煤炭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运输距离较远、物流成本较高、新疆高热值优质煤源相对不足等制约问题,从加强货源营销、实现新疆煤炭外运中长期运输协议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装运煤炭业务、研究对开班列方案、加快推进疆煤铁水联运、推进疆内优质煤源置换等方向,提出进一步扩大新疆煤炭铁路外运市场份额的对策,以发挥铁路作用,多措并举降低外运物流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决胜期,同时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赶超和跨越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就我国"十三五"期间铁水联运的发展,通过SWOT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从经营、土地政策、投融资、运力支持、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铁水联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借助互联网+技术,切实提高铁水联运信息化水平,整合既有各相关各部门信息系统,大力发展铁水集装箱联运战略。  相似文献   

7.
5月10日下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与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两部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旨在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国主要煤炭基地煤炭运输铁路水路分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随着南北铁路通道的畅通,北方至华东、华南间的煤炭到底是经铁路水路联运,还是经铁路直达运输,对铁路货运量的预测至关重要.通过本研究,拟找到2种运输方式承担煤炭运输的合理范围和分工.研究结论:在六大煤炭主要输出基地中,神东、晋北和陕北基地至中南、华东沿海地区煤炭运输通过铁路水路联运比较经济,晋东和黄陇基地至中南、华东地区煤炭运输通过铁路直达比较经济,晋中基地除福州-汕头区间沿海各市煤炭应采用铁路水路联运方式外,其余地区应采用铁路直达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铁水联运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了铁水联运信息系统逻辑框架设计路线。根据我国铁水联运业务流程,定义了铁水联运电子商务系统、铁水联运营销系统、铁水联运货物运输管理系统、铁水联运办公信息系统等4个主系统及13个子系统,并以铁水联运电子商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逻辑框架设计的过程。铁水联运逻辑框架设计,为物理框架设计等后续工作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镇江港是我国的主要港口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口岸之一。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推进港口的铁水联运发展模式,镇江港也参与了铁水联运的发展模式。针对铁路运输能力已成为制约镇江港铁水联运发展的限制因素这一实际情况,在分析镇江港铁水联运发展现状及铁路基础设施、运输组织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铁路快捷运输的发展对策;论述了深化货运集中化,优化货运生产布局为快捷运输提供高效网络;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重组货运业务流程,促进货运工作组织方式改革,以适应铁路快捷运输需求;依托多式联运,完善运输网络,拓展运输市场是发展铁路快捷运输需要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公铁联运货运网络潜在运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运输货运网络运输能力的计算是多式联运策略制订的基础,本文在对现有联运网络运输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联合运输货运网络的特性,分析了货运网络潜在运输能力的概念,提出公铁联运货运网络广义运输费用的计算式,基于OD流量扩张对最小路径广义运输费用的弹性,从变需求量的系统最优配流角度,构建公铁联运网络的潜在运能模型,利用改进的方向搜索法实现求解.最后,以一个公铁联运网络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说明本文模型算法的可用性和实用价值,从而为深化公铁联运运能分析提供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路 《铁道建筑技术》2013,(2):64-65,71
随着交通部、铁道部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的推进,铁水联运已成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的运输模式,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江苏省经济有能源、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四头在外的特点,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稳定的运输系统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江苏省内河水运发达,铁路网逐步加强,铁路与内河水运构建成铁水联运网,是集装箱铁水联运经验的新运用,将提升铁路与水运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式联运问题是目前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但针对多式联运网络的性质及其相关算法的研究,尤其是寻求最佳运输路线方法的研究,各类相关文献仍涉及很少。本文首先回顾多式联运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分析了Reddy(1995)构建的总运输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多式联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求解最佳运输路线的广义最短路法,即通过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多重图,将运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图中的节点、边关联起来,然后对运输费用和中转费用进行分析估计,并通过在联运网络图中加入虚拟的发、到站,使得该问题可用Dijkstra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广义费用最少的联运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和后动态规划法同时应用于由5个城市及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多式联运算例求解,通过实际对比分析,证实该优化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不高于后动态规划法,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南京都市圈正在建设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全面开放的高水平经济体制,为铁路集装箱运输全面融入多式联运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龙潭港区作为南京港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集装箱运输港区和重要的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是南京建设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依托,发展前景与战略地位尤为突出。为探索龙潭港铁路专用线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可行性,通过对龙潭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现行作业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优化高效率的铁水联运作业模式,对加速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转、提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专题     
<正>编者按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铁水联运作为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已成为  相似文献   

17.
崔艳萍  郑平标 《铁道货运》2012,30(10):47-51
针对中国与美国在集装箱铁路运输需求、运输组织模式、场站作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两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有关启示.说明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内迁等形势变化,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必将有长足的发展,因此集装箱运输应成为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集装箱铁水联运应重视航运公司的作用;我国铁路应加强内陆大型货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便捷稳定的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是铁路客货运高效运输的保证,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从铁路实际基础设施角度构建高速铁路网络,从网络拓扑性质方面分析高速铁路网络特性,了解高速铁路网现状。运用L Space方法构建高速铁路网络模型,从度与度的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复杂网络指标分析拓扑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得出,我国高速铁路网络整体上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中东部和沿海沿江地区车站数量较多,聚集性较高;局部枢纽地区的节点连接聚集,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主要集中在杭州南、南京南、郑州东等大型车站。此外,通过对比分析2023年高速铁路网络特性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路网车站具有连通性不断增强、路网区域布局均衡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参与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加快长江经济带铁水联运发展,是铁路运输企业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铁路在长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梳理长江航运及铁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长江经济带铁水联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四大联运通道、健全铁水联运协调合作机制、推进沿江铁水联运设施建设、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西梧州市铁水联运的意义、现状进行剖析,并在完善铁水联运协调机制、建设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加大服务机制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推进梧州交通枢纽铁水联运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