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轨道线路客流是影响线路规模、投资和运营等的重要因素,选取轨道线路客流特征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线路客流适应性分析模型,并以武汉市城市轨道规划线路为例,分析不同线路对客流的适应性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轨道线路的客流适应性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并对安排线路建设时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曲线地段无缝线路在改变线路参数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建立轨道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改变曲线半径、钢轨类型、轨枕类型、轨温等线路参数,计算长钢轨内部温度力,归纳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与线路参数间的关系.通过模型计算,无缝线路轨道框架与线路参数、轨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曲线半径逐渐增大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升降温温差越大,无缝线路稳定性降低.采用重型钢轨可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与Ⅰ、Ⅱ型轨枕相比,采用Ⅲ型轨枕时无缝线路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一、线路经营权的概念 线路经营权是指国家作为线路的所有人,以法定程序把线路授予特定的经营主体经营,经营者在规定的期限内独占使用该线路的权利.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交线路密集点是城市公交规划与优化中的重要节点.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公交整体服务表现.针对线路密集点的公交站台线路容量问题,本文以排队论为方法基础,引入公交达到率、服务台数、乘客平均上下车时间等为模型参数,构建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线路容量计算模型,并通过改变参数来进行公交站台的容量优化,为公交站台的线路数及泊位数设计提供理论方法依据.模型应用于西安市某公交站台,计算该站台线路容量并进行了优化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计算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线路容量并做出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行车速度提高和轴重增大,线路设计中应重视动力学性能的评价与优化。研究了动力学选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线路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段线路动力学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用线路动力学性能指数对线路设计方案的动力性能进行量化评价,用"影响度"表征线路设计参数变化对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可用于指导对线路设计方案的动力学性能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生成线路初始平面的自动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迅速获得合理的线路平面初始方案,将产生线路初始平面的过程分为两个连续的子过程:首先根据航空折线寻求一条链式折线线路,然后对链式折线线路平面进行圆顺处理,生成直线-曲线-直线型线路平面;再进行线路平面初步优化设计后,即可得出线路初始平面方案。该方法已用于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轨道交通旅客换乘网络应用于描述高峰时段的公交换乘网络,并采用基于有效频率的策略均衡客流分配方法对公交用户出行选择行为进行均衡分析;综合考虑乘客和公交公司两方面的利益,建立公交线网规划的双层规划模型;提出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设计了删除线路、生成线路、替换线路、延伸线路、缩短线路、拼接线路和拆分线路等7 种线路调整及频率调整进行邻域搜索.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与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特殊地段的无缝线路,必须对其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确定设计施工方案。南昌铁路局管辖的九江桥和泊水湖桥之间的一段线路,由于其路基段线路长度不足《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要求的300m,故需对此段路基上的无缝线路进行特殊设计。根据此段的线路结构,提出了两个锁定轨温,施工时对长轨条实施两次拉伸等一系列指施,并提出对该段无缝线路养护的一些特殊要求,使该段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能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端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问题,以长距离输电线路等效电路与并联电抗器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为基础,分析了空载时线路电流电压分布.获得了两端安装并联电抗器条件下,传输功率变化时,不同长度的超高压500kV线路功率损耗变化的数值模拟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传输功率的增大,线路的功率损耗相对值随之增大;两并联电抗器的线路间隔长度增大,线路功率损耗相对值也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08,(3):14-14
根据最新《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大连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络将由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组团间快速线路、连接线和有轨电车线路——共12条线路组成.总长度254公里。  相似文献   

11.
根据供水框构涵下穿铁路施工情况,结合运营线路实际,制定了线路加固与维护措施,以及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期间线路监测方案,确保了下穿铁路结构施工质量和线路安全。  相似文献   

12.
1线网现状 哈尔滨市区共有公交线路88条(其中公共汽车线路31条,电车线路16条,客运联营线路41条),线路总长度1 106.5 km,线网密度为2.13 km/km2.  相似文献   

13.
北京公交     
20万市民参与“2016文明乘车快乐让座示范线路”评选 集团公司48条线路获评示范线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发起的2016年度“文明乘车快乐让座示范线路”争创活动揭晓,经过20万市民网友的投票评选,集团公司121路、322路等48条线路荣获“文明乘车快乐让座示范线路”称号.  相似文献   

14.
线路工程测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大多以公路工程为例,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相似文献   

15.
现有轨道交通体系中“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都直接共享同一线路车次,换乘站成为交叉拥挤的主要地段。为解决换乘站内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相互占线而导致人流拥挤问题,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下,将轨道交通换乘站进行整合,建立起环形或线形的“履带式”轨道交通换乘线路,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 )模拟“履带式”交叉线路换乘线路的构建。新规划的“履带式”轨道交通换乘站路线直接与原线路相脱离,成为专门的换乘线路,原线路规划为直达线路,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仅通过换乘站进行乘客交换,然后各行其道达到互不干扰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已给的控制点坐标、方位角和线路曲线要素,推导出一种计算线路中桩、边桩以及与线路非正交交叉的相关点位坐标(如桩基、附属物等)的简易方法,从而给线路测设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部分省市公路客运线路等级运价的定价实际,分析了现行公路客运线路等级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公路客运线路等级运价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阐述了实行新的公路客运线路等级运价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城市公交区间车线路上闲置车辆的利用率,对区间车设置及其组合调度可行性、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区间车线路上车辆的运行特点,构建了区间车线路上发车场站的一组逆差函数,通过发车场站内部调度和场站之间插入空驶车次,实现了以最小的车队规模运行区间车线路的所有车次.研究了大连市某公交区间车线路.结果表明,区间车与全程车组合调度后的运行区间车线路的车辆数目获得了优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有轨电车线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近期建设线路选择上应当是慎重且合理的,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线路的运营效益和决策是否正确.本文分析了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线路选择的重要性,在确定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期建设线路选择的思路框架,从线路功能定位、客流效益、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与枢纽及地铁的接驳关系、工程实施条件的难易度、沿线用地布局以及社会服务效益七个角度进行备选线路的分析,并评估近期建设线路的综合服务水平,最后建议在合理的建设规模范围内进行近期建设方案的构建,以期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线路的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运营指标的超长公交线路拆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关宏志 《城市交通》2008,6(6):92-96
针对超长公交线路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以合理化调整公交线网为目的,通过对公交运营指标的分析,研究超长公交线路的拆分方法。在运营指标的选取中,主要考虑了线路长度、平均运距和满载率等因素与客流均衡性的关系。在高峰时段线路满载运营的假设条件下对这些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计算线路拆分后合理长度的迭代算法。针对实际线网中常见的3种线路形态分别提出了拆分策略。选取北京市对应于各线路形态的3条超长线路进行实例分析,分析和计算结果与线路实际调整后的运营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调整后线路的长度直接受到原线路满载率和断面不均衡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