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由于桥梁的架设限制了船舶的航行,致使船舶在桥区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提高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从对船舶在桥区造成事故的各因素着手,重点讨论桥孔宽度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运用概率统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桥孔宽度与船舶安全航行的关系。并对桥区船舶安全航行可靠性进行概率评估。以确保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航行安全评估主要研究船舶平台安全与海洋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空间特性决定了船舶航行安全评价适合采用定量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对传统的地图分析,基于GIS技术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估在方法上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对新沙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及影响通航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新沙航行水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新沙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安全航速是船舶航行安全的保障,文章着重叙述了内河船舶如何控制好安全航速,对我国内河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岛礁区、渔网区、浅水区和狭水道等复杂海区是船舶事故频发的危险区域.文章介绍了复杂海区船舶航行特点及其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海区特点和航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航行指挥与操纵方法,以确保船舶在复杂海区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文章以人为因素为主,结合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以期引起船舶所有人、船舶公司和广大船员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挖掘海量AIS数据,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道水深信息获取方法, 即构建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 采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历史与在线的AIS数据进行清洗和修补, 生成船舶运动轨迹; 选定船舶航行区域的时间与经纬度,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吃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不同安全航行区域的船舶分类, 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并补齐AIS数据中缺失的船舶最大吃水信息; 分割船舶历史轨迹, 当子轨迹的时间间隔在10~20min时, 采用Spline插值方法对船舶轨迹中的丢失数据进行插值; 采用凸包构建同类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合并,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与航道图叠加,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试验结果表明: 当聚类算法参数设置为4时, 聚类后得到4类船舶, 对应的船舶最大吃水范围分别为0.1~4.8、4.8~6.6、6.6~10.0、10.0~13.0m, 对应的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分别为1.8、2.4、3.3、5.0m, 说明船舶最大吃水与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呈正相关关系;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在电子航道图中覆盖了86%的航道, 并与航道图的深水部分重合率为80%, 因此,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能反映航道水深的真实情况, 满足不同类别船舶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多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船舶在航行和避让时其行动通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指出严格遵守规则和按章操作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以期船舶的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姿态监测的船舶航行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开发的船舶姿态测量平台,以及MMG、SVM和ADRC等技术手段,首次研究开发一种基于船舶六自由度运动姿态,监测的船舶航行安全实时监控系统,解决船舶航行状态下,不能实时调整合理吃水差及准确预报船舶航行状态的问题,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有关船舶航行安全实时监控相关技术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简要说明规范化安全评估(FSA,Formal Safety Assessment,也译为综合安全评估)的目的、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船舶航行安全的需要,结合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和上海港引航管理站船舶安全航行与引航FSA应用研究的具体情况和结果,论述了FSA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就进一步做好FSA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应用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影响航行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将模式识别方法引入到航行危险评估中,并采用LMS算法构建船舶航行危险评估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影响航行安全的数据,采用可变学习速率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LMS算法构建的船舶航行危险评估模型错误率低至0.03。该模型可快速识别船舶航行危险,为驾驶员操船提供参考,对保障航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正确解读警戒区航行的有关规定,分析警戒区航行船舶碰撞的原因,提出船舶在警戒区航行的注意事项,以期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采用构建船舶航行安全影响因素鱼骨图,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环境条件、交通调查中船舶行为基本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运用交通模型研究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船舶安全航行方法的特点,对基于海上船舶密度、航迹分布、交通流、交通量和船速分布、船舶到达规律、交通容量、船舶行为、船舶管理等基本要素,进行数学方法的定量...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分析船舶海上航行风险指标因素对航行安全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船舶航行风险进行评估.从构成船舶海上航行风险指标体系的众多因素入手,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对船舶航行风险影响大小不一的基础上,对风险体系内指标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确认导致船舶海上航行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估法,可获得全面和可靠的体系指标因素数据及信息,为海事局监督部门、船公司、船舶制定应急策略和安全航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桥区水域航行期间,热带气旋是影响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当桥区水域出现热带气旋时,极端恶劣天气会掀起巨浪,从而发生船桥碰撞事故,这势必会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及桥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以南海海域将近60年的热带气旋为例,分析了热带气旋对船舶安全航行带来的影响,并从船舶驾驶员、设备检修、规范填写日志等方面给出了具体防抗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05,(12):162-163
交通部海事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船检机构、海事部门、航运企业及中国船级社进一步加强沿海航行船舶安全管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改善沿海通航秩序,部分沿海航行船舶必须于2006年4月30日之前配备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17.
中国黄海水域狭窄,航经水域船舶受海浪和海洋内波影响大,船舶海难事故频发.针对海洋内波诱发海难事故和人们长期以来轻视了在黄海水域海洋内波对航经此水域船舶安全影响研究的目的,采用观察法和SAR图像遥感技术证实海洋内波的存在,分析了海洋内波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黄海海洋内波,论述了黄海海洋内波的基本特性和海洋内波的探测.指出了黄海海洋内波对船舶航行影响的结果,总结减少海洋内波对船舶航行安全应对措施的结论.正视黄海海洋内波的研究,重视海洋内波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制定科学航行计划,采取恰当应急措施,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8.
构成船舶航行安全的评价指标不仅因素众多,而且绝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船舶航行安全进行评价,从船舶航行安全指标体系内部出发,结合外部环境,分析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确定主次因素,为航运公司、海事部门和航道部门提供可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以防止或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成船舶航行安全的评价指标不仅因素众多,而且绝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船舶航行安全进行评价,从船舶航行安全指标体系内部出发,结合外部环境,分析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确定主次因素,为航运公司、海事部门和航道部门提供可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以防止或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黑龙江水系桥区船舶航行安全问题进行了综述,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桥区船舶航行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