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路面坑槽破坏形式及成因分析,将坑槽分成三种表现形式即表面层产生坑槽、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根据沥青路面坑槽破坏成因、修补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以及坑槽修补材料的受力状况,对坑槽修补机理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敬东  孙祖望 《公路》2003,(12):112-115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以及坑槽修补材料的受力状况,分析研究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修补机理,提出了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破坏的机理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结合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中坑槽修补的各种材料和工艺的应用研究,提出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冷凿热补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坑槽修补方法之一。在实际修补坑槽施工中,施工工艺存在多样性、随意性,难以保证坑槽的修补质量。通过调研,对传统的坑槽修补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验证,可供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沥青路面坑槽破损形式及成因的研究,将坑槽分成表面层产生坑槽、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以及刚性组合式路面上产生坑槽四种,并对目前的坑槽修补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包括挖补法、填料法、喷补法、热再生法四种修补技术。最后对坑槽修补时的步骤及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及其相容性准则,分析研究了粘层沥青与坑槽壁面石料、坑槽修补材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良好的相容性有助于提高坑槽破损修补的效果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李友林 《公路》1989,(6):45-45
在路面养护工程中,修补后的坑槽再次破坏形成新坑槽的现象比较普遍,坑槽修补后再次形成坑槽的特点为:①多数始于边角,四角占的比例较大;②原坑槽处的油面较低,雨天积水;③多数是灰土先于油面破坏。坑槽修补后多呈矩形,这种形状虽然挖补时操作简便,但效果欠佳。因为修补坑槽夯实灰土基层时,矩形四角不易夯实,压实度不足,致使强度不匀。这是坑槽修补后再次破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界面的黏结性能,本文采用热料冷补法和微波就地加热修补法两种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坑槽修补界面进行了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研究,并将坑槽修补界面间的应力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就地加热修补法的坑槽接缝处黏结力比热料冷补法提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有效修补沥青路面坑槽,采用工程实践与效益分析的方法,在归纳与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波加热快速再生修补沥青路面坑槽施工新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工艺原理、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等。该技术较传统的坑槽修补方法,微波加热修补法包含热开挖、热再生和热修补3项核心工艺,可改善修补后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具有开挖速度快和修补质量高等技术优势,并通过旧料回收利用产生资源节约和环保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坑槽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病害会加速发展,严重影响道路的寿命与使用功能,甚至危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坑槽病害的易发性与严重性,在分析坑槽病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坑槽病害的修补材料及修补技术,并提出坑槽修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沥青路面早期坑槽病害修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LB冷拌冷铺沥青及其路面修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西利  金晓晴  李金永 《公路》2005,(8):147-151
介绍了一种可以常年进行冷拌冷铺作业的路面修补材料——LB沥青材料。针对公路路面经常出现的溃烂和坑槽等病害。通过大量的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LB系列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修补性能,提出了简易可行的旋工工艺。实际修补应用表明。LB沥青在路面修补中能够实现冷拌冷铺,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修补微裂缝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存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无机修补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低,且水泥路面早期裂缝一般为细小的微裂缝的问题,采用颗粒较小的超细水泥、磨细矿渣(GGBFS)及其他外加剂制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灌浆材料,对该类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微观试验分析揭示了材料宏观性能的改性机理。研究表明:磨细矿渣能通过微粒填充作用使超细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得更密实,提高材料稳定期的力学强度;适量的磨细矿渣能改善灌浆材料的粘结界面微观结构,增加界面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为处治广靖锡澄高速公路路面的车辙病害,采用超薄沥青混凝土UTA-6.7进行车辙修补;并对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处置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修补车辙后,可有效改善路面性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养护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公路工程材料费用的全过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  刘剑峰 《公路》2005,(5):86-89
材料费用的控制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通过对影响材料消耗的过程和影响材料费用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材料费用必须从材料消耗量和材料价格两方面着手。并应在影响材料费用的设计、施工及运营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在材料控制的全过程中,不能忽视设计阶段对降低材料费用的重要作用;对材料费用的控制效果还应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材料费用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流动性超早强路面修补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鹏  刘纯林  赵方冉 《公路》2006,(11):139-144
利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氨基苯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和自配的RF早强掺合料配制出了高流动性、5 h抗折强度大于3.5M Pa、抗压强度大于20M Pa的路面快速修补混凝土。对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相容性、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及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实际破损混凝土路面修补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所配制的高流动性超早强修补混凝土便于施工操作、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良好,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并能在5 h内恢复交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具体介绍环氧玻璃钢修补公路桥大梁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并提出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沥青材料环境影响规律研究,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和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热拌沥青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释放量小、组分复杂且材料来源和环境因素依赖性强等难以定量表征的科学问题,开展包括不同沥青材料间VOCs公共组分、特有组分和超微量组分的VOCs全组分的特征研究。综合共计80种沥青材料的VOCs组分特征,提出并定义沥青材料VOCs的指纹组分。基于指纹组分的释放量-色谱峰面积的绘制,分别构建沥青材料VOCs中单一组分释放量和VOCs释放总量的计算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材料的VOCs释放差异显著,其组分信息和对应释放量均存在很强的原材料来源依赖性;沥青VOCs的指纹组分具有色谱峰面积大、组分纯、毒性强等特点,包括2-甲基戊烷、正己烷、3-甲基己烷、庚烷、2-甲基庚烷、丙酮、甲基丙烯醛、正丁醛、异戊醛、苯、甲苯和二硫化碳这12种物质;该系列指纹组分能够用于沥青材料VOCs的单一组分释放量和总释放量的快速准确分析;70A沥青、70B沥青、90A沥青、90B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在160℃加热条件下的VOCs释放总量分别为4.42,3.32,2.52,2.29,1.88 μg·g-1,其中指纹组分的总释放量分别为3.00,2.33,2.01,1.75,1.44 μg·g-1;70号沥青中释放量最多的物质包括正己烷、2-甲基戊烷和庚烷,其释放量均大于0.40 μg·g-1;90号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释放最多的物质为正丁醛,其中90A沥青中正丁醛的释放量高达0.76 μg·g-1。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干燥收缩、自生收缩、椭圆环约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矿物质微膨胀剂、硅灰和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矿物质微膨胀剂具有较强的收缩补偿作用,随其掺量的增加,干燥收缩与自生收缩降低,当掺量为25%时,可使初始开裂时间延长至82 h。(2)随硅灰掺量的增加,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增大,当掺量为10%时,初始开裂时间降低至22 h,此时开裂敏感性最大,因此硅灰掺量应合理控制。(3)减缩剂可以大幅度降低砂浆的开裂敏感性,且与其他外加剂相容性良好,对养护温度变化不敏感。由此,设计制备出一种用于重大工程结构混凝土保护层的体积稳定性优良的减缩抗裂型水泥基材料。此外还介绍了"矿物质微膨胀剂-减缩剂-混杂纤维"裂缝控制技术在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机械与工艺的试验研究,研制出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面积罩面的砂浆湿法泵喷射机,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拓路3号桥板梁裂缝的荷载试验,检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分析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修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