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客运专线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灰色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客对车站服务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一情况,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和智能性为基本因素,建立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构建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客运专线车站上,对其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车站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及外部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对南京市地铁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了评价方法的确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的建立,进行单因素、一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步骤.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相对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了多目标、多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轨道交通进行概括分析,指出轨道交通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准则层,并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借此,就权重的确定、隶属度的计算、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等提出了新的方法,建立了改进的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方面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轨道交通进行概括分析,指出轨道交通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准则层,并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借此,就权重的确定、隶属度的计算、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等提出了新的方法,建立了改进的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方面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拟建公路的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某公路建设方案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判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福建省某拟建公路项目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利用全部信息,将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获得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的反映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营运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系统,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采用了M^4CE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评价人员维、评价层次维、评价目标维、评价对象维4维的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多层次递进修正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进行人、物、方法的分类;对指标层次进行了基础评价指标、质量成本指标、专家评议指标的划分;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采取了调查统计法、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意见法(Delphi);在评价计算方法上,采取了内插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此体系能对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素质、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构造物流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因素的权重,从而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有利于对物流企业的诚信做出合理的评价,降低物流外包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影响城市道路横断面方案选择的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建立了影响因素的多层次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供了影响因素评语的确定依据;从而建立了城市道路横断面方案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维护质量的影响因素两两比较形成不同层次判断矩阵,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模糊评价的各元素权重向量,应用于三级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AHP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质量的模糊评价模型计算较为客观和稳定,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虑轨道交通的公众服务性,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分析轨道交通换乘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指标体系,建立轨道交通换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具体实例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目标城市换乘效率高低提出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把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设备运行状态,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行安全,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识别与运行状态评价体系。首先,通过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检查的方式对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建立了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评价体系;其次,以设备发生事故的频次程度(Frequency, F)、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Severity, S)和运营单位对风险设备的管控程度(Control, C)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AHP-模糊FSC综合评价模型,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再次,借鉴欧洲RAM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标准,以可用性指标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将其划分为健康、良好、危险以及严重4个等级。最后,以深圳地铁1号线通信信号系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可以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和判断设备运行状态,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乘客满意度测评。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安全、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确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对某城市地铁的调查,测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指标的影响力。最后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旅客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评价 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 算法.通过对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输出达到了期望的精度,满足了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 要求.最后通过对铁路旅客的调查问卷实例,从均方误差、统计识别率方面进行了分析、仿 真,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提出的评价算法收敛速度快、误差小,评价结果能够有 效地反映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为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效率是衡量换乘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针对换乘效率评价建立包括通道人均面积、流线冲突率、平均换乘时间、引导标志清晰度和自动设施设置度六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成都火车北站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计算指标值,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评价结果,分析影响换乘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轨道交通换乘组织及换乘设施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现场管理水平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精益生产模式建立一套相对客观的、科学的、全面的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设定方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精益生产模式评价方法以及基于雷达图评价分析方法,以便企业能够快速定位其在同行业中的位置,并分析其在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相关方面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8.
合理完善的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模式,对于发挥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的模糊区间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以珠三角地区典型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案例,应用模糊区间DEA模型对衔接模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设计方案相一致,表明所建立的区间DEA模型在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的选择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城市公交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选取的评价指标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集成的理论,建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政府、公交企业和出行者三方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大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和公交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最后以郑州市为例,依据调查的公交线路的基础资料,运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轨道建设初期其站点合理的布设尤为重要,本文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建立了轨道交通站点布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依据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备选站点得分,来全面、高效地评判各站点布设的优劣,从而在各备选站点中选出最为合理的进行布设或对现有的站点进行影响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