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聚脂纤维,通过室内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对试验得出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得出加入聚脂纤维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在使用上应根据具体工程的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通过试验进行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试验以及渗水试验等比较了掺加和未掺加玄武岩纤维的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油石比为4.4%条件下,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凝土的各项路用性能都显著提高,但其透水性及施工和易性需要通过铺筑试验路做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纤维用于增强沥青混合料应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很好的分散性等技术性质.本研究在对常用聚丙烯腈纤维、聚脂纤维、木质素纤维三种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剪强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纤维性质与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之间的联系,进行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比,确定纤维不同技术性质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大小差异,对于今后沥青路用纤维的优化选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玻璃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对玻璃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外掺玻璃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及最佳纤维掺量。希望通过对玻璃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的探讨,为玻璃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聚脂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筋作用及加强沥青混合料自愈能力的功能,根据SHRP研究结果,认为三分点小梁弯曲试验最能反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选用三分点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各加入混合料重的0.35%长为3 mm、6 mm和15 mm的聚脂纤维分别能提高混合料10.8%、29.4%、21.7%的抗疲劳性能,但对于15 mm聚脂纤维,由于纤维的分散不均匀,其对混合料的加筋性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需进一步研究分散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木纤维掺量对SMA-13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掺量变化设计方法,制备木纤维掺量(占沥青混合料质量总重)为0%、0.1%、0.2%、0.3%、0.4%、0.5% 时的六组SMA-13木纤维沥青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木纤维可有效提高S M A-13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相比较于零掺加的沥青混合料,掺加木纤维后的S M A-13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有所提高;随木纤维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也逐渐提高,当纤维掺量达到0.4% 时,抗车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首先在实验室探讨了单掺和混掺上述两种纤维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现场进行喷射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混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也优于单掺上述两种纤维的混凝土,且当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为1.0 kg/m~3、钢纤维掺量为40 kg/m~3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优,混掺两种纤维后,可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后期收缩大幅度降低,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Dolanit AS纤维对改善SMA沥青混合料抵抗高温稳定性、水损害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掺量的DolanitAS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适用于SMA—13混合料的DolanitAS纤维掺量,结果表明:合理的Dolanit AS纤维掺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针对玄武岩掺量问题进行了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升SMA-13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时,SMA-13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相对较优,并在实体工程中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增强作用,选取2种代表纤维(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及3种常用表面层细粒式级配(AC-13C,SMA-13和OGFC-13),进行了大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室内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比聚酯纤维具有更强的桥接、加筋和吸附作用;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且对密实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增强效果优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而玄武岩纤维的增强作用总体优于聚酯纤维的;由此确定细粒式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适宜纤维掺量为:聚酯纤维0.2%~0.3%,玄武岩纤维0.3%~0.4%,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将适当用量的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分别掺入AC-13和SMA-13两种级配中设计成7种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比较了7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能明显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其增强效果优于聚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  相似文献   

12.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以提高其疲劳寿命、抗反射裂缝和抗高温车辙能力,成为沥青路面路用技术性能改善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无加筋层、中间加铺玻纤土工格栅或聚酯玻纤布加筋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加筋结构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能,而玻纤格栅加筋结构的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试验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采用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优选纤维类型和掺加量的基础上,通过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60℃动态蠕变试验以及-10℃低温弯曲试验,将无纤维添加剂、掺加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0.25%、经膨化及特定浸润...  相似文献   

14.
李明  邹勃 《北方交通》2007,(1):26-28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掺加聚酯纤维的研究,分析了聚酯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对比,指出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邮 《交通标准化》2009,(1):174-176
通过级配调试、配合比设计和相关试验,研究AC-16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水稳定等性能,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6.
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以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但纤维路面的设计参数尚不丰富。本文对5种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进行了静态无侧限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对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等设计参数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回弹模量与纤维掺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分别在纤维掺量为0.2%和0.25%时达到最大值,由此可得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应该在0.2%~0.25%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纤维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稳定性,选择无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及二者混合纤维(比例4∶1)4种配方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抗弯拉强度及极限弯拉应变均明显提高.聚丙烯腈纤维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聚酯纤维,而二者的混合纤维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对京石高速公路路面进行罩面补强,采用聚酯纤维砼、SBS改性沥青及玄武岩,可有效的防止病害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良好,应用广泛。由于路用纤维类型众多,因此选定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来评价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改性纤维和复合改性纤维等四种纤维对AC13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加入纤维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性能,同时为不同条件下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和纤维选择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