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发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各自优势,减少两者间的过度竞争,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益,需对轨道交通沿线竞争性公交线路进行衔接调整。本文以青岛市地铁3号线沿线竞争性常规公交线路衔接调整为例,通过对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空间关系分析、公交客流转移比(R)预测等确定竞争性公交线路调整选择集,并根据公交线路走向、客流情况等因素提出线路取消、长线截短、抽疏站点、调整路径四种竞争性常规公交衔接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水平,弱化二者客流竞争,提出基于轨道公交一体化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首先,计算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既有公交线路重合度和客运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待调线路集,按照与中心区的相对位置将待调线路分为区内线、区外线、尽头线和过境线4类,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线路的调整方法。然后,选择高峰期公交衔接客流强度大的轨道站点为接驳公交站,建立目标约束函数,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生成新增接驳公交线路。最后,借助TransCAD建模并通过SPSS进行聚类分析,对昆明轨道交通1, 2, 3号线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并新增接驳公交线路。调整后的公交线网密度增加了0.21km/km2,站点500m覆盖率增加了3.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降低了0.08,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缓解轨道和公交客流竞争,增强一体化网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й����ͨ�볣�湫��֮����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轨道交通在我国大城市中的逐步发展,轨道交通势必与常规公交之间发生客流竞争。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客流吸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确定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流争夺区域。利用Logit模型,用相对比较容易量化的广义费用函数来代替模型中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模型,形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分担比例曲线,提供了一种确定两者之间客流分担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围绕轨道交通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是目前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必须考虑的问题.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常规公交线路调整的思路及换乘枢纽的设置方案.基于TransCAD平台进行联合网络的交通分配,预测轨道交通集散量和换乘量,以及常规公交的转移客流.分析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运能匹配情况,以确定轨交沿线场站需求,并提出常规公交线路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通车后,必将对沿线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造成冲击.为了有效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实现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优势互补,达到二者双赢的目的,必须对轨交沿线的常规公交进行优化调整.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开通前沿线常规公交的优化调整为例,探索轨交沿线常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思路、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各个城市的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与轨道交通相配套的常规公交规划方法,着重于平行和垂直公交线路的调整优化以及对重合线路的简单删减,未全面考虑轨道沿线城市用地布局和发展特征以及客流流向对公交线路调整的影响。从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理念出发,对轨道沿线区域进行划分,并对城市中心区和基本建成区内大量重合公交线路进行区分,提出不同区域和重合度下的常规公交配套规划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含轨道交通系统和常规公交系统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对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角度来说,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共线运营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质.为了合理满足客流要求,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达到常规公交合理分流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竞争,科学确定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共线运营的线路长度和站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优化布设可以扩大轨道交通的客流覆盖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为了研究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的站点设置与线路布局问题,本文以最大化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接运乘客的客运周转量为目标函数,考虑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长度和轨道交通站点剩余客流量和区段剩余通过量的约束,建立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求解。最后给出算例,在本文建立的优化模型基础上,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接运公交的最优线路,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换乘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共同支撑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效率的发挥,有待于作为集散客流重要交通方式的常规公交的配合,科学地分析与预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客流量,可以为确定交通枢纽建设的合理规模、各种交通工具在枢纽中的布局分布等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各种客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的不同情形给出了不同的换乘客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作为典型的海湾型组团城市,在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线网面临与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的问题.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客流需求互动、线网供给层面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公交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竞争、接驳换乘的关系,预测轨道交通新线路运营后公交需求走廊,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融合提出明确岛内、岛外、跨岛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分类促进轨道交通与公交网络融合,锚固枢纽及优化中途站点等,对轨道交通运营初期的城市进行公交线网优化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合理票价,利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耗时和出行距离,确定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流争夺区域.然后利用Logit模型,用相对比较容易量化的广义费用函数来代替模型中的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模型,形成在不同出行距离下的票价与分担率曲线,提供出行距离与票价制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分析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后对常规公交的影响,在自然运营数据基础上,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量化方法,从换乘客流特征、出行OD特征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交接驳、线网优化和运营组织等提供借鉴。结果表明:9号线与公交的日均换乘客流为0.6万人次,换乘率仅为10%,低于全网换乘率17%;9号线周边公交站点客流下降1万人次,降幅为2%,相关公交线路客流下降3.3万人次,降幅为3%;9号线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覆盖公交站点上客客流为46万人次,潜在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公交作为连接城区与乡镇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城乡公交的线路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城乡公交线路与城区公交线路的特征指标和城乡公交线路断面流量的空间特性,总结公交断面客流的类型,并分析其与公交线路走向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对合理进行城乡公交线网规划、公交调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和居民出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需要从调控机动化的合理进程与水平的角度,考虑建立在交通行为分析基础上的以公交为主体的多方式出行服务链,社区公交是构建这一模式的重要方式.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很多社区的公交线路布设缺乏与轨道交通衔接的线路,存在对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舒适度需求较高人群细分需求尚未满足.从出行服务链的角度来看,合理的社区公交线路设计可以促使街区吸引力的提升,内部出行链结构节点增加,街区活动节点的吸引强度增加并更为均衡.最后应用非集计模型SP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对社区公交的客流需求和线网布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并总结了轨道交通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轨道与常规公交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存在的接驳性和竞争性关系,并据此针对常规公交线路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城市轨道接驳性线路和竞争性线路规划模式。最后以深圳市轨道接驳线网优化调整为例,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了实例阐述.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换乘优惠政策被认为是能够有效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的方法,提出基于换乘优惠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特征分析方法,以了解换乘优惠条件下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特征。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乘客换乘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以实例分析城市外围轨道端点站和中心区站点换乘接驳、换乘服务范围的差异。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换乘客流更为集中,92%的轨道交通换乘常规公交客流等待时间在20 min以内;79%的常规公交换乘轨道交通乘车时间在20 min以内,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服务距离在5 km以内。城市外围站点换乘服务范围分散,换乘量与服务范围内用地开发强度和覆盖居住、工作人口数量有关;城市中心区轨道站点服务范围较为集中,换乘量主要与换乘站点公交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17.
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层次规划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建  胡刚 《城市交通》2004,2(4):34-37
分析了典型城市公交线路客流特征和居民公交出行决策特征,基于常规公交线路等级划分的思想,研究了不同等级公交线路的配置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层次规划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蚌埠市公交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优化时,需要对客流进行分析,其中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吸引范围属于关键性问题。考虑到不同用地性质的轨道交通站点承担的交通功能不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进行分类,建立基于聚集效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合理和最大吸引时间,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嘉定区公共交通现状1. 轨道交通现状截至2016年底,嘉定区建成并投入运营轨道交通11号线和轨道交通13号线,通车里程35.6公里,建成轨道交通站点13个,平均站点间距2.9公里,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3%。现有轨道交通主要服务于嘉定区的入城交通,对嘉定区自身的服务比较有限。嘉定区轨道交通客流量31.35万乘次/日,其中对外客流占89%,区内(两端都在区内)客流仅占11%,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段运送效率较低。2. 常规公交现状近年来,嘉定区公交线网规模不断增加,全区常规公交线路103条,公交线网总长度达到1 706公里,线网密度1.26公里/平方公里。全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62%,平均站间距约740米,公交站点密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对于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催生出的“一路一线”制运用到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中,首先基于公交线路功能分级,以“一路一线”常规公交断面客流为依据,提出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一路二线”布局模式;接着阐述了常规公交“一路一线”线网布设方法的步骤;最后,结合“一路一线”特点,介绍了“一路一线”布局模式特点及其对公交线网布设载体要求和对高换乘率和低直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